APP下载

黑龙江省学位点动态调整分析

2019-10-11郭新利焦方义

职业技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增长率黑龙江省

郭新利,焦方义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0 引言

目前,黑龙江省学位点设置在理念、规模、结构方面存在不协调现象,高层次人才供应与支持还不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1]。在“双一流”背景下,抢抓机遇,转变发展思路,主动对接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五大规划”和“十大重点产业”战略,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现学位点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是黑龙江省学位点设置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 学位点动态调整背景

关于学位点设置观点众多,顺应时代需求,黑龙江省学位点设置应当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动性,理清黑龙江省在新背景下学位点动态调整思路,构建学位点设置理论框架,培养出符合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1.1 龙江振兴对学位点动态调整提出新要求

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建设。黑龙江的全面振兴,遵循着技术领先和生态环保的理念,沿着“五大规划”和“十大重点产业”战略布局,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新时代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建设都需要与之匹配的高等人才支持。学位点培养人才一方面要能够为黑龙江的全面振兴提供充足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力资源支持;另一方面要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智力支持;同时,对黑龙江省政治、文化、生态建设也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2 “双一流”建设促进了学位点动态调整进程

2014年开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陆续下发了《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试点工作的意见》(学位〔2014〕1号)、《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学位〔2014〕2号)等一系列文件,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标志着我国开展了新一轮的学位点动态调整工作。此后,全国各省陆续开展本地区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形成学位点设置动态发展机制,打破了固化身份,促进了教育公平。

2 黑龙江省学位点现状

黑龙江省学位点设置基础较好,学科齐全,师资结构合理,但由于基本建设投资不足,后继发展受限。

2.1 黑龙江省学位点基础扎实

黑龙江省兴办高等教育意愿较强,基础较好。从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机构数量来看,研究生培养单位28个,其中高等学校20个,科研机构8个。高等学校中部属院校有3所,排在全国第12位,有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5个,具有专业学位类别5类,专业学位点有6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24个,具有专业学位类别35类,专业学位点有136个,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普通高校有39所,排在全国第15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有36所,排在全国第9位,处于中上游水平。从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上来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

2017年黑龙江省研究生毕业生总数排全国第10位。科研机构培养能力较强,科研实力基础雄厚。2017年黑龙江科研机构培养的毕业研究生有242人,排在北京、上海、四川、湖北之后,位列全国第五位。

2.2 黑龙江省学位点师资结构合理

黑龙江省学位点师资结构合理,校办企业发展不足。黑龙江省学位点教职工共计76239人,排在全国第15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在全国排名第13位、硕士学位教师(人数)在全国排名第15位,按照专业技术划分,正高级职称(人数)在全国排名第15位,副高级职称(人数)在全国排名第14位,职称结构和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结构合理。科研机构人员数量排在全国第9位,基础较好。

2.3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不足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资产基础稳健,占地面积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14位,绿化用地面积排名第20位,图书总量排名第15位,新增图书排名第21位,固定资产投资总计排名第14位,其中,教学、科研设备投资排名第13位,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排名第18位,信息化设备投资排名第13位。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基本建设投资18.5亿元,位列全国最末。其中,中央投资16.5亿元,位列全国第22位。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来自于中央拨款和省级投资,自筹部分有限。基本建设投资不足,成为制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

3 黑龙江省学位点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适配性分析

黑龙江省学位点设置既要符合区域经济建设的长期发展需求,还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7中国教育统计数据以及中国经济统计年鉴统计数据,采用就业人口增长率与人才增长率比较分析的方法,判定研究生培养的适配性。

3.1 第一产业适配性呈现背离状态

图1 2012—2017年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10000和人才增长率*10000

测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一产业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明显出现了背离,在第一产业环境逐年趋好,就业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的背景下,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培养的人才却出现了下降趋势。

图2 2009—2017年全国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10000和人才增长率*10000

与同期全国水平比较可以看出,在全国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缓慢下降的同时,第一产业研究生培养的比例近几年明显上升,表明农业的高端需求在增加,科研能力和水平都在提高。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应该尽快加强第一产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数量,以保证第一产业发展的需要。

3.2 第二产业适配性呈现落后状态

图3 2017—2017年黑龙江省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10000和人才增长率*10000

测算结果显示出黑龙江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逐年下降,但人才培养却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局面,表明在黑龙江省第二产业发展增长趋缓的同时,高端人才供给趋势良好,为将来第二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4 2009—2017年全国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10000和人才增长率*10000

与同期全国水平比较可以看出,在全国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快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研究生培养的比例近几年明显上升,表明工业的高端需求在增加,科研能力和水平都在提高。黑龙江省第二产业人才培养与就业增长率趋势与全国基本相似,契合度相对较高。但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教育基础完善的条件下,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适度超前发展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3.3 第三产业适配性分析

图5 2012—2017年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10000和人才增长率*10000

测算结果显示出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逐年上升,人才培养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局面,表明在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增长的同时,高端人才供给趋势良好。第三产业就业需求与人才供给契合度较高。

图6 2009—2017年全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10000和人才增长率*10000

与同期全国水平比较可以看出,在全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上升的同时,第三产业研究生培养的比例也明显上升,黑龙江省第三产业人才培养与就业增长率趋势与全国基本相似,契合度相对较高。

4 黑龙江省学位点动态调整模式与策略

黑龙江省学位点的设置应当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学位点存在第一产业学科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学科发展需要加强,第三产业学科发展超前现象。应理清学位点动态调整可行模式,促进学位点设置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1 黑龙江省学位点动态调整模式

黑龙江省学位点设置发展经历了行政干预模式、市场模式和学术自治模式的历程。

行政干预模式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运用法律和制定规章制度等手段[2],控制学位点的发展。这种做法有利于学位点整体性和标准性建设,但也容易出现寻租行为,导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学科专业调整缺乏灵活性和差异性。目前,行政干预的范围和力度都有所减弱,高校自身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自主权日趋扩大[3]。

市场模式下,高等学校学位点动态调整是适应市场需求、多主体参与的自发的调整过程。这种做法有利于调动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形成特色。如果市场调节失灵,将导致学位点设置出现滞后性和盲目性。

大学自治模式下,按照高等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和知识生成性动态调整学位点,核心是关注知识的持续性发展。如果学位点发展仅仅关注大学自身,内部精英就容易获取和掌控资源,表现为学位点动态调整的工具性和泡沫化特征[4]。

4.2 黑龙江省学位点动态调整策略

三种学位点动态调整可供选择的模式各具特色,整合政府—高等学校—市场之间关系,明确权利和责任,才能够促进学位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有效的动态调整。

首先,加大学位点资源投入,扩大竞争优势。黑龙江省学位点具有很好的基础和学科优势,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导致学位点发展受到制约[5]。应加大优势学位点和成长潜力学位点投资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发展。

其次,调整学位点结构,向第一、第二产业学科倾斜。按照渐进式推进学位点结构调整,采用逆周期的方法,在第一、第二产业学科建设与劳动力需求产生背离的情况下,引导高等学校学位点设置向第一、第二产业倾斜,促进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三,确立学位点动态调整理念和制度,完善信息平台并强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激发高校自主权与责任意识,利用市场机制调整学位点设置。增加企业与高校互动创新,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第四,强化政府的监管和评估职能。在减少行政干预的前提下,强化政府监管和评估职能,避免产生学位点设置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促进学位点高质量建设。

5 结语

黑龙江省学位点设置结构方面存在不匹配、不协调现象,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议加大学位点资源投入,调整学位点设置结构,确立动态调整理念和制度,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强化政府的监管和评估职能,推进黑龙江省学位点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增长率黑龙江省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彩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