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厦铁路泉州湾特大桥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

2019-10-11李沅璋赵月悦

铁路技术创新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桥铁路桥梁泉州

李沅璋,赵月悦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3)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一种多维模型信息技术,受到国内外学者和业界的普遍关注。在建筑行业,BIM技术的应用已趋于成熟,逐渐从单一建模使用发展到运营和维护阶段的应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业主和建设部门提出应用BIM技术的要求。BIM技术已在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广泛应用,并逐步向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迈进[1]。与桥梁工点相比,铁路桥梁BIM设计存在模型体量大、桥梁类型多、线路里程长等难点,促使铁路桥梁BIM设计不断优化方法以提高建模效率。

1 铁路桥梁BIM技术发展概况

随着铁路技术的发展和BIM技术的应用,铁路桥梁的BIM设计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武襄十铁路BIM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采用模型拆分和组装的设计思路,减少了工作量,为后续铁路桥梁BIM设计提供了经验[2]。

在深茂铁路潭江特大桥BIM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采用达索平台多种设计软件分项建立、交互整合全桥BIM模型,将BIM技术应用在铁路桥梁的正向设计中,为铁路桥梁BIM正向设计提供了经验[3]。

以福厦铁路泉州湾特大桥BIM设计为依托,结合既有铁路桥梁的BIM设计经验,采用CATIA平台,建立全桥结构的BIM模型,并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后续铁路桥梁BIM设计提供参考。

2 工程概况

2.1 线位走向

福厦铁路北起福州市,接入京福高铁,南至漳州市,衔接厦深铁路,途经福清、莆田、泉州、厦门,线路全长277 km。

福厦铁路泉州湾特大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始于台商投资区,跨越泉州湾后进入晋江市,止于石狮市境内,桥梁全长20.3 km。

2.2 桥梁结构形式

泉州湾特大桥桥址跨越多条市区道路、高等级航道,立交情况复杂。因此全桥设立多种大跨度结构及特殊结构以保证立交、通航需求。

泉州湾特大桥上部结构主要有:32、24 m标准简支梁,主跨400 m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斜拉桥、(76+160+7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拱、(94+168+94)m连续梁、(3×70)m多联无支座连续刚构。此外,全桥采用的梁型还包括30.1、29.6 m非标简支梁,(40+64+40)m连续梁、(60+100+60)m连续梁等数十种常用跨度连续梁结构。

泉州湾特大桥桥墩结构包括圆端型实体桥墩(3~24 m)、圆端型空心桥墩(24~35m)、双薄壁墩、门式墩,桥台结构类型包括矩形填方桥台、矩形挖方桥台,基础结构包括8×Φ1.0 m、10×Φ1.0 m、24×Φ2.8m等数十种布置形式。

3 BIM设计流程

3.1 设计思路及流程

泉州湾特大桥中,32、24 m标准简支梁占桥全长的70%,为减少重复建模,以梁部结构、桥墩、基础、附属结构为对象,分别建立模型库,在模型组装过程中使用参数调用模型,完成全桥结构模型组装。

结合已有铁路桥梁设计经验及项目实际情况,确定了泉州湾特大桥BIM设计流程:(1)明确泉州湾特大桥BIM设计标准、规范;(2)创建零件库;(3)建立可更新的参数化模型;(4)特殊梁型工点化设计;(5)批量模型参数化装配;(6)全桥结构装配;(7)模型的反馈调试与碰撞检查;(8)工程结构算量及出图。

3.2 建立参数化模型

参数化模型中参数的选取需要依据模型结构的边界条件确立。对于结构参数或坐标参数变化的标准结构,可以在建立完整结构模型的同时设立坐标参数,后期调用时通过变化参数来达到适用工点的目的。

位于直线线路上的简支梁及常规跨度连续梁结构,由于其模型重复使用率高,因此采用图纸中的梁部尺寸直接进行零件库建模(见图1)。在零件组装之后的模型结构中设立局部坐标系预留对外接口,保证对外参数化装配条件。

对于结构变化复杂、模型参数较多、无法使用模型参数表示的情况,需将整体模型拆分、细化,提取细化后的模型变量作为参数。将拆分后的模型作为基本构件,通过在工点处使用构件直接进行模型装配,完成工点的全桥BIM模型设计。

位于曲线、缓和曲线的梁部结构,由于模型泛用性低,因此采用逐个工点建模的思路。以变截面梁段为基础,在BIM软件中建立梁段的超级副本,形成工点梁的节段参数化模型(见图2),再根据实际工程位置进行装配建模。

桥梁下部结构桥墩、基础在建模时,对各零件高度及控制截面尺寸等数据设定参数,建立模型(见图3)。由于下部结构种类较多,因此采用以结构名称为参数的建模思路,将模型形式以参数化表达。设立局部坐标系预留对外接口,保证参数化装配条件。

3.3 全桥装配

图1 32m标准简支梁模型

图2 以变截面梁段为超级副本组装的工点梁模型

图3 桥墩、基础参数化模型库

铁路桥梁结构装配过程需要依托铁路线位建立与各梁部、桥墩所适配的坐标系。在各坐标系调用库中的参数化模型,完成库中模型的定位。修改模型尺寸参数以适用工点,完成装配。

梁部模型在装配时,首先需在模型库中通过设立局部坐标系预留对外接口,保证对外参数化装配条件,并在全桥装配模型中建立与之对应的定位坐标系。在插入模型后选取模型阵列定义实例化的部件,通过坐标系定位,完成梁部模型的批量装配(见图4)。

桥梁下部结构装配不同于梁部结构的装配。下部结构参数化内容不仅涵盖结构尺寸参数信息,还涵盖结构类型信息。相比梁部装配,下部结构装配所使用的参数信息量更大。因此需要通过外部表格对下部结构设计尺寸进行统计与整理,使其与平台资源表所设立的参数模板适配。通过利用平台资源表和知识工程二次开发批量调用各桥墩、基础模板,从而实现下部结构的批量装配(见图5)。

4 BIM设计成果

4.1 全桥结构设计

本项目以线位资料为依托,以坐标系定位梁部、桥墩、基础结构,通过模型库进行全桥装配,完成福厦铁路泉州湾特大桥全桥结构设计(见图6)。

图4 梁部模型批量装配

图5 桥梁下部结构批量装配

图6 福厦铁路泉州湾特大桥BIM模型

4.2 专业协同设计

通过自动装配的插件,基于线路快速生成接触网BIM模型(见图7),并与线路坐标相关联。通过链接接触网模型,基于接触网的定位孔信息,完成预埋件的设计工作。

图7 接触网BIM模型

5 结束语

以泉州湾特大桥为依托,通过CATIA平台,确立标准化和参数化的建模、装配思路,完成全桥BIM模型设计,实现了基于CATIA平台的各专业协同设计,可为其他铁路桥梁BIM设计及各专业协同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福厦铁路泉州湾特大桥整体模型依托线路骨架,各部件参数均可批量更新,为铁路桥梁BIM的正向设计提供了思路。

猜你喜欢

全桥铁路桥梁泉州
泉州
铁路桥梁墩身混凝土开裂原因研究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铁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工艺质量研究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分析铁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宽范围输入输出离子电推进屏栅电源的设计
高速铁路桥梁地段综合接地系统工程设计的探讨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细谈DAM 10 kW中波发射机的RF功放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