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民歌大赛在各中小城市举办的几点思考

2019-10-09张司臣

北方音乐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中小城市民歌

【摘要】文化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谈到的一个重要名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近一年的时间里,江苏省内的民歌活动可谓是异彩纷呈,如2018第四届“巴城杯”长三角民歌邀请赛、泰州兴化市里下河民歌大会、江海门户山歌沿江沿海地区山歌民歌交流展演和《茉莉花栀子花》里下河风情组歌专场演出等等。在这些民歌艺术文化活动中,笔者注意到活动的举办地多为兴化市、海门市一类的县级市,而大城市却鲜有这类活动的影子。所以,笔者希望通过此文探究民歌活动的开展对于县级市等一系列中小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当地民俗民风文化发展之意义所在。

【关键词】民歌;中小城市;中西对比

【中图分类号】J692 【文献标识码】A

民歌,可分为山歌、号子和小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劳作和生产过程中,自发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千百年来活跃于民间。随着历史的流传和时代的变迁,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所流传的民歌各具特色,这些歌曲也成为了不同人民的语言和故事的集中代表。如流行于陕西北部、甘肃、宁夏东部等地的“信天游”,以反映爱情、劳动生活为主,也有控诉旧社会黑暗的题材;流行于广东东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以及台湾北部等客家人聚居区的“客家山歌”,以抒发客家人因长期居住山中而产生压抑的情绪和男女间互通情意的功用;流行于内蒙古地区的“乌日汀哆”,多在放牧时自由演唱,有时也在婚礼、宴席和那达慕大会等场合演唱等等。

中国传统民歌,题材绝大多数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广大劳动人民自己的生活本态,扎根于当地的人民群众,人们通过自发创作,自己演唱,诉说着自己的生活。所以可以这样说,“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的缩影”“历史的写照”。

而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民歌作为一种地方语言与历史传承的载体,在一线大型城市并没有得到较好地发展,而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中小城市甚至县级市则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不由得让笔者产生思考,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一、现代审美因素

民歌活动兴盛于中小城市,原因在于当地生活人群的审美因素和对于传统民歌的接纳程度。

民歌起源于广大劳动人民,在山头上、在田野里、在稻田间,只要有人民在劳动,就多多少少可以见到民歌的影子。可是,随着机器大生产以及现代农牧业的推进,农民们不再需要早出晚归,风尘碌碌,自然,传唱民歌就变成了一种需要专门找时间,找地点,刻意进行表演的活动,这与民歌诞生之初,背道相驰。虽然后来人付出了许多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一种艺术形式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其生存的土壤,便失去了其筋骨,徒有华丽的外表,再也无法真正地走进每个听众的内心。

现如今民歌的生存环境,多为专业音乐院校和专业表演舞台之上,虽在民间仍可依稀见到影子,但与流行歌曲的传唱规模相比,实在是日暮穷途,一落千丈。虽不能武断地去评判民歌不如流行歌曲,但是现实情况确是民歌正在失去其生存的空间。

“快餐文化”充斥着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迫于金钱的压力,对于艺术品质的追求半心半意。歌词肤浅,曲调简单的“口水歌”受到了大众的极力吹捧,这与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背道相驰。传统民歌,是经过了几代人改编,提炼,最能表现当地民风民俗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想要唱好民歌,不仅需要对于这首民歌发源地的文化有所了解,对于当地方言更是要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当地民歌最本质的美感。而现如今,许多民歌演唱者,不仅对于演唱的歌曲了解甚微,演唱的语言更是多为不标准的方言甚至是普通话,这不仅仅是对演唱过程的敷衍了事,更是艺术上的缺失。

反观小城市,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多为在当地生存已久的中老年人。他们的审美观念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但最让他们感到亲切的,还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歌旋律。这就为民歌在小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市场与群众基础。这里的“欣赏者”虽不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耳朵却丝毫不含糊,对于一句歌词,一段拖腔都能分辨得清清楚楚,他们不愿意接受“变脸”的民歌,而更愿意品尝原汁原味的、地地道道的民歌。很多从小城市走出来的民歌手,可能没有经过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与训练,但因其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从小受当地的方言和风俗影响,在演唱时,自然充满了韵味与情致。

二、西方音乐教育因素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社会形态也由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伴随着近代的开端,音乐方面也进入了中国近代音乐阶段。社会形态的转型必定会促使了文化形态的转变,中国传统民間音乐也受到了来自西方的挑战。十九世纪末,“学堂乐歌”开始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标志着中国音乐历史进入近代时期,更是为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由于其绝大多数歌曲旋律来源于西方和日本,新式学堂的音乐教学也由原先的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传统教育体系,转变为新式教育,开设乐歌课便是音乐方面的集中体现,再加之西方传教士开办的早期新式教会学堂,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便深深地烙下了西方音乐的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在目前来说,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所以,现如今的专业音乐教育还是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来实施教学。熟悉音乐的人对于西洋大小调都能侃侃而谈,而对于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却寡见鲜闻;人们对于西方的乐器如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都能基本分辨清晰,而对于二胡、京胡、板胡、高胡等却一知半解。

与西方音乐不同的是,中国传统音乐更多地讲究的是“意”。西方音乐是以创作者为中心,演奏者不能随意发挥,必须完全按照作曲家所标记的音乐符号进行演奏或演唱,而中国传统音乐更讲究的是“二度创作”,一支旋律,在一百个演奏家的手里就有一百种演奏的方法,演奏者可以根据当时的表演场所,自身的心理状态以及观众的反应临时调整,以应对不同的情景,所以说,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表演者对于曲目的临场发挥往往更为重要。这就导致许多经典唱段与风格,无法得到更好地传承,老一辈的艺术家只能苦苦感叹后继无人,而新一代的继承人大多不喜欢传统的表演形式,在这样的矛盾下,中国许多传统艺术便危如晨露,如果不加以重视,消失的那一天就在眼前。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音乐的缺失,有历史发展上不可抗拒的原因,也有自身的疏忽。近代以来,裹挟着炮火进入中国的西方音乐不可避免的主导了那时的中国,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世界地位的提高,更应该多去关注属于我们自己的音乐。

三、传承者们失去“本心”

對于中国传统音乐来说,无论是在专业音乐学习者还是大众的脑海里,对其印象,总觉得在其面貌上蒙上了一层纱,无法探究其真正的容颜。究其原因,在于从历史看来,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都以口传心授为主,没有书本,没有录音,仅有简单的乐谱也无法记录属于老艺人本身的表演全貌。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学生和音乐从业者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了解甚微,他们摸不清也道不明中国音乐其中的韵味,再加之上文所提及的“快餐文化”,便更无法沉下心来去领悟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美妙,以至于无法从其中汲取养分,更谈不上将其发扬光大了。

在大城市,表演西方歌舞剧、交响乐为主的歌剧舞剧院和音乐厅鳞次栉比,而中国传统的京剧院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各类舞台上,虽可以依稀见到民歌或戏剧的影子,但这些表演,都多多少少地失去了原汁原味的特色。

笔者在学习期间,有幸接触到了南京白局这一南京本地的曲艺,这本是一人手持板鼓,用纯正南京方言进行念白,配以极具特色的曲牌填词演唱。在笔者学习期间,接触到了最早学习南京白局的老艺人,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说是用了一辈子时间精心打磨一个唱段,每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并不能敷衍了事,随意演唱。花费这样的时间与精力所雕琢出的艺术,不仅仅展现了南京白局独特的韵味,更是将自身对于艺术的理解融入其中,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性格和处事方式在自己的唱段中展露无遗。有的老艺人嗓音条件较为高亢,她便会在唱段中适当的加入高音技巧,让音乐更跌宕起伏,有的老艺人性格外向豪爽,她便将自己在唱段中演绎的角色与自己的性格相交融,让这一人物更加活灵活现。这些例子都说明,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学习与演绎,不可急躁,不可轻佻,更不可唯利是图。还有一些人,将南京白局彻底改变为说唱rap形式,完完全全地失去了南京白局本身的味道,在笔者看来,可以说是,为了求新而失去本心。

四、结语

民歌,是中国人自己的歌声,是各民族自身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的表现载体,是中国大地上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虽然,时代的潮流不断地推动人们向前走,向前看,但仍要明白,只有扎根于人民,扎根于历史,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才能更具中国特色,才能做到“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作者简介:张司臣,男,硕士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猜你喜欢

中小城市民歌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中小城市餐厨垃圾处理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于消费视角下的高铁经济给中小城市带来的产业变革
试论地方民歌演唱技巧的提高
国内中小城市中服装的“快时尚”文化现象分析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