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短篇小说中的中国特色文化新词英译策略

2019-10-09张璐

外国语文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词翻译策略

张璐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文化新词由于其内容不断更新、无先例可循等特点,成为我国对外译介的难点。目前学界对中国当代特色文化新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报刊为主的非文学文本上,对当代短篇小说中的新词翻译关注较少。通过对《人民文学》英文版Pathlight上 137篇短篇小说的考察,发现新词46个。归纳得出翻译策略有归化(意译、套译)和异化(直译、音译、回译)两种并以前者为主后者為辅,这一点与非文学类的新词研究结果相反。通过分析,发现归化策略下译文概念意义偏离有11处,人际意义偏离有6处;异化策略下译文人际意义偏离仅1处。经数据检验证明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对新词译文的再现和偏离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今后在小说的新词翻译中适当增加异化翻译策略,提高翻译准确性,增强文化交流。

关键词:新词;翻译策略;意义偏离;《人民文学》

Abstract: Currently th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specific neologisms mainly focus on the non-literature texts and few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literature-texts. After examining 137 short stories in Pathlight, the author finds 46 neologisms which are translated either by domesticating or foreignizing strategy with the former as the dominant method. The paper also finds there are 11 neologisms deviating from ideational meaning and 6 deviating from interpersonal meaning by using the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while only one neologism deviating from interpersonal meaning by using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oice of strategy and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the neologism in Pathlight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author suggests more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can be employ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neologism in the future 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s in different cultures.

Key words: neologism; translation strategy; deviation of meaning; Pathlight

一、引言

语言是交流的基础,也是反映社会变化的工具。古今中外,社会的巨大变革往往伴随着大量新词的产生。变革中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概念是语汇创新的基础(辛红娟等 10)。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从1978年到2015年收录在《新词语大词典》中的24000条新词推算,我国每年平均产生新词约600多条。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如何将这些数量庞大、且缺乏先例的新词翻译成恰当的英文,成为翻译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任务和挑战。

关于新词的定义,中外学者虽然表述不同但核心概念基本一致。其中纽马克的定义较有代表性 ,认为新词是指“newly coined lexical units or existing lexical units that acquire a new sense”(Newmark 78)。在此基础上,我国多位学者认为除了新造词和旧词新意外,新词还应包括旧语复活词和外来词(张志毅等 304;吕世生 93)。本文中的“中国当代特色文化新词”(简称“新词”)是指新中国成立之前汉语词汇系统中没有但随着时代发展新出现的词汇或原本词汇系统中有但在当代社会中发展出全新内容、承载了特色文化内涵的词语,包括旧语复活词和外来语。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近年来学界对新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文学文本领域,如词典(肖福寿 79-85)、报刊(顾静 57-60)、政府文献(杨红燕等 61-67),鲜有从当代文学角度考察中国当代特色新词英译的研究。随着中国文学走出去,当代文学尤其是短篇小说因其短小精悍、迅速反映当下热点已经成为海外民众了解中国社会现状的一个重要窗口(Lovell)。而小说中的新词以其创新性的表达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能为海外读者带来异域的审美体验,还可以为他们了解近年中国社会变化提供新的角度。本文以《人民文学》英文版Pathlight(2011-2016年)中的短篇小说为研究语料,重点考察新词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文中意义的再现与偏离,以期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对外译介和中国当代特色文化传播提供参考。

二、新词翻译策略分类

《人民文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国家级文学期刊。2011年其英文版Pathlight创刊,被官方寄予“希望能成为中国出版物走出去的良好示范” (丁以绣,转引自李舫 19版)。通过阅读Pathlight(2011-2016年)刊载的137篇短篇小说,我们在32篇小说中发现符合上述新词定义的词语46个。译者主要采用了意译(例1)、套译(例2)、直译(例3)、音译(例4)和回译(例5)5种方法,从翻译策略上看意译和套译属于归化法,直译、音译和回译属于异化法。通过对46个新词翻译策略的统计,我们发现归化占67%,异化占33%,各策略具体使用次数见表一并举例分析如下:

例1. 她相貌平平,又没有体面的职业和给力的父母,只好一边卖豆腐脑一边慢慢地等待那个常挂在姥姥嘴边的“缘分”。(劳马 《消失的三轮车》)

译文:Being plain, with unimpressive parents and no decent job, she had little choice but to continue plying her trade and waiting for what her grandmother often called “destiny.”(Flagg 23)

本例使用了意译法。从词源上看,“给力”原为中国北方和闽南一带方言,表达上具有一定独特性。因此国内更为流行的译法是网友创造的音译法“(un)gelivable”。该译法甚至被国外网络俚语词典网站站http: //www.urbandictionary.com收录。但从本例看, 小说的受众多为不具备汉语共有图式的英语母语读者,如果直译为“(un)gelivable”,可能引发超出源语本意的诠释和读者反应。因此用意译的方法,表达出原词“棒”、“令人振奋”的意思更为合适。

例2. 多亏了这个世上还有一个“爱妃”。“爱妃”和姚子涵在同一个舞蹈班,“妖怪”级的二十一中男生,挺爷们的。(毕飞宇 《大雨如注》)

译文:Thank god for “Her Royal Highness.” “Her Royal Highness” was in the same dance class as Yao Zihan, a goblin-grade boy from No. 21 Middle School.(Abrahamsen 12)

本例使用了套译法。套译指运用英语中已有的短语和表达方式等,将源语中的表达转换为目的语中相似的表达(杨仕章103)。“爱妃”本是古代帝王对于心爱的妃嫔的称呼,现多用于亲密朋友间的戏称,在中学生中使用较多。原作中指女主人公高中生姚子涵的在舞蹈班认识的异性好友。本文中译者用西方君主制国家对皇室成员的尊称“Her Royal Highness”来替代“爱妃”的直译“dear wife”或“beloved princess”,保留了其身份在小说主人公姚子涵心目中的与众不同,弱化了国王妻妾的概念,避免了读者的误解。

例3. 我可是知道你们医生的口袋深呀,红包奖金夜班费什么的,你夫人怎么知道?(苏童 《香草营》)

译文:Dont I know that you doctors have deep pockets, red envelopes here, night shift bonus there, how can your wife keep it all straight?(Stenberg 34)

本例采用了直译法。此处的“红包”与中国传统习俗中作为礼物的“红包”(gift money)不同,是暗示医生拿回扣的意思,译者将其直译为“red envelopes”并无不妥,“红包”的引申意义读者可在小说上下文中寻找。

例4. 其实那时几乎已经看不进书。有空就刷微博。(绿妖 《轮船复活之夜》)

译文:In fact, by then I was no longer taking in anything when I read. When I had time, I scrolled through Weibo.(Wang 72)

本例使用了音译法。“微博”的其他常用译法有套译“Chinese Twitter”、直译“Mirco blog”。但小说选用了直接音译且不加注释,可见译者认为“weibo” 的拼音在海外已经有了一定的传播广度和读者接受度。笔者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中以“weibo”为关键词搜索,发现相关例句54条,且全部与中国微博有关,同时该词在2012年就被柯林斯大字典作为新词收录。可见异化的翻译策略也是译者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

例5. 作为资深的电视观众,大姚、韩月娇和全国人民一样,都喜欢一件事,这件事叫“PK”。这是一个“PK”的年头。(毕飞宇 《大雨如注》)

译文:Their favorite thing to watch was something called “PK.” This is the age of the PK, the “player kill,” the utter annihilation of ones opponent.(Abrahamsen 14)

本例采用了回译法,回译指目标语中使用外文或外文的音译,在翻译时将其还原成源语(张健 113)。“PK”也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个新词,原指电子游戏比赛玩家互相战斗的模式,现引申为 “比赛”、“单挑”。在译文中被准确回译为“player kill”并加上了解释。

三、采用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的原因

从上文中我们看到,以意译和套译为主的归化策略在Pathlight的新词翻译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与此前一些学者在非文学文本如报刊、政府文件中发现的,新词主要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顾静 60;楊明星 245)正好相反。对此,我们认为这种翻译策略主要受到了超文本因素和文本因素两个因素的影响。

超文本因素。首先,根据佐哈的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文学在多元系统内的位置决定了其翻译策略。如果翻译文学占主导位置,译者不必对目的语的文学模型亦步亦趋,更勇于打破传统;而当翻译文学占次要地位时,译者倾向沿用目的语文化中已有的文学模型,产出不充分的译文。Pathlight是由中国作协资助,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译文学期刊,换句话说,它是在国家政府的赞助下,以翻译为手段,对西方文学多元系统进行的一种“规划”和 “干预”。当它本身还在世界文学中处于较边缘的位置时,更倾向于沿用占主导地位的目的语国家的文学模式,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产出适应性文本。

其次, 从读者的阅读期待和接受来看。由于英语国家的文化长期在全球占据强势地位,其读者在阅读翻译文学时会自然的产生一种“他者”和“我者”的区分,并且倾向于Venuti所说的一种“透明”的译本。从一些学者的调研来看,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度整体不高(王国礼 147)。Pathlight出版不久后,英国知名汉学家蓝诗玲曾在英国杂志Prospect上发表关于Pathlight的评论文章,她对Pathlight第一期中译介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致辞提出疑问,认为演讲者把自己比作“一只吃饱的桑蚕”(stuffed silkworm)和把世界比作一个“蛋黄”(yolk)非常奇怪,让人难以理解(Lovell)。连蓝诗玲这样精通汉语的汉学家兼作家都对Pathlight中一些直译的比喻感到困惑,遑论普通读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Pathlight的译者团队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其首席翻译Eric Abrahamsen在接受采访时就明确表示,“考虑到中西方文学之间的差异,以及在西方世界传播中国文学这个事实,更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作品”(王祥兵 34)。

文本因素。从出现新词的32篇短篇小说来看,呈现出较强的现实主义基调和时代特色,多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中折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如反映青年一代在后现代都市生活中迷茫和抗争的作品,如毕飞宇的《大雨如注》、张怡微的《最慢的是追忆》、路内的《阿弟你慢慢跑》等;描写改革开放后农村受到城市生活方式冲击,农民进城打工遭遇生存困境的作品,如李进祥的《换水》、铁凝的《春风夜》、叶弥的《月亮的温泉》等。这些作品从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来看,主要属于侧重感染的感染类文本,而感染类文本的翻译特点就是通过编译达到等效,使读者感同身受,因此译者在语篇翻译的基本单位——词语中就大量使用了归化的手法,以期在语用层面达到实际的交际效果。

四、不同翻譯策略下的新词译文质量:再现和偏离

在功能语言学看来,翻译的实质就是意义/功能的传递,在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意义/功能的不变。尽管人们使用语言交际的内容和目的千差万别,但系统功能语言学将其概括为三种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功能就是意义,这些语言的功能或意义不仅体现在句子和语篇层面,同样体现在构成小句的基本单位——词和词组上。译文中的词和词组能否准确地传递这些意义/功能,既是构成语篇完整再现原文意义的基础,也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由于本文中研究的新词全部为实词,没有构成谋篇功能的介词和连词,因此译文质量主要从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两个维度展开。经分析,采用归化策略的译法中有14处较好地再现了原文的意义,但也出现了较多的概念和人际意义上的偏离,其中概念意义偏离11处,人际意义偏离6处,偏离数占归化策略总数的54.8%,从而对译文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采用异化策略的译文由于保留了原词的形式,较好再现了原文的概念和人际意义,只有1处发生人际意义偏离,具体如表二。对表格中的两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得(df=1,N=46)=9.849, p=<0.005,可见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对译文意义的再现和偏离即新词翻译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具体来说,Pathlight中采用异化策略的英译新词意义偏离数少,译文质量较高;采用归化策略的英译新词意义偏离数多,译文质量较低。

4.1归化策略下概念意义的翻译偏离

人们使用语言的目的主要是交际,而交际首先涉及的是内容,即是关于“什么”。这一问题属于命题意义范畴,即语言的概念功能。概念功能主要是关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界各种事件的描述与阐释,是人类对世界(包括内心世界)的经验(司显柱 125)。经分析,在46个新词中,有11处译文出现了概念偏离,且全部采用归化策略,包括缩小、扩大概念和曲解原意三种情况。

例6. 老夫妻在城里开了一家小吃摊,一个月前被城管踏平,只能来上海投靠卢勤勤。(路内 《阿弟你慢慢跑》)

译文:The old couple had ran a snack stall in the city centre but about a month ago it had been attended by the city council, so they had no choice but to come to Shanghai and rely on their daughter to support them.(Henson 45)

“城管”是城市管理执法的简称,是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新概念。译文中采用套译的方法将其译为“city council”。“city council”是是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特有的一种行政机关,一般译为“市议会”,在韦氏词典中的解释是“the legislative body of a city”,与本文中“城管”的含义明显不同,属于概念偏离中的曲解原意。同样在这篇小说的后半部分,主人公阿弟不想考城管决心考取警察,“城管”又被翻译为“community support officer。“城管”的概念意义被缩小到社区,也是明显的概念偏离。“城管”的准确译法不妨采用其官方译法“City Management and Law Enforcement”。如果指人译为“City Management Officer”即可。如果为了向海外读者展示这一中国特有的行政机构,也可以采用Pathlight另一篇小说中音译加解释的译法:

杨洁事后才知道那些制服是城管上的,专管乱摆摊设点,怕影响市容。(李进祥 《换水》)

译文:That was when Yang Jie learned that those men in uniforms were the chengguan, a unit dedicated to cracking down on illegal hawkers and paddlers.(Han 55)

例7. 甚至免费提供豆腐脑给邻居大妈大爷吃,而这一切都是社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劳马《消失的三轮车》)

译文:she even gave free bean curd to the elderly. And all thanks, he explained, to the committees citizenship tutorials.(Flagg 23)

“精神文明建设”是20世纪党中央提出的一个独具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概念,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译者采用归化策略,将这一特色政治术语套译成西方读者比较熟悉的“citizenship tutorials”意为“公民责任专题报告”,只强调了个体道德培养这一方面,忽略了文化建设,缩小了原文中的概念。搜索中国翻译研究院网站上的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标准翻译有两个,分别是“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和“cultural and ethical progress” ,考虑到上下文的语境是在社区中,采用第二个较好。

例8. 我高考过后,天天在家读小说。(梅驿 《梦死》)

译文:When I finished my school leaver's exams, I stayed at home and read books.(Hand, 78)

“高考”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在文革结束后重新出现在中国社会中,早已有约定译法“college entrance exam”,也有一些国外媒体采用音译,直接译为“Gaokao”。例8中将其归化一些西方国家采用的“离校考试”明显欠妥。因为在某些国家要获得高中文凭必须参加离校生考试,但这个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无关。

4.2 归化与异化策略下人际意义的翻译偏离

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与他人沟通,建立人际关系,如何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人际功能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等功能(胡壮麟 110),主要通过情态、语气和评价系统体现。文学作品尤其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小说其主要功能便是人际意义层面的教化功能,表达对世界的看法、态度(司显柱 142)。因此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将原文中作者对事物的态度(情感、判断、赏识)和隐蔽的意义潜势还原出来。

Pathlight中有两类以人际功能为主的新词。一类在概念的指称意义上并没有太大创新,而是情感意义上的一种新的构词表达,这类词一般在网络上较为流行,如2B、坑爹、给力等。对于这类词我们在翻译时不一定拘泥于它的构词形式,而要着重还原它的情感和语气。还有一类词,既在概念上有创新,同时也带有一定感情色彩,如潜规则、剩女等。在翻译这类词时,尤其需要重点把握。从实际分析来看,Pathlight对这类词的翻译还显不足。经分析Pathlight中出现人际意义偏离的翻译共有6处,除例10采用异化策略外,其余全部采用归化策略。

例9. 再以后,这巷子就分化了:穷的穷,比如那些下岗工人;富的富,比如各式各样的暴发户。(魏微 《胡文青传》)

译文:Later on, the neighborhood began to disintegrate. The poor were very poor, like those workers who had lost their jobs, whilst the rich were very rich.(Han 65)

文中的“暴发户”指抓住中国改革开放机会迅速致富的一批人,而致富之前往往都处于一个较低的社会阶层,缺乏必要的学识和礼仪,含有一定贬义色彩。文中采用归化策略中的意译法将其翻译为“the rich”,虽然实现了概念意义的部分对等,但从语域来看“the rich”是个笼统的中性词,与原词带有的嘲讽的情感色彩即人际意义产生了偏离,建议可以改为“upstart”。

例10.商淑下定决心,要尽快把自己嫁出去,坚决不做剩女。(冯唐 《麻将》)

译文:Shang Shu had made up her mind: she was going to get married as soon as she could, before she became a shengnü – a leftover woman, an old maid, married to her career.(O'Kane 82)

“剩女”主要指已经过了社会一般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仍未结婚的女性,包括很大一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和高年龄的“三高”女性。《麻将》中的主人公商淑毕曾是清华大学的校花,毕业后在一家跨国企业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年龄30出头但已恨嫁心切,是典型的“三高女性”,因此这里的“剩女”字面上看起来略带贬义,但实指人群并非低素质人群。本例采用异化策略中的音译法,在随后的释义中也看似忠实的将“剩女” 直译为“leftover woman”。 而“leftover”在韦氏词典中的定义为“something that remains unused or unconsumed; especially : leftover food served at a later meal”。 因此该译法在字面上看起来与“剩女”很对等,但容易让没有背景知识的外国读者产生负面的联想,认为“剩女”是素质低下、无人问津的“残羹冷炙”,有很强的贬谪语气,显然与小说中商淑形象即人际意义范畴不符。笔者建议可以在保留音译的基础上解释为single&stuck lady。或者像另一篇路內小说《阿弟你慢慢跑》中用意译的方法解释为“end up on the shelf”(Henson 55),意为“束之高阁,难以出嫁”,这样语义和语域上都比较合适。

例11. 一个歌星或演员可能会因一首歌或一部电影电视剧或与某位导演的潜规则而受到疯狂追捧,突然蹿红。(劳马《消失的三轮车》)

译文:A singer or actor becomes an instant idol thanks to a song, a part in a film or television show, or perhaps just a certain directors...preference.(Flagg 24)

“潜规则”主要指一些隐藏不见甚至有违道德伦理的运行或交易法则。起源之初是一个中性词,但随着媒体的大量引用逐渐带上了贬义的情感色彩,其中见诸报端较多的是一些演艺圈内的潜规则新闻,即演员为了获得某个角色,需要与导演或其他关键人物发生性关系。这与本例中所谈到的“潜规则”语境相符。译者将其译为“偏爱”,首先有曲解原意之嫌。其次,通过一个中性词将原词中的贬谪的语气丢失了。在欧美国家,演艺圈内的权色交易同样存在,对于这种针对演艺圈内的“潜规则”有一个专门的词叫“casting couch”:想要获得上镜的机会,就先躺在躺椅上。这一用法在英语国家的报刊上也比较常见,因此笔者认为用“a casting couch in the directors office”来翻译效果会更好。

五、增加小说中新词异化翻译策略的建议

从新词译文质量来看,归化的翻译策略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原文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翻译偏离上。因此,我们认为归化的翻译策略在新词英译中不应滥用,可以适当增加异化翻译策略,提高翻译准确性。此外,虽然中国文学在世界影响力整体较弱,但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不仅是为了意思畅晓,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如果为了语用层面达到等效,而牺牲源语中的文化色彩,无异于减损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多样性(王克非 92)。虽然直译或音译的接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它至少给了外国读者文化探索的机会,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读者关照。根据中国外文局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以汉语拼音直译的部分中国传统类文化词汇如春联、武术、八卦等虽然在海外早已有固定译法,但其直接音译在使用频率和受认可度方面正逐渐与英译形成竞争关系,有的接受度甚至比非直接音译的高。这说明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译法,海外受众有接受的意愿和能力。具体操作上,翻译策略可视该词的的空缺程度和文本因素而定。如果语义完全或部分空缺,且该词在文本中为反复出现的关键信息,建议采用音译直译优先,并在首次出现时辅以解释说明的方法。如果是部分空缺,且该词在原文中是不是重点信息,建议采用意译或替换等归化翻译策略,保证文本的流畅性。如果是完全空缺,且该词在文本中不是重点信息,意译或直译皆可,具体由译者在权衡两种译法的利弊之后决定。

六、结语

中国当代特色文化新词数量庞大,由于其内容不断更新、无先例可循等特点,成为我国对外译介的难点。从上文中我们发现Pathlight中主要采用了以套译、意译为主的归化翻译策略,这种翻译策略既有文本类型需要的考量,也有对西方读者的阅读期待的适应。但从译文质量来看并不尽如人意,在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方面存在较大偏离,因此我们建议在今后的小说翻译中可适当增加异化翻译策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译文的准确性,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当然异化翻译策略虽然较少出现意义偏离的情况,但读者的接受情况尚不明确,需要今后开展进一步的实证调研,使新词的翻译策略在意义再现和读者接受上找到最佳平衡点。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Abrahamsen, Eric. “The Deluge.” Pathlight. Ed. Li Jingz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3. 2.

Flagg, Roddy. “The Disappearing Bean Curd Girl.” Pathlight. Ed. Li Jingz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3. 3.

顾静:透视美国新闻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上海翻译》1(2005):57-60。

[Gu, Jing. “Perspective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Words in American News Journals.”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1 (2005): 57-60. ]

Han, Katherine Poundstone. “The Story of Hu Wenqing.” Pathlight. Ed. Li Jingz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3. 3.

Hand, Philip. “Changing the Water.” Pathlight. Ed. Shi Zhanju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4. 1.

“Dreamed to Death.” Pathlight. Ed. Shi Zhanju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4. 3.

Henson, Rachel. “Keep Running, Little Brother.” Pathlight. Ed. Li Jingz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3. 2.

胡壯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Hu, Zhuangling.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Beijing: Beijing UP, 2017.]

李舫: 中国当代文学点亮走向世界的灯。《人民日报》2011-12-09 (19版)。

[Li, Fang.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Lights the World.” Peoples Daily. Dec. 09, 2011. 19]

Lovell, Julia. “The Key To China.” February 22, 2012 < https://www.prospectmagazine.co.uk/magazine/the-key-to-china-literary-magazines-new-chinese-fiction-pathlight-chutzpah.>

吕世生:汉语新词语英译的隐喻认知模式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6(2014):92-97。

[Lü, Shisheng. “From Denotative Meaning to Cultural Semantics: Translating Chinese Neologism into English From Metaphoric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 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6 (2014): 92-97.]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OKane, Brendan. “Mahjong.” Pathlight. Ed. Li Jingz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2, 1.

司显柱:《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Si, Xianzhu.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Model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Stenberg, Josh. “Sweetgrass Barracks.” Pathlight. Ed. Li Jingz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3. 3.

王国礼: 建国后中国文学的英语外译作品及其传播效果研究。《东南传播》6(2014):146-149。

[Wang, Guoli.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ts Communication effects.”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2014 (6): 146-149.]

Wang,Helen. “The Night the Streamer Came Alive.” Pathlight. Ed. Shi Zhanju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5. 4.

王克非、王颖冲:论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6(2016):87-93。

[Wang, Keifei and Wang Yingchong.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specific Items.”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6 (2016): 87-93.]

王祥兵:中国当代文学的英译与传播——《人民文学》英文版Pathlight编辑总监艾瑞克笔访录。 《东方翻译》2(2014):33-37。

[Wang, Xiangbing.“English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an interview with Editorial Director of Pathlight.” East Journal of Translation 2 (2014): 33-37.]

肖福寿:汉英词典中的新词新语翻译及其对策——以陆谷孙主编的《中华汉英大词典》为例。《上海翻译》2(2017):79-85。

[Xiao, Fushou. “Strategies Regarding the Translation of Neologisms in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 (2017): 79-85.]

辛红娟、曾龙华:基于顺应论的中国特色新词英译剖析。《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版) 10(2013):115-118。

[Xin, Hongjuan and Zeng Longhua.“An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New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Adaptation Theory.” Modern Chinese 10 (2013): 115-118.]

杨红燕、姚克勤:近二十年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翻译研究述评。《人文杂志》12(2017):61-67。

[Yang, Hongyan and Yao Keqin. “A Review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Neologisms in Recent 20 years.”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12 (2017): 61-67.]

楊明星:中国外交新词对外翻译的原则与策略。《中国翻译》3(2014):244-245。

[Yang, Mingxing.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New Words in Chinese Diplomacy.”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3 (2014): 244-245. ]

杨仕章:异化视域中的文化翻译能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2013):102-108。

[Yang, Shizhang. “Cultural Translation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nization.”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1 (2013): 102-108. ]

张健:《外宣翻译导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3。

[Zhang, Jian. Introduction on Translation in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 Beij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2013.]

张志毅、李智初、张庆云:《理论词典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Zhang, Zhiyi, Li Zhichu and Zhang Qingyun. Theoretical Lexicograph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5]

责任编辑:胡德香

猜你喜欢

新词翻译策略
声音·数字·新词 等
学诗偶感
基于改进互信息和邻接熵的微博新词发现方法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