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019-10-09张明涛

人民论坛 2019年27期
关键词:成果主体基层

张明涛

【摘要】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当代农业快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面对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一系列难题,要通过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等措施的实施加以逐步破解,以释放科技在推动农业发展方面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农业科技 乡村产业振兴 科技兴农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科技创新是提升现代化农业发展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偏低的现实困境,需要结合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情况,探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科学方法。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动力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衡、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性、持续性的活动。由于各地区农业发展方式的不同,需要结合基层农业发展实际进行有效的创新。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现状来看,虽然相关主体可以在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开展探索,不断丰富科技创新方法和成果,但一些薄弱点的存在使得科技创新难以实现较大的突破,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是对现有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改革,需要有强大、持续的动力支撑,而动力不足是制约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高质量开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农民主体来看,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地区非农产业发展,农民的收入来源逐渐趋于多元化,农业经营收入不再是农民的唯一收入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参与农业经营和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从企业主体来看,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和前期大量的成本投入,加之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滞后,使得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难度偏大;从政府主体来看,基层地区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虽然使得农业科技创新的范围愈加扩大,但也使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更加分散,加大了政府引导农业科技创新的挑战。正是上述这些限制性因素的存在,使得包括农民、企业、政府在内的科技创新主体参与农业科技创新表现出明显的动力不足,难以适应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需求。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作为科技类创新活动,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的支持,而目前我国基层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之一。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一方面,基层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偏少;另一方面,农业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投入较多,造成地区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其次,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偏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所需要的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机构,需要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配置,才能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果。但由于诸如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和机构,导致资源配置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是衡量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关键性指标。在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引导下,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等主体纷纷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之中,丰富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2017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中的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至2016年间的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全球第一。然而,由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滞后以及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大量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未能真正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策略

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为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及效率, 2014年12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是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农(牧)业、农垦科学院共同参与的全国科技创新协作平台,在整合政府及科研机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性差异,该联盟只能够对国家性或者地区代表性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主导或指导,难以兼顾基层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基于此,各地区应积极探索成立基层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以合作组织的形式将与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农业科研机构、高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经营主体等农业科技创新力量和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升基层农业科技协同力,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科技创新资源不足、力量薄弱等问题。同时,为弥补基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基层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要加强与上级或同级联盟组织的沟通交流,积极汲取农业科技创新的经验,提升整体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效果。

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环境。环境是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因素,对于当前存在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激发各主体参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积极性。

一是严格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基层土地管理部门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引导农村地区进行科学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农户以土地经营权直接入股企业等措施的落地实施,助力规模化农业发展,为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性的支持。二是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政策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风向标,政府可充分运用政策来引导和鼓励企业、农户等科技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之中。一方面,可加大对基层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支持力度,弱化资源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限制;另一方面,通过税收减免、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励等措施来激发创新主体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使更多的主体融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之中。三是净化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交易环境。科技创新交易是科技创新主体围绕科技创新成果所有权、使用权等权益进行的商业交易活动,是将科技创新成果投入实践的重要方式。為了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实际的农业发展力,除了通过法律法规明确交易细节以外,政府可以简化科技创新成果交易流程,完善科技创新成果交易服务体系,为交易主体创造良好的交易体验。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偏低的实际情况,要从农业发展实际出发寻求相应的解决之道。

首先,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市场化主体,在创新资源的获取、整合和利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实际的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企业要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借助科技创新产业园、产业基地等规模化的产学研平台来获取更多优质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并积极推动其向基层农业产业发展力转化。其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基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经济组织,其在凝聚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资源和力量方面具有显著功能。在当前深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乡村地区要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到日常的农业经营活动中,构建常态化、实效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最后,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对农业技术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科技创新主体要积极参与到创新成果转化的各环节之中,为科技成果使用主体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够顺利地应用到实际的农业发展中。

(作者为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国家留学基金委和重庆工商大学企业管理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项目编号:KFJJ201701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李晓乐:《努力突破农业科技创新瓶颈》,《人民论坛》,2018年第29期。

猜你喜欢

成果主体基层
基层巡览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验收成果
何谓“主体间性”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劳动成果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