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幼儿社会交往的“启明灯”

2019-10-09邢佳琳

考试周刊 2019年70期
关键词:社会交往小班幼儿探索

摘 要: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本文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及幼儿在活动中逐步提升的交往经验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班幼儿;社会交往;生活课程;探索

面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从一个集宠爱于一身的核心家庭来到幼儿园的大集体中,如何与他人进行正确的交往,对他们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那么如果单纯地进行社会交往方面的活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非常的乏味,为了让小班的幼儿能在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快更好地学会交往,因此结合我园正在开展的“生活课程”,让幼儿在轻松的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步接受和学会同伴间的交往,然后再扩大到更深一层次的社会交往。对于小孩子,我们专注于活动的采用和资料的供应,结合有用的生活活动,尽力为各种性格的孩子创造独立活动的时机,并激励幼儿渐渐学习怎么与他人相处、如何与人往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结合生活课程,选择有利于儿童交际活动的主题,让孩子学会以微妙的方式互动

(一) 创设有趣生动的活动,激发幼儿的交往欲望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他们年龄虽小,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也渴望有自己的好朋友,但由于从小受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与同伴进行交往时,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与同伴進行交往,这就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在“亲亲一家人”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的幼儿园也是我们的家,我们小二班就是一个大家庭的活动,为了更好地认识班级里的每一位“家人”,我们开展了关于“朋友,你好”的音乐活动。幼儿在“找个朋友,找个朋友,我们拉拉手”的音乐中认识了许多的新朋友,而且整个活动以边唱边做游戏的形式,活动氛围非常的轻松,幼儿也非常乐于接受,同时也增进了幼儿双方的进一步了解,为他们搭建了相互交往的平台。

(二) 混龄游戏为幼儿开辟了一个新的交往平台

因为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薄弱,他们并不知道应该怎样与同伴进行互动交往,许多幼儿在一起游戏,例如搭积木的时候,缺少交流,这样不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进行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的一个分支活动“快乐的一家”活动时,我创设了小班与大班幼儿共同参与活动的环境。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带领幼儿一起游戏。例如在建构区:一位大班的幼儿带领小班的幼儿在选“材料”,一边讨论着:(大)等会儿我们搭一座儿童公园好吗?(最近大班幼儿正在盛行搭建公园)。(小)胆怯地点点头。(大)那你当我的助手吧!我们一定会搭得非常漂亮的!请很多小朋友来玩。(小)眼睛里闪着光芒说道“好的”。不一会儿他们就忙开了,经过将近十五分钟的沟通,小班幼儿已经与大班幼儿变得非常熟悉,他们配合着一起搭起了漂亮的公园,一起拍手,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此后他们还邀请许多的小朋友一同来参观他们的儿童公园,将交往活动的面进一步扩大。

(三) 在分享活动中学会交往

让幼儿享受与人分享,并在享受分享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活动其实也是有利于幼儿进行交往的。例如在主题活动“水果宝宝”中,大多数孩子非常愿意与他人分享他们带来的成果但还是有孩子不主动,但在其他孩子的热情邀请下,他们愿意与他人进行分享。孩子们在分享的过程中非常自豪和快乐。通过分享活动,在我们班上不喜欢吃水果的孩子慢慢喜欢吃水果,还能促进孩子们在吃水果的气氛中密切互动。

二、在生活课程中为幼儿提供适宜渗透交往的材料,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提升交往的能力

以生活活动“亲亲一家人”为例,开展“家庭角色游戏”——娃娃家。例如,让孩子们带上母亲的围裙、父亲的领带等,并且幼儿参与互动的兴趣受到极大的刺激。一个孩子扮演“爸爸”,她正坐在电脑前面,两手不停地按键盘。我问她:“你在干什么?”她说:“我爸爸就是这样的,一下班就打电脑,一边还跟妈妈聊天。”他们的社交互动技能不断在游戏中。此外,游戏领域还需要一些材料,如电话,各种蔬菜等,以及需要相互配合的半成品(如豆干、凝乳、糖果等),以便幼儿可以增加与这些材料的互动机会,以提高沟通技巧。

三、教师的有效引导,促使幼儿的社会交往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作为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社会交往时,有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在“水果宝宝”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水果,每个人都互相展示他们带来的水果,他们都想用双手举起来介绍他们。只有小宇坐在一个位置,手里拿着一袋水果,不说话。于是我走到他面前问:“小宇,你带了什么水果,来给我们小朋友介绍一下好吗?”我看到小宇低下头,没有说话。我可以看出他很紧张。小宇平时不喜欢说话,而且几乎不和孩子沟通。所以我抓住机会引导其他孩子帮小宇介绍水果,然后抓住小宇的优势说:“小宇,你的英语非常好。你能用英语向孩子介绍水果吗?”小宇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在孩子们的鼓励下,小宇终于开口做了英文介绍,看着孩子们的羡慕表情,逐渐唤起了小宇的自信。

总之,重视儿童沟通技巧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儿童的社会发展,促进儿童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当然,儿童沟通技巧的培养不是通过“教学”形成的,也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要求我们的老师为他们创造互相交流的机会。教育和指导,也离不开父母的密切合作。只有坚持指导才会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交互动技能。

参考文献:

[1]以高品质活动引领幼儿发展[J].福建教育,2018(31).

[2]蔺建花.多媒体对幼儿发展影响探究[J].甘肃教育,2018(22).

作者简介:

邢佳琳,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石牌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社会交往小班幼儿探索
网络化时代的技术赋权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