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问题几点思考

2019-10-08孙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信息技术语文

孙莹

【中图分类号】G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38-01

韦钰院士在东南大学的演讲中说:“教育必须发生革命性变革;互联网将成为提供全民教育的重要教育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对互联网社会中学习科学的研究和实践。”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联系初中学生实际,有机整合教材资源,不仅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下面是大数据背景下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问题几点思考。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思维的改变

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厂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现路径

1.建构语文教学的大数据信息技术平台。

在语文学习中所谓的“数据”就是各种文字信息,与所学文本有关的各种资料,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它们理應得到充分拥有并能被创造性地运用。阅读文本,就是阅读信息。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获得审美体验。这就需要我们变原有的单向阅读为全而拥有相关资料,变随机采样式的阅读为关注所有信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许多课堂学习,所依据的仍然是较为单一的学习资源。教师在引导学生单向速读的同时,承担的是某种知识的“传播”工作,而不能担负起启蒙者、发现者与批判者的职责,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时代要整合浩如烟海、纷繁复杂的教学资源,搭建语文教学的大数据信息技术平台,高效地获取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2.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大数据信息技术平台。

一堂语文的阅读课,过去是依靠读课本这一种单一的形式,学生只能听老师介绍有关的内容,现在可以利用网络课件,对课文题解、作者简介、学习目标、写作背景、参考资料等设置多个按钮,并链接相应网页,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了解的内容,在网上进行阅读。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除了能将信息平台跟教学的整合外,还可以在教学中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员等,做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统一。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放任自流也是不可取的。学生收集材料,一定要制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有了信息技术平合,师生的交流也不仅仅限面或在作业本等形式了。

3.借力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中,要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释放和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让学生意识到并主动地追求和实现个人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中的价值,充分调动积极性,能动地进行学习与社会生活教育。首先要把学生当成自主意识的主体,让学生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教育者的作用在于推动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塑造成代替他的发展,教师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基础上的专断的权威。

三、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改变

1.信息技术,活跃了语文课堂。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直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热情。

如新课导入,若能巧妙运用信息技术,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还可以酝酿课堂的精彩。如教学《植树的牧羊人》这篇课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了《三个泥水匠》的短片,并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究竟是什么给三个泥水匠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遇?短片的形象、逼真,再现了真实的生活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烈地叩击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2.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刘国正先生也说过:“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语文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拐杖,结合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从中积累丰富的知识。而信息技术,恰好为我们架起了桥梁,使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增多。如教学《河中石兽》这篇课文时,就用视频播放了《纪晓岚》的教育故事,用音频播放了课文朗读,用Powerpoint展示了学生课前预习整理归类的文言知识等大量信息,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比对,为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发挥了正能量。而这种教学效果,在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条件下,是无法用两课时达到的。

3.信息技术,创新了语文课堂。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但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还会束缚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更不能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达标的学习路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总之,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深化语文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意义。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就是以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学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信息技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