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

2019-10-08林春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7期

林春雅

【摘 要】重视低年级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学会独立识字。语文老师需要具备正确的识字教学理念,落实正确的识字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意识及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策略;独立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32-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教学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构建,乃至语文素养的长期全面提升。在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贯穿于各个语文教学环节,它并不是孤立的。学生的识字的渠道是多方的,从学生层面、家庭层面、老师层面等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识字教学并不单单是语文老师上的识字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低年级学生识字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和认知特点,缺乏持久、集中的注意力。教师要遵循语文学科的学段教学规律,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识字。

如《青蛙写诗》,这篇儿童诗轻快、灵活,富有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上课伊始,老师播放儿歌《小青蛙》,学生一边听儿歌一遍陶醉于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老师随机运用亲切的话语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生字教学,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

识字教学本身是枯燥无味的,新的课程编排,识字量较多,要求多认少写。老师在教学中能够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目的地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循循善诱。

二、随文识字,让识字紧扣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低年级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就是识字与阅读必须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识字。

随文识字,又称“分散识字”,不同于传统割裂式的识字教学方法,随文识字强调识字和学文相结结合,强调识字与阅读教学的紧密结合,重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去理解、去认识文字的形、声、义。表面上,随文识字的教学法,似乎难以做到成批量识字,影响了识字的效率,但这种识字方法也因依托于具体、鲜活的语言情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阅读教学中,老师恰如其分地运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分析生字,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语感。

如在教《坐井观天》这一课,老师引导学生猜谜语导入、初读课文后,边读文边识字:一只青蛙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同学们,青蛙为什么口渴了?大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演一下小鸟口渴的样子怎么样?学生兴趣来了,纷纷做出口干舌燥,一副飞不起的样子。这时,老师通过引导出示生字“渴、喝”,让学生认识这两个生字。学生通过文中的图片和上下文,用自己的方法认一认并在田字格里写一写记住了这两个生字。

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这种分散识字相对于集中识字要轻松一些,还可以愉悦心情。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通过说、读、写,每位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把课堂当成自己表达展示的舞台,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幅提升。

三、诵读方法识字,先读后认

现在的新教材,有很多文章语言典范优美,一篇篇优美的儿歌、童话等都是低年级小学生爱读的。新版的统编教材,也在全面推进一二年级诵读识字。在这些优美的韵文中,老师要善于引导他们诵读识字。诵,出声朗读、背诵,重在文字的音韵;读,自由读、齐读等,重在文本的理解。利用“聪明小食指”,让学生指字认读,先读后认,先背后认。诵读大量的朗朗上口的文章可以较好地进行集中识字,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如在一年级上册课文中,共有两个识字单元,目的是透过单元识字让学生掌握更多样化的识字方法。其中,透过第一单元的《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等5篇识字课,学生们可以了解、学习对对子识字、形象字识字、韵语识字、看图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通过第五单元的《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篇识字课,学生们可以了解、学习归类识字、会意字识字、对比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两个单元的识字教学,老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地去诵读,充分创造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认识象形字与会意字。

四、游戏识字法,乐中求学

相对于过去的旧教材,统编版教材识字数量上有所提升。在识字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以单一的集中识字教学,会让学生觉得识字非常枯燥。学生对生字死记硬背,对生字的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教学中,优化教学,创造灵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乐中求学。老师要运用有利于学生主动识字的教学方法。

游戏识字法是识字教学中最常见的识字方法。游戏识字,可以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在识字教学环节,教师將学生需要了解、掌握的生字巧妙地融入游戏环节中,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情境中,轻松学习、自主识字,巩固识字效果。

以教学《小猴子下山》这一课的生字为例,学习带有与“手”有关的几个生字“掰、扛、扔、摘、捧、抱”时,老师可以用猜哑谜游戏法,让一个学生上台面对大家动作演示,下面的同学看动作猜生字,猜对台上的同学就鼓掌,猜错就做一个打叉的手势。在快乐的氛围当中,学生学到了一组表示动作的生字。在检测掌握识字情况环节,老师可以设计猴子摘桃子游戏、小猴子教我识字、小猴子带头饰表演识字法等。

五、多种识字法,增加识字量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关注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可以灵活运用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微课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教学方法。

以《姓氏歌》这一课教学为例,木+子=李、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言+午=许,采用了“加一加”的识字教学方法。说偏旁识字教学方法:像双人徐。教学时,让学生说说用这种方法介绍其他的姓氏,如单人何、立刀刘、耳旁陈、草头黄等。鼓励学生利用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加深学生的识字印象,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也帮助学生进行归类识字,达到识字的目的。

总之,识字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合理应用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识字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和能力,立体化、情境化地认识更多的汉字,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黄芳,郑伟.浅谈提高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研课题015 2018(10).

[3]陈红梅.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识字写字教学研究[J].教学研究,2018(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