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08陈春伦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高年级数学模型小学

陈春伦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思想都被运用于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来,显著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其中,模型思想是一个较为热门的教学思想,能够降低学生学习抽象知识的难度,本文就简要的分析了如何在小学数学的中高年级教学中应用数学模型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20-01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如果想要更好的融入模型思想,就必须要对模型思想有深刻的了解,将教学的课堂内容与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可行的模型,才能够实现利用模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最终目标。

一、利用课堂资源,激发主动建模

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接触数学模型思想,仅仅从教师的角度努力使完全不够的,只有让学生自己充分意识到建模这一学习方法的价值和重要性,将教师传递出来的建模思想与自己已有的学习能力和经验结合在一起解决问题,才能够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主动的投入到建模思想的学习中来,从而培育自身的模型思想。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最基础的教学任务,就是为学生传递建模思想,但是最为关键的任务,则是帮助学生激发建模的主动性,让他们更加投入的进行建模的学习。当然,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资源,寻找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建模思想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数学问题的举例:松鼠妈妈给小松鼠们采松子,如果天气晴朗,可以采20个,如果天气下雨,只能采14个,现在松鼠妈妈已经采摘了112个松子,每天平均采摘14个,请问这段时间内有几天是晴朗天气,几天下雨呢?这个问题起初抛给学生们的时候,他们会觉得一头雾水,认为题目中的未知条件过多,无从下手。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数学的模型,因为题目中的松子总数和每天的平均采摘数量是已知的,因此通过平均数的概念,就能够计算得到松鼠妈妈一共采集了112÷14=8天。这个数学量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可以在这一基础上构建模型,在黑板上排列出晴天数量和雨天数量不同的组合形式,例如8天全都是晴天、7天晴天1天雨天、6天晴天1天雨天等等,将所有的组合列举出来,初步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得到数学模型的概念。在学生利用这种基本的办法计算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出数学模型,简化计算过程,从而凸显模型价值,吸引学生兴趣。

二、增加教学实践,提高建模兴趣

相关研究发现,大部分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的时候,都选择让学生硬性记忆和反复练习,强化记忆的方式。这一教学策略虽然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较多的数学模型,但是却没有办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建模,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掌握自主建模的能力,势必也会对学生未来的数学解题能力造成一定的障碍和影响。因此,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建模思想的长远发展,教师需要在實际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探究和时间,从根本上带动学生的自主建模能力,确保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建模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建模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反复的硬性套入模型解决问题。例如在,在学习《平行和相交》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提问,例如“为什么两条直线平行时会永远不相交?”“为什么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等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利用概念的判断、只是比较、综合归纳、利用画图工具和模型进行实践操作等等思维活动,将理论的知识与数学模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不断的尝试,从而达到构建完整模型的意义。

三、增强思维训练,增强想象能力

数学学科相比于其他的学科来说,抽象程度高,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障碍。要想培养好学生的模型思想,对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和解题转换思想能力等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模型思想要求学生能够从多种不同的描述中,发现问题的中心思想和关键数据,从题目中的不同条件,找到真正的能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点,并构建好解题模型。如果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转换思想能力或是抽象能力等等有一个是短板,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模型构建,影响最终的学习结果。因此,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的模型思想构建的更加顺利,教师必须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思维训练,针对学生的逻辑能力、想象能力等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某一主题进行全校同学的数据调查、对博物馆、超市等进行数据统计,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结构,实现一个收集数据信息、转变为有效的数学模型框架的过程,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对学生的模型思想的培育,确保学生抽象思维、想象思维共同发展,灵活的运用数学模型解决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中高年级数学模型小学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古塔形变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