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新媒体时代下译者的挑战

2019-10-08郭勤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传播学译者挑战

【摘要】翻译是跨语际、跨文化的信息传播。在以网络为标志的新媒体时代下,资源共享使译作的陌生感消失;片段式的信息使译作的整体感丧失。因此,加强网络翻译的翻译批评工作,尤其是加强译者的自省式批评极具意义。

【关键词】传播学;新媒体;译者;挑战

【作者简介】郭勤,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Eugene A. Nida 指出翻译是传播。传播要素包括信源、信宿、信息、信道、噪音等。“信道”即传播渠道,亦即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人们用来传播媒介的中介物,它可以是一种物质实体,可以是一种声音实体,也可以是一种印刷品等物质实体。就翻译而言,口头的翻译是利用声音物质实体,书面翻译是借助于书籍、报刊等印刷物的实体,机器翻译则以现代化的设备为媒介。近十年以来,网络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传统的媒介形式正在逐步为网络媒体这一新的形式所取代,人类在诸多领域和行业都迈入了新媒体时代。翻译界也不例外,面临着新媒体时代的巨大冲击。本文置身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考量译者在新媒体时代所受到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时代,陌生感被迅速吞噬。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阐释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所有人对所有人,是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即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编制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一旦所有人都成了信息的编制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世界上所有人过的几乎是同步的生活。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已司空见惯,对世界的兴趣也就会大大降低。

然而,陌生感从来都是翻译的重要手段和价值之一。纵观中西方翻译思想史,无论是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思想—— “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还是翻译解构主义流派的集大成者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都高度重视译文中的陌生感。并且,正是基于韦努蒂对异质文化陌生感的提出,大大提高了译者的地位,让译者从幕后走到了幕前,从隐形人转变为翻译主体,从而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空间。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却使翻译领域的陌生感迅速丧失。因为译者和读者一样,生活在一个几近透明的世界里,所能占有和处理的资源基本上都是公共资源,译者的也是读者的,读者的也是译者的,不分彼此,也分不了彼此。因此,译者所能占有的秘密、所能经营出的陌生感,通过新媒体时代的网络都会变得习以为常。比如遇到一篇科技文献时,个别生字术语不明白,读者只要将其在网上一输,网络字典或翻译软件就会告诉其意思,而换作译者,他们能做的也莫过于此。译者的尴尬就出来了。

同时,新媒体时代下,整体感也在消失。传统印刷下的媒体包括电视在内,是一种“你编我看”的方式,这种方式下有一种审查制度。比如在报纸、电视等公共媒体发表言论,讲求说话要有迹可循,人们相信一句话能够追溯到它的源头,并且能够从这个源头考证出话语的真实性,因而信息的质量有保障。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世界瞬息万变,“自编自发”的传播方式不断加速信息的传递。无数信息迅速覆盖、叠加,世界以片段和碎片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眼前。不再在乎谁在说、说什么,在乎的是信息正在被说着、转发的次数有多少,这种情况下,信息的质量、真假不再是关心的重点。良莠不齐的信息给受众者的辨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翻译界而言,不可否认,新媒体时代让机器翻译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机遇。机器翻译建立在语言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三门学科的基础之上。基于语料库或多引擎的机译方法,让机译系统的性能、效率和譯文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各式各样的翻译软件和在线翻译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比如比较具有特色的谷歌、百度翻译,它们可以提供所支持的任意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包括字词、句子、文本和网页翻译。然而,忽略网络翻译提供的效率这一因素,从另一角度可以肯定的是,机器翻译绝对不能掩盖传播学理论观照下翻译活动整体性这一特征的消失。因为整体性是结构主义或称系统论的重要原则。结构(系统)的基本思想认为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由事物构成。即在特定的环境中,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是由它和既定环境中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翻译活动也不例外。它的每一个要素也应放在整体中去考虑,而不是割裂开来,孤立静止地去讨论和研究。要考察某一因素变化后对其他因素以及对整体的影响和带来的变化,同时也要考虑其他要素的变化对这一要素的影响。

事实上,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翻译拥有的,只是一个庞大的存储功能,并不是翻译功能。翻译是个动态的系统存在。在没有鲜活的语言和文化语境下,网络翻译所提供的信息,只是一种片段式的,片面的,静止的信息。身处新媒体时代的译者务必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化语境,对网络翻译提供的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否则,就会闹出翻译的笑话,甚至出现胡译、误译。

首先,译者应具备良好的文化意识。外国人到中国人家里去做客,吃完饭后主人都习惯说一句“招待不周”这样的客气话。如果将“招待不周”这个词组在网上用翻译软件一搜会出现“Bad host”。如果照着将“Bad host”写成译文,自然会贻笑大方。其次,译者借助网络翻译时,一定要有牢固的学科意识和专业意识,即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专业进行词义的选择和引申。词义选择方面,例如“revolution”一词在句子 “The earth makes one revolution round the sun in about 365 days.”为 “公转”的意思。而在 “The revolution of the seasons is repeated year by year.” 一句则为 “更替”的意思。如果盲目照搬网络翻译所提供的结果就会错译。词义引申方面,例如在“Rocks made under water tell another story.”一句中, “tell another story”在google翻译中输入后得到的结果是“告诉另一个故事”。如果译者就将此句译为“水下形成的岩石告诉另一个故事。”很明显,这是个蹩脚的翻译。此处正确的译法应将词义进行引申,译为“水下形成的岩石说明另一个问题。”如果盲目照搬网络翻译所提供的结果就是硬译。

应该说,无论是网络翻译所出现的错译还是硬译,这些现象在传播学理论观照下,都可以看成网络翻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存在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噪音”。它是影响和干扰信息传播的因素。翻译过程中,原文书籍印刷质量差,模糊不清,或缺少个别词句,这属于物理学噪音;如果原作中语法有错误,或单词拼写有错误,或用了不规范的词语或表达法,令人难辨难懂,这是语言学噪音。而对异质文化不理解,不知所措,难以应对则为社会学噪音(吕俊,3)。就网络翻译而言,没有哪种机器、哪种软件是能够将人的感情融入进去的。网络只能是将所要翻译的单词或者语句生硬地表达出来。它不能像人类一样在文章中融入思想,使文章变得有感情、有内涵。因此,网络翻译自身的“噪音”无法克服。

为此,从翻译效果的角度分析,笔者以为,应加强网络翻译的翻译批评工作。因为翻译批评是一种沟通翻译活动与社会接受的中介性活动,对翻译活动具有一定的规范功能和理论指导功能。在文化和社会趋于稳定和经济发展时期,翻译批评的功能主要是保证译作质量和端正译风,保证翻译事业的正常与健康发展。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译者的译德问题。“一名而立,旬月踯躅”。过去无数老一辈翻译家凭借高尚的译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译作千锤百炼,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今天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在帮助译者节省查询词汇时间的同时,也就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来提高稿件的翻译质量。正如兰卡斯特先生说的那样:“当你将机器和人力结合使用时,生产力就会提高”。在新媒体时代,译者加强反思性的自省式批评极具意义。

参考文献:

[1]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熊澄宇.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选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传播学译者挑战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