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睛之笔:主题情境式思品课堂的结尾艺术

2019-10-08沈婷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品教学

沈婷

摘 要:一堂课就像一篇文章,古人作文有所谓的“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教师如能设计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让课堂再起波澜,犹如画龙点睛,令人回味无穷,拥有“课虽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本文主要探讨了引用名言、巧编诗歌、欣赏音乐、创设游戏这四种结尾艺术在主题情境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主题情境教学; 结尾艺术; 思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1-031-002

主题情境教学是指思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融主题、教材、教学方法、案例、场景为一体,以教具、音乐、语言创设情境,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研讨,随着主题情境的发展,层层深入教学内容,最终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构意义的一种教学方法。主题情境教学的新颖、趣味、连贯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采用了这种方式。

但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好多老師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都会着重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而往往会忽略最后的课堂结尾。其实,一堂课更像一篇文章,古人作文有所谓的“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开头固然要有凤头般的灵秀,但结尾也要有豹尾的刚劲有力。正如俗话所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如果教师能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还可以让课堂再起波澜,这时犹如画龙点睛,令人回味无穷,拥有“课虽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以下的结尾艺术在主题情境教学中的运用。

一、引用名言——隽永含蓄

一句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就像是人生的灯塔,指引着人们前进的道路。名人名言是指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著名人物,把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真知灼见,用心血凝成一句句发人深思的锦言妙语。如果一堂课的结尾,语言苍白呆板,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会让整堂课黯然失色。在主题情境教学中,引用一些蕴含哲理、发人深省的名人名言来进行结尾,用名人效应来强化主题,既可以使教学语言生动有趣,也能陶冶学生情感,让整堂课隽永含蓄,韵味无穷。

在公开课《合作有智慧》中,开课教师选取了学生所在城镇的一家纺织厂作为情境背景,进行一定的改编,最终形成了《壹加壹纺织的没落》为主题情境展开教学。本节课主要分为“互相猜疑”、“互相推诿”、“互相拆台”、“互不商量”四个片段情境,来引出教材中学会合作的四个技巧:相互信任、相互沟通、主动作为、互相配合。到这里,开课教师并没有匆匆地结束课堂,而是在最后,设计了主人公无意之中看到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汪中求先生的话:“团队精神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时代需要英雄,更需要优秀的团队”才幡然醒悟,明白合作对一个企业的意义所在。这样的结尾,引用名人名言,用凝练的语言,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本节课的主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二、巧编诗歌——趣味记忆

中国的诗词歌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大家熟悉的性格豪迈的李白、文辞清丽的李商隐、慷慨激昂的陈子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用自编的诗歌来对课堂进行结尾,既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课堂的中心内容,又能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

公开课《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课中,开课教师由主题情境《岁末盘点》来导入教学,主要围绕灵儿的家人:灵儿爸爸当选人大代表,并向人大建议垃圾分类处理,公司盈利1000万,由此引出政治权利和财产权;灵儿的妈妈创作微视频,引出文化权利;灵儿的爷爷是法官,通过爷爷讲述案例,引出了人身自由权;灵儿的奶奶领取退休金和信仰耶稣,引出物质帮助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灵儿上学,引出受教育权……整堂课用不同的身份、职业来探讨公民所享有的权利,非常的清晰和自然。本堂课涉及到的权利比较多,如果单纯的让学生死记硬背,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课堂的结尾,开课教师就巧编了一首《水调歌头·公民基本权利》,并让学生全体朗诵。

民权是为何,宪法之核心。

公民基本权利,事关国与民。

政治权利自由,首推选与被选。

可言论出版,

可结社示威,可集会游行。

人身权,人格权,住宅权。

自由通信,保障发展与生存。

民享私产劳动,亦享物质帮助,

文教俱公平。

宗教讲平等,特定为人群。

用巧编的诗歌来结尾,就把枯燥难记的知识点变得朗朗上口,趣味记忆,也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轻松学习,也能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颗美丽的诗心。

三、欣赏音乐——回味无穷

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哲学家柏拉图也曾认为“音乐教育也比其它教育重要得多”。的确如此,音乐中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节奏,唯美的歌词,都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力量。往往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很难集中了,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能播放一些与课堂主题情境相符合的音乐,相信对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很大的调动,也会把课堂再次推向高潮。

在上《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节课的时候,上课教师主要以“去卓玛家做客”为主题情境展开教学。

情境一:在行车途中,小卓玛向我们介绍了她的家乡西藏的历史及人口分布情况。由此得出第一个知识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情境二:小卓玛的爸爸是人大代表之一。在车上,她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第十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分配。从中引出第二个知识点: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情境三:在旅途中,小卓玛兴奋地告诉我们,她去观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还把她拍到的民族团结柱的照片给我们欣赏。自然地得出民族团结的结论。

情境四:终于来到了小卓玛家做客。我们发现了很多与我们生活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他们吃东西用手直接抓;他们的文字像画画,很难懂;他们说的藏族语言,也很难听懂。通过设问“在和不同的民族的朋友交往应该怎么做呢?”得出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情景五: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欢迎,小卓玛给我们表演了节目。跳起了她们的传统舞蹈,唱起了欢快的歌声“轰隆隆天堑变通途,咣當当飞快达拉萨,我们有了黄金通天路!”卓玛笑着说:“这歌词,唱的可是我们西藏的一件大喜事!”通过这件大喜事——青藏铁路,引出西部地区发生的变化以及国家对西部地区实施的战略措施。

最后结尾的时候,上课教师设计了一个很温馨的环节:西藏的旅途即将结束,我们将要告别小卓玛一家,启程回家了。在这临别之际,大家依依不舍,我们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现在,每位同学都有一个机会,和小卓玛说一句话。那么你最想和她说什么呢?当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心声后,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对小卓玛说了一句: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接着播放了音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作为气氛的渲染。这样以音乐的形式结尾,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整个情境中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也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结束课堂,回味无穷。

四、创设游戏——趣味横生

课堂游戏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一种游戏。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游戏无疑是一种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的方式结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兴趣盎然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

在观摩公开课《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一课时,执教教师以寻找苏州文化为主题情境,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寻美之旅——寻扎苏州文化之美”、“寻根之旅——寻找苏州文化之根”、“寻新之旅——寻找苏州文化之新”三个板块展开主题情境教学。通过上面三段寻找之旅,学生已经明确了如何去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但也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并没有达到让学生在情感上认同。由此,执教教师在课堂结尾环节,巧妙得融入了一个小游戏——苏州话保卫战(学说苏州话)。

玩——白相

崭新——嚓呱啦新

打个盹——眯特歇

小女孩——小娘鱼

感叹词,表示惊讶——哦呦歪

爱财如命——

你吃饭了吗——

……

这样的游戏结尾,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趣味横生,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欢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在情感上对苏州文化有了初步的认同,也使学生明确了保卫苏州话的决心与勇气,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

黄政枢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甘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总之,主题情境教学的结尾艺术多种多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堂成功的课堂,必然离不开一个画龙点睛的结尾,让精彩动人、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为我们的教学再添一抹亮色。

参考文献:

[1]曹红英.运用名人名言设计课堂教学[J]教书育人,2002,(23)

[2]钱明云.画龙点睛,成就精彩——浅谈初中历史课堂的结尾艺术[J]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10)

[3]胡运廷.自编诗词,妙入课堂[J]科学教育,2008,(3)

[4]孙洪伟.借助多媒体展示名言警句,打造初中精彩思品课堂[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备,2016,(2)

猜你喜欢

思品教学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导入艺术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设疑解疑
运用时事新闻 激发学习热情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初探
小学思品教学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新课改下初中思品教学的问题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