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匠魂,守望水车之都

2019-10-08李雪岚李丹

小演奏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水车兰州黄河

李雪岚 李丹

兰州自古以来就有“丝路山水名城”和“中国黄河之都”的美誉,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川流不息的黄河水哺育了兰州人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这座城市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今,当你站在黄河岸边,看着两岸的车水马龙和日夜兼程流向东海的滔滔黄河水,耳畔仿佛便会传来黄河大水车咯吱咯吱的转动声……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兰州这座城市的背后,是曾被黄河水车惠泽着的兰州人民,还有那滚滚车轮孕育出的独特文化。

段续发明水车

兰州黄河水车最早是由明代段续所创,后经四百多年的不断改进而日益完善。黄河水车构造精巧、工艺精湛,以河水为动力,以水斗为提水工具,自然天成,夜以继日地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到1952年,已有252架水车林立于黄河两岸,蔚为壮观,兰州也因此被誉为“水车之都”,蜚声海内外。

段续出生在兰州,是明嘉靖二年进士,曾任都察院云南道御史,后又在湖南、河南等地任官。嘉靖二十年,段续卸任回到了兰州,看到家乡百姓依然靠天吃饭,生活穷苦,便决心为家乡做点事。凝神注视这座生养他的城市,守着滔滔黄河还缺水的兰州,段续想起了自己曾在南方看到当地农民利用脚踏翻车将低处的水提到岸上浇田,便萌生了为兰州制造提水工具的想法,并自费试制。为此,段续曾三下江南考察取经,但水车造好后却转不起来,后来有一次他在黄河岸边涉水视察时,见衣袍下摆兜水,行走吃力,忽然灵机一动,在水车车轮周边装上刮水板增加阻力,水车终于欢快地转动起来。历时15年,兰州的第一架水车诞生了,人们奔走相告,纷纷仿造,水车顿时在当地风行。从此,兰州黄河两岸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干旱贫瘠的土地得到了黄河水的滋润。

明代以前,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基本靠位于兰州南面皋兰山北麓的五泉山的蒙泉、惠泉及红泥沟泉水供给,用于灌溉的水源很少。自从有了水车,兰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大雁落脚的十八荒滩变成了绿油油的良田,两岸的旱地也变成了瓜果飘香的果园。清末时,兰州已有157架水车,解放前后,黄河岸边共有350架水车,到了1952 年,兰州黄河两岸水车林立,总提灌面积已达十万亩,当时兰州所拥有的水车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的八倍,由此成为蜚声世界的“水车之都”。

古代的自来水工程

清道光年间,诗人叶礼曾赋诗:“水车旋转自轮回,倒雪翻银九曲隈。始信青莲诗句巧,黄河之水天上来。”兰州黄河大水车依黄河两岸而建,自然跟黄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黄河流经兰州段黄河谷地时水流湍急,下切严重,岸高水低的自然地势造就了兰州黄河大水车体型巨大、古朴高昂的特点,其形制酷似巨大的古式车轮,轮辐半径大的将近十米,小的也有四米多,轮辐中心是粗壮的轮轴,轮轴周边装有两排并行的辐条,每排辐条的尽头装有一块刮板,刮板之间挂有可以活动的长方形水斗。轮子两侧筑有石坝,既是为了固定架设水车的支架,也是为了向水车下面聚引河水。

水车屹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内的河水自流助推。水流推动刮板,驱使水车徐徐转动,水斗则依次舀满河水,缓缓上升,当升到轮子上方正中时,斗口翻转向下,将水倾入木槽,由木槽导入水渠,再由水渠引入田间。自黄河大水车创制以来,在近五百年的悠悠岁月中,水车“轮转黄河水,吟唱大河风”,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文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水车称得上是古代的自来水工程 ,聪明的水车匠人还利用水车衍生出许多生产生活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例如水挂子,由水斗链、木齿轮构成,依靠推齿轮带动水斗链,通过人力推动水车,将水提起灌溉农田;石臼是舂米的器具,将谷物放到石臼里,由水车车轮带动石臼上下活动自行舂米;水磨则是由引水道、叶轮、磨轴、磨盘、磨具等部分组成,以水为动力,带动叶轮旋转,叶輪之上安装石磨,专门用来磨面粉。

这一项项伟大发明承载的是兰州人民在逐水而居的历史进程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重大成果,更是祖先们凝聚智慧传承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水车传人的水车情结

段怡村作为段续的第二十代传人,他的身上肩负着发扬光大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工艺的使命。我们在位于榆中县金崖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展示园见到了段怡村,一进工作室便看到摆放在地上的大大小小的水车工艺品,已逾古稀之年的段怡村依然精神矍铄,双目有神,他对我们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兰州黄河大水车就陆续被拆除了,所以六十岁以下的兰州人几乎没有见过真正的兰州黄河大水车。我小时候家住黄河边,一出门就能看到二十多架水车,夏秋水涨时,水车日夜不停地转动,颇为壮观。胆子小的人是不敢站在水车下的,因为那强大的气势和巨大的声响会让人由心底产生一种敬畏之感。但我从小就喜欢听水车的隆隆声,喜欢看水车转起来水花飞溅形成的水雾,水雾在太阳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落下的水雾如细雨般绵密地笼罩在人的脸上,让人心旷神怡 ……”这是段怡村永远无法忘却的美好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黄河边安装了大批抽水机,水车随即成了过时的灌溉工具,短短几年间,屹立在黄河兰州段的两百多架水车就被拆除了。据段怡村讲述,他的爷爷当年是水车做头(技艺高超并组织制造水车的人),在世时以制作和维修水车为生,解放后黄河边再未增加一架水车,到了段怡村的父亲这一代,做头这一行当就消失了,曾经的水车之都几乎找不到水车的踪迹。面对这一窘境,段怡村内心非常焦虑,带着沉重而神圣的使命感,段怡村萌生了恢复水车制作工艺的念头。

经过多年的资料搜集,段怡村胸有成竹,上世纪九十 年代,他开始着手建造第一架水车。村民们听说段家后人要重建水车,都把目光聚集到了段怡村的身上。“做黄河大水车不是简单地做一个木头轮子,18米的轮子需要32根大辐条,就相当于32棵大树,要把32棵大树安装到一个木头轴上,然后还要将它立起来灵活转动,谈何容易?”段怡村说。

段怡村在其祖父留下的有限资料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并多次实地查勘,通过数十年的不懈坚持,他不但掌握了一整套古水车设计制造的诀窍,还拥有了全市唯一的古兰州黄河大水车图纸资料和观赏水车专利权。

提起兰州黄河大水车制造技艺,段怡村说:“黄河大水车有着自己的特色,经过劳动人民四百多年的生产实践和不断完善,黄河大水车的制造技艺已尽善尽美,每个零部件的构造已经达到了极致。兰州黄河大水车的制作遵循古老技艺,尺寸适中,其制作材料基本用的都是黄河边生长的榆树、柳树、槐树等,外形设计精巧美观,极具结构学的匀称美和力学的平衡美,整个水车除轴端钢圈外,未用一枚鐵钉。”

现在的段怡村不仅能制作黄河大水车,还能制作小水车、单辆车、双辆车和多辆车等类型,他制作的水车北至内蒙古、东至济南、西至酒泉、南至海南岛,遍布祖国大地,唯一的遗憾是他制作的水车虽然结实耐用,但目前都以景观为主,并没有被用于实际灌溉。

守护黄河文化

曾几何时,兰州沿黄河两岸的两百多架巨大的水车同时转动,其气象之雄伟、声势之浩大恐怕超乎今天人们的想象,历史上这里曾是一番“地皆粳稻,桃李榆柳岑蔚”的迷人景象。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中期,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黄河大水车失去了它应有的社会生产功能,却以更加绰约的风姿进入了人们欣赏美的视野。

2005年8月26日,兰州建起了水车博览园,再现了历史上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自水车博览园建成开园以来,园内12架水车日夜旋转,见证着岁月的流逝和城市的变迁。

2006年5月20日,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段怡村作为兰州黄河水车始祖段续的第二十代子孙,也是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传承人。

“兰州黄河大水车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中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见证,水车的发明也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段怡村说。

同时,段怡村也对黄河大水车的未来感到忧虑,他说:“水车的制作必须遵循古法,用料讲究,黄河大水车比一般水车要多一百多个零件,花费的功夫多,成本自然比普通水车高,但这两年来有很多假冒伪劣的水车充斥市场。目前,我能做到的就是让我的徒弟和孩子掌握制作兰州黄河大水车的技艺,但是至于之后传承的效果,还要根据市场的反馈和非遗保护的力度,我只能尽己所能为黄河大水车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兰州黄河大水车是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希望不要断送在我们的手里。”

现如今,在兰州的百里黄河风情线上,黄河大水车依旧是最著名的景观,每到夏季,水车博览园中的12架黄河大水车一字排开,车轮旋转,渠水蜿蜒,再次奏响黄河大水车吱吱嘎嘎的岁月之歌。

猜你喜欢

水车兰州黄河
大回转冲水车
水车转转转
水车
水车真好玩
黄河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