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在数学教学中培育人文精神

2019-10-08廖俊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教育渗透人文精神小学数学

廖俊

【摘 要】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文精神;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042-01

时下,各方面都要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学生优良品德。人文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这种精神呢?

一、营造自由平等人文氛围,把人文主动权教给学生

人文主义心理学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学生。因此,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部属来对待,不要忘记学生也是一个“人”,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首先,教师要从神圣的三尺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学生只有卸下心理上的包袱,才会迸发出创造的潜能。在这种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其次,教师要从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宰者的位置上退下来,一改过去无视学生人格,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强求统一和指令多、指责多、框框多的做法,容许学生自由活动,容许学生提问质疑,容许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打破教师的“权威”,把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二、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强化学科融合、人文教育

第一,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精髓所在。数学不仅指数学知识,尤其重要的是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的掌握。学生在初中、高中等所接受的数学知识,毕业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这种固定知识的数学。通常是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便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缺的影响,所以,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第二,多学科融合是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探索方向。数学教材中充满着人文精神,我们在强调数学教材的工具性时,首先要有效地开发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数学与语文、品德、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融合起来,挖掘教材中的智育、德育、美育因素是开发数学教材人文内涵的探索方向。如在学习了“比和比例”后,我校一位教师设计了一节“国旗杆有多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先引导学生用日测、参照物估测等方式猜测国旗杆的高度,再利用杆高与影长的比例关系,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测算。这节课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他并没放弃这样一个进行人文教育的绝好机会,说了这样一段话:“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国旗杆都是无法测量的,国旗永远在我们心中高高飘扬。让我们在《五星红旗》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听了老师的这番话,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有的学生是眼含热泪唱完这首歌的。勿庸置疑,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使他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古老的数学文化是小学教学人文教育的独特亮点。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含着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那样不少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那样无数的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一些数学史实,比如:七巧板、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注意人文化的评价方式,突出评價的多元化、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评价打破了以往单纯的纸笔测验的单一的评价方式,从评价的目标到评价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对人格的尊重,人性的关怀得到了有力加强。

第一,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评价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地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式。第二,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第三,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之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评价可采用等级制的方式。定性描述可以采用评语的方式, 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教师充分展现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人文

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要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学者吕昌顺对此曾进行研究,发现学生喜欢与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相关很密切,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因为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理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等。

猜你喜欢

教育渗透人文精神小学数学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浅论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