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分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

2019-10-08罗丹

文教资料 2019年12期

罗丹

摘    要: 词语的感情色彩分为三类:褒义、中性和贬义,这是毋庸置疑的语言理论。但这是从普遍语言学角度出发所得的结论,本文要讨论的是具体的一些词语在复杂的语言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分析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有助于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从而准确无误地运用词语。本文从众多语言事实中分析词语感情色彩变化的类型,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 词语感情色彩    转化类型    原因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原来的词语总会出现新的词义和用法。伴随着词义的改变,有些词语的感情色彩会随之变化。我们把词语从感情色彩角度出发分为三类: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词语感情色彩的改变不外乎这三种变化,可以发现词语中褒→中→贬或贬→中→褒都会经历一定的历史阶段慢慢发展变化而来。我们把第一种变化类型称为词语的“贬向发展”,第二种类型称为词语的“褒向发展”。

曾经有学者做过成语语义褒贬转化的研究,以《学生常用成语词典》为例考察4000条成语的感情色彩转化的轨迹,得出结论:成语的褒贬转化的数量基本随时代的推移呈递增趋势。成语的褒贬转化大量集中在清代和现代,而且多是由褒义向贬义转化,成语语义褒贬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既然成语有这样的转化规律,那么或许可以推断汉语中的词汇也存在这样的规律。这个问题涉及很多方面的考察论证,暂不做讨论。但是可以从中获取的一点信息,就是词语的感情色彩变化似乎是“贬向发展”的趋势优于“褒向发展”。

一、词语的“褒向发展”

词语的“褒向发展”不是指由贬到褒这一种变化形式,而是贬→中→褒其中的任一种变化形式,只要是向后者转化的就称之为“褒向发展”。如“锻炼”,古代除了冶炼的意义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的意思。《汉书·路温舒传》:“则锻炼而周纳之。”《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在现代汉语中,“锻炼”是中性词或褒义词,如“锻炼身体”“劳动锻炼”“思想锻炼”。又如“粉墨登场”,明·臧懋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争挟长技自见,至躬践排场,面傅粉墨。”粉墨是指化妆,“粉墨登场”在古时是上好妆登上舞台表演,明显是中性词。后来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在用于比喻时被看成是贬义。例如:“抗战时期,大汉奸汪精卫等粉墨登场,在日本人面前尽情表演出他们的奴才相。”发展至今,这个词逐渐变成褒义,用来表示浓重出场的意思。“因陋就简”出自西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一文:“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指的是简陋苟且,不求改进。到了现代汉语中“因陋就简”的意思却成为“尽量发挥现有条件的作用,节约办事”,由贬义变成褒义。其他还有一些词如:相濡以沫、牺牲等属于褒向发展[2]。

二、贬向发展

词语的感情色彩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会随着社会的变更和人们观念的发展不断出现与之相反的变化。“贬向发展”是词语从褒→中→贬的链条中任意一种变化。它可以是由褒义或中性变为贬义,也可以是由褒义变为中性再由中性变为贬义。前面已经提到过词语的“贬向发展”是感情色彩变化中最常见的现象。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囧”最初是象形字,形容窗户透明。《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绰“杂述”〉》:“囧囧秋月明,凭轩咏尧老。”现在用来形容郁闷无奈或极为尴尬的心情。如“囧剧、囧片”指带有轻松喜剧色彩、缺乏深度的电视剧或电影,“囧事”指让人感到郁闷、啼笑皆非或无奈的事。“囧”由最初的中性词变为如今广泛使用的贬义词,常常带有调侃的意味。再如“怂恿”一词中的“怂”原为语素,不能单独使用,但是在现代口语中可以说:“你好怂啊”或“你个怂人”。“怂”从中性词逐渐带有贬义的色彩。再举一例,“二”本是数词,无所谓褒贬义,由“二”组成的复合词“二货”从西南方言中流传开来,指次货或头脑简单、不灵活的人。“二”便有了方言中贬义的色彩,从此在各地口语中普遍使用。“变态”在清代指变化姿态,形容诗文情節不俗、变化多姿。清·方宗诚《桐城文录序》:“先生之文,日丽春敷,风云变态。”(风云指诗文的风采神韵)也指某些动物从出生到成熟所经过的几次变形现象。现在经常用来形容不正常的状态,如:心理变态。再举一例,“无为”最初指道家的哲学思想,即顺应自然的变化之意。《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儒家讲“无为而治”,但是主张德治,与道家提倡的不同。《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现在的“无为”却被看成无所作为之意,如碌碌无为、无为青年等。“无为”由褒义转而向贬义发展。

三、双向发展

语言发展的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词可以是单一地向褒义转化,另一些词也可以是单一地向贬义转化,还有少数的词语存在不固定的转化规律,也就是说他们既有褒向发展的倾向又有贬向发展的倾向,称为“双向发展”。词语感情色彩的双向发展不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产生的,要从历时的语言学角度出发研究它的转化轨迹。在古代汉语里,“党”有好几个意义,最早是指一种居民组织单位。根据《周礼》,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古代“乡党”常常连用,后来用来泛指乡里。“党”的另一个意义是指由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这可能是由第一个意义引申来的。《楚辞·离骚》:“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古代汉语的“党”字指集团时,一般只用于贬义。现代汉语的“朋党”“党羽”“结党营私”等就是由此而来的。但是“党”进入现代以后更常见的用法是“政党”的意思,政党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产物,他与古书中的“党”的意思并不相同[3]。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走上幸福之路的中坚力量,因此“党”字又代表了国家正面的力量,常含有褒义色彩。

“白”作形容词时表示颜色,属于中性词。它与“黑”相对,引申为正确的事物,如“黑白不分”;又因其颜色为白色,民间办丧事时穿丧服的颜色也为白,故把丧事称为“白事”;但是后来由于英语国家的影响,白色代表圣洁无瑕,结婚时新娘穿戴一整套白色的衣裙,以显示婚礼的神圣庄严。“白”字经过双向发展,已经具有褒义和贬义两种色彩。

四、修辞手段

有些词语本身的褒贬色彩是十分明确的,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就是词语感情色彩的游移现象,也属于一种文学上的修辞手法——反语或讽刺[4]。这种用法可以分为贬词褒用和褒词贬用两种形式。看下面的例子: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听潮》)。“溺爱”一词本是贬义词,意为过分地无原则地爱。此处用作褒义词,深刻地揭示出作者对大海的赞美之情。再看另外一个例子:当你认为某人很不可思议时,你可以开玩笑地说:“你真是一朵奇葩!”“奇葩”本是指罕见的花,多用来比喻优秀的事物或东西,用于褒义。司马相如《美人赋》:“奇葩逸丽,淑质艳光。”现在网络上频繁地使用“奇葩”一词,并不是用来赞美别人,而是认为某人或某事十分怪异,不同寻常。这种用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强化了文学艺术感染力,但这只是暂时的用法,不能固定下来。

五、转化背后的原因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的产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汉语在历经五千年的变更中形成今天的体系,在大的方面不会有太大变化,而小的方面如语义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微小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会固定下来,有的只会在历史潮流中逐渐消失被人们所淡忘,所有这些变化对于以后的语言文字研究者都是有帮助的。词语的感情色彩变化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其变化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目前的研究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语言内部的影响

一种语言的发展会受到自身的影响和制约,譬如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政治的因素,社会风俗文化及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的影响。汉语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经历了改朝换代以后,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词语会比其他词语更容易发生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同志”一词在古代是“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之后引申为志向、志趣相同的人,如《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到了现代,“同志”开始用来特指为共同理想和共同事业奋斗的人,或者是用来指人民群众间亲切的称呼。随着革命的成功,“同志”被广泛使用,曾一度称为人们见面打招呼的必用词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阶级斗争不再是人民的主要矛盾,这种称呼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后来,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文化的包容性越来越强,开始出现一类同性之间有暧昧关系的人。这一类人被委婉地称之为“同志”,正因为带有这种不光彩的意思,人们使用“同志”的频率明显减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同性之间的恋爱关系被大众接受之后,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也会随之变化。还有“爪牙”“风流”“桃色”等词语也属于此类。

2.语言间的影响

世界上各种语言有自己的体系,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会出现语言接触融合的现象,这也是导致词语的感情色彩变化的原因之一。“狗”在漢语里有很多是负面色彩,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但在英语里“狗”有时是代表幸运的东西,如a lucky dog,every dog has its day。汉语里的“狗”在受到英语的影响之后也无所谓褒贬了,如“热狗”。再如,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资本主义是不受欢迎的,然而对外开放以后,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很多国际友人带来了独特的文化。比如“小资情调”就是在这种影响之下产生的词语,“资本主义”不再是被完全否定的事物,“小资”被更多的人认为是一种舒适的生活享受。

综上所述,词语的感情色彩变化是由一定的历史社会原因导致的,研究这些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分析语言是怎样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而变化的。特定时期的语言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反映,也成为人们生活的缩影。不管是外因还是内因导致的变化都会在语言的使用中留下痕迹,让我们有机会研究它的规律。词语感情色彩的褒贬体现着语言使用者对事物的好恶之情。在了解这些词语的褒贬转化之后,更能准确地使用它们,达到文从字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雪敏.成语语义褒贬转化试析[J].语文建设,1999(4).

[2]梁海,刘乃仲.浅说褒义词和贬义词[J].编辑之友,2003(5).

[3]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张文国.词语感情色彩的游离[J].语文建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