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物掉色变色或与“染色”无关

2019-10-08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溶性水溶性花青素

现在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在不断提高,而食品染色也是关注的热点之一。有些食物一洗就掉色,煮了之后会变色,放了一段时间还褪色,很多人觉得,是不是买回来的食物添加了人工色素?

洗后掉色系食物内含水溶性色素

食物色素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顾名思义,水溶性色素很容易遇水溶解,发生掉色,而脂溶性色素则不会遇水掉色。黑果枸杞、黑米、紫米、黑花生、黑玉米、桑葚、紫甘蓝、草莓、蓝莓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色素——花青素。花青素通常存储在植物细胞的液泡里,当细胞破损时就会溶解到水中,人们就会看到平常所说的“掉色”现象。

有些食物的色素分布在表皮上,比如紫米、花生、黑芝麻,它们的表皮上富集了大量的色素,且这些色素都易溶于水,水洗掉色也就不稀奇了。另外,水温越高色素溶解越快,如黑花生泡在冷水里,大约1分钟才会溶解出色素,但放入60℃的热水,只需几秒就開始掉色。

至于草莓,虽然也含有易溶于水的红色花青素,但是它的表面还有一层透明的表皮细胞,在破损之前,很难释放出内部的花青素。因此,在洗草莓时如果洗出红水,估计是用力过大,导致表皮细胞破损。

富含番茄红素的西红柿、富含辣椒红素的红辣椒等遇水掉色则说明添加了人工色素,因为黄色、橙色、红色食物的颜色都源于类胡萝卜素家族,这类色素属于脂溶性色素,不会遇水掉色。干海带等干菜呈干褐色才正常,过分翠绿则要小心添加了人工色素,如果清洗时掉色,很可能是被染了色。

食物变色源于天然色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除掉色外,很多天然食物还有变色现象。它们变色不一定是添加了人工色素,而是与色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有关。

例如,在制作紫薯蛋糕时,紫薯中加入泡打粉后,紫色的蛋糕胚会变成蓝绿色。这是因为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下呈红色,加入碱性的泡打粉后,pH值升高,花青素就变成了蓝色。再比如,切开的苹果、土豆、梨等放置一会后,果肉表面就会变成褐色,这些都是天然色素的氧化变色反应。

天然色素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化学性质不稳定,遇到酸、碱、热、氧化剂、氧化酶等都会发生变化。比如花青素遇酸会变红,遇碱变成绿色或蓝紫色,叶绿素遇酸会变成暗黄绿色(橄榄绿),看似“皮实”的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长时间接触空气后,也会因为氧化而褪色。

还有一些食物本身含有无色的多酚类色素前体,但在烹调或加工过程中,这些无色的前体物质会转变为有色的花青素或类黄酮。比如说,桃子煮后靠核的部位会出现粉红色,苹果煮后果肉变成黄色,山药和藕蒸后出现少量蓝紫色,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与天然色素相比,人造色素则既不容易褪色,也不容易变色。这是因为人工色素在开发筛选时,就以着色力强、稳定性好为筛选标准。因此,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这些所谓的掉色、变色、褪色现象都是天然色素导致的,不必恐慌。(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溶性水溶性花青素
肠溶性软胶囊的研究进展
蔬菜泡太久可能更脏 3至5分钟就够了
重庆市四季PM2.5化学组分分析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不同处理对刺葡萄愈伤组织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花青素在饲料上的应用探析
健康Q&A 花青素Q&A
水溶性肥料的优势
哇,变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