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动感

2019-10-08向应禄

南北桥 2019年17期
关键词:探究方法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向应禄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究方法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111

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动”起来,使课堂教学充满动感,是教师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在这方面作了如下尝试。

一、让学生动脑

教育理论指出:智能是一个人在认识活动中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对学生来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的综合,其中以思维能力为核心。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学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激活学生的思维是使学生“动”起来的首要任务。

1.问题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小学各科大量的学习内容,均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产生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才智。可见,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设疑提问,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讨论,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己去探讨问题的精妙,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以求得解决的办法。这样的问题探究学习,能引领学生深入教学情境,扩展学生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语文课所学的每篇课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对写作方法的把握,往往因为学生个体差异而因人因时因地不同。学生所写的每篇作文,甚至是同一题目的,都有不同的观点及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时由于某些因素的触发,会突破平时的思维定势,拓宽了思路,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做到言之有理。这样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动口

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单指说话的技能、技巧,还包括说话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根据语文是交际工具的特点,充分利用40分钟,让学生多开口说话。

1.结合语文课的教学特点,进行口语训练。教学一篇课文时,可设置话题,组织学生作专题辩论。辩论前先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辩论的知识,明确要求,指出注意的问题,让学生作好充分准备,教师加深引导、点拨,辩论后做好总结、点评。

2.在语文课堂中,渗透说话活动。安排“课前3分钟口语练习”,让学生说说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儿及大家关心的校园热点,讲故事,猜谜语,自我介绍等。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经常设计有争辩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每周必上一节语文实践课,内容包括语文知识抢答赛、辩论赛、讲故事大赛等,让学生充分展示口才。

3.在作文教学中,我也让学生“说话”:或安排学生先说作文,再写作文;或选择一个作文题目,按一定顺序,进行作文接龙,要求首尾呼应;或让学生互听互评,先听后评。这些方式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说话活动的开展,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给写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三、让学生动情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用生动的语言去感染学生,用感人的事例去教育学生,用优美的意境去熏陶学生,用充沛的激情去打动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使课堂达到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境界。

1.要善于创设唤起学生情感的环境。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照本宣科式的课堂教学,学生不感兴趣。教师要用优美的意境去熏陶学生,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适当的情境氛围,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

2.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胜的语境。教师的情感要成为联系文章作者与学生感情的纽带,使学生与文章内容的距离拉近,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增强。

3.注重让学生体味、感受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谓的“个性化行为”指学生有了学习的需求和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原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得到新的、独特的内心体验。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投入情感的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文章中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将对文章的理解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以更深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进而升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我带领学生去体味“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天的温暖与美好,去感受春天勃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在品读这篇文章最后三个比喻句时,学生受文章的感染,饶有兴致地试着用其他的比喻来赞美春天。注重情感体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四、让学生动手

在动脑、动口、动情的同时,我还注重训练学生大胆动手的能力,以增强其生活体验。

1.表演。小学生好玩爱动,具有强烈的表演欲和潜在的表演天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抓住课文的表演点,结合语言文字训练,适当组织学生表演,使文本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同时,学生在表演中融入自己对教材内涵的理解和再创造,这无疑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我在上《将相和》中三个小故事,把课堂变舞台,让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同桌互相协作,即兴表演。学生边朗读、边演示,对蔺相如的足智多谋、聪明勇敢的感悟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

2.练笔。以课文为“例子”,组织一些改写、补白、续写、仿写等形式的小练笔。如:教学《珍珠鸟》,在品味外形、动作描写的方法后,我当堂要求学生学习本课外开、动作描写的方法,描写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写后在全班朗读(展示)。

3.实物制作。教学有的课文时,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介绍动手制作一个模型或同类物品,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如,在学习《风筝》时,我让每位学生都制作一只小风筝,并且到操场上去放风筝,意在使学生通过动手加深对课文中放风筝是无比快乐的理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特点,适时安排学生动脑、动口、动情和动手的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探究方法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与实践
初中化学探究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