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键养护技术促进高质量

2019-10-08文|

中国公路 2019年17期
关键词:通车巡查高质量

文|

公路的高质量发展要实现绿色公路的建设和品质公路的建设,这就要求公路的建设效益和供给质量一定要高。高质量的发展,需要从理念引领、建设和管养多个方面共同实现。智慧公路重理念、品质工程重建设,实践理念和完成建设之后重管养,这几个方面是构成高质量公路的维度和体系,最终目标是建立智慧公路,实现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养护技术的发展,最核心、最关键的是建立全领域多层次的专家团队,打造法制公路、平安公路、标准公路、绿色公路等多方面形成的智慧公路。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小型、多功能养护专业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以及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的研究,最终建立开放、共享的平台。

建立全领域多层次的专家团队,注重多功能养护专业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以及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的研究,促进公路高质量发展。

“全”领域专家

从养护作业的性质和养护管理的全领域出发,养护管理分为养护、收费、路政、路网、应急几大板块。其中,路网管理实际已经与多领域交叉,信息化也涉及到很多领域。

专家团队需要具备工匠精神,即便是养护工人,也可以成为灌缝专家、补坑专家。比如,在日常的工作中,收费员在检测绿通车时,通过积累经验、寻找方法,不需要依靠先进的设备,也可以有一套快速的检测方法判别车辆是否为绿通车。

在一线,基层工作人员是最具有创造力和智慧的,他们更容易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且用心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从而创造出实际应用价值更高的产品。山西的一个高速收费站,在入口称重时可以清楚地判断是否为绿通车,并根据绿通车装的货物类别迅速地知道货物的比重,以及车的重量范围,如果超过范围,则将车辆留下检查,方法非常实用,并且也没有依靠过于先进的检测设备。广西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个很好的小型设备,建立了一套系统,实现绿通车检测信息的共享,通过检测第一辆入站的绿通车,根据第一辆车的信息判定接下来经过的车是否为绿通车。如果后边的车与第一辆绿通车的信息不同,收费站则会发现它不是绿通车,重新进行检查。如果信息一致则可以快速放行,提高工作效率。

事实上,任何工作都会存在一些小的困惑,这就需要培养多层次的专家。专家也并非都是省部级或省部级直属单位的科研人才,只要具有工匠精神,有发现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工作岗位上的专家。

“小”设备研发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农村公路界沟线

只依靠传统的养护作业很难达到高质量发展。小型多功能养护专业设备的研发也非常重要。在美国,砍树会使用自动化机械,一个老年代步车大小的机器,可以将树枝砍下来,并且将枝叉全部切掉,将主干和枝叉整理成均匀的小段放在机器上。事实上,在养护过程中很需要这类设备。比如,高速公路的护栏清洗。高速公路对护栏的保洁要求很高,但是由于汽车尾气有很多油,导致高速公路的护栏很难清洗,很多地方直接选择不清洗,这样会导致整个护栏反光效果很差,这就需要开发一个清洗护栏的设备。另外日常养护巡查,新西兰有一种小型机械,可以一个人坐在上面,控制方向盘进行巡查。它的工作流程是通过操作方向盘,在看到病害后,点击按钮做好标记,输入并储存数据,传输到电脑上。路况的巡查是养护工作链中的第一环节,目前可以做到人工巡查的省份并不多,真正按照养护巡查的频率巡查的也不多。如果有一个这样的设备,在未来的5G时代,可以实现自动驾驶,通过电脑巡查路基、边坡、沿线设施,通过开展专业的路况巡查,将路况及病害输入到数据库,直到后面养护计划的生成、养护作业的产生。

任何一个小的设备,只要结合实际反复揣摩,都可以发现它有很多的应用空间。如何将它做得更现代化、更高效、更自动化,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研究

为什么重点提出对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的研究?现很多深耕科研的单位,大多在做重复性的、低水平的开发。无论是养护材料、病害的处置工艺、养护作业手册编制,还是信息化基础数据平台的建设,各个省份都在做,各个基层养管单位都在做,最后大家都很困惑。比如养护材料,不论是日常的作业中用到的,还是专项养护中需要的,大家都在选择上存在困惑,到底哪种更好?哪个更实用?实际上,生产厂家开发基本性能大体相同,没有特别出类拔萃。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乏市场准入、市场评判和市场信息的共享。对于生产者来说,满足现状,占领市场即可,不会更加关注技术水平与材料性能的提升。对于使用者来说,则是不知道如何做选择。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最应该解决的是目前工作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从解决根本问题着手,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更关键、更高的技术,最终实现无人养护。

常见病害的处置工艺应尽可能的固化下来。目前每个单位都在编写规范,事实上,将全国成功经验收集起来,组织专业人才进行评判,将好的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共享好的经验做法才更关键。在日本,每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都有自己岗位的操作手册,这样可以将工作做得更精、更好。同样,我们也应该把基础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提升基层工作的质量。

在基础数据的平台方面,建设应该是自上而下的,先在全国范围内做好布局层面的数据支点、数据接口、数据标准都做好,省级在部级基础上做补充,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减数据。

在关键技术方面,未来要加强快速养护的研究、绿色养护的研究。绿色养护有很多技术,桥梁、隧道、路基、路面都有各自的绿色养护技术。关键技术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养护的过程中,要注重养护机械化,重点朝着专业化、自动化、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科学决策的核心不在建库和业务管理流程。信息化科学决策,最终核心的技术是各类模型的建立、应用和维护。因为,在第一阶段,没有任何信息化手段做支撑,完全依靠人来做决策。第二阶段中建立了一些数据库、电子地图,辅助做决策,但实质只是做了信息的支撑,也并没有起到任何的决策作用。第三个阶段有了初期模型。它可以帮助决策者完成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统计。目前,大多信息化系统属于第三个层级。真正要达到科学决策,应该让模型在后续方案生成、方案选择、方案实施阶段起关键性的作用。未来各种信息化建设,是在建立一个良好模型的基础上,不断通过应用升级、完善、提升功能。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新概念的东西太多,大数据、云平台等,不可否认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但信息化的实质是通过是否有提升来判定的,不能始终处于第一、第二、第三个阶段。

“共”享平台建立

基于上述问题,实际上是由于对信息的掌握不全面,所以无从选择。生产企业不知道自己在领域内处于怎样的水平和地位,盲目开发,没人做评判。所以,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建立开放共享的平台。

建立养护的信息化“淘宝网站”。养护的材料和技术、机械设备等都可以到“淘宝网站”查询。每个产品不仅有生产厂家的信息,还有权威部门的评定、认定信息,使用者可以快速查找到自己想要并且可靠的东西。“养护淘宝平台”不同于购物的淘宝网,通过买家的好评率来评定产品的好坏,更多的是建立信息平台,通过相对权威的机构,公平、公正地对产品进行分析。产品信息的共享对高质量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建立医院专家库。目前河南郑州大学王复明院士创办的网上公路医院,相当于一个由全国专家组成的智囊团。公路出现病害或养护时遇到难题,都可以到“公路医院”咨询,专家可以对问题做出初步的诊断分析。

充实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写。我国现行的标准处于什么阶段呢?实际上,标准规范编写正处于极度缺乏、匮乏的阶段,从材料到设备、技术、信息化,任何一个都无法找到标准规范支撑,很难对决策、选择提供帮助。规范编写更应该以需求为导向,尽快地将现有的成熟技术以标准形式固化下来。这个标准不限于很高级别的国标、行标,团标、企业标准也可以。

同时,我国现阶段建设标准,还没有发展到需要跨行业、跨部门建立的时候,仅仅处于自己独立的、小领域标准的建设。在这个阶段,要以专家团队为主,短期、快速地完成一系列标准,这是基层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需求。

实现无人化作业。未来的养护是从日常的巡查检查、养护统计、养护生产任务单、养护作业的工程实施,全部可以实现无人化。日常无人巡查已经实现,养护机器人在路边,可以接收到信息和指令,传输回来的信息自动生成养护任务单,完成各项养护作业、养护工程都没问题。实现无人化作业需要依赖信息化网络、信息化设备、无人驾驶技术、无人车等。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惠山大道

猜你喜欢

通车巡查高质量
贵州赫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江北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通车!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石泸高速公路(红河段)正式通车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高要创新反腐倡廉巡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