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探索

2019-10-08

中国公路 2019年17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江苏省江苏

江苏省公路局在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坚持改革创新、服务为民、示范先行、安全至上原则,努力实现江苏公路路网畅达、养护现代、智慧绿色、服务优质、管理精细目标,推动公路事业更高质量地发展。

巩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架构基础,高品质实施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养护管理,发挥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架构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增强整体的动能,对进一步服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补短板任务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江苏省公路局通过提升互联水平,加快互联互通工程建设,优化全路网结构,发挥公路网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的连接作用,不断强化路网管理与服务,促进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相关经济要素流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中的新姿态

改革的浪潮是大势所趋,每一个改革的参与者,也是实践者,要拥护改革,更要推动改革。放大改革红利优化组织体系,可以更好地为公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江苏是中央编办和交通运输部确定的交通运输行业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省份之一。2018年9月,江苏省省级改革已全面到位,挂牌成立“一局两中心”,分别是综合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和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将厅运管局调整为厅内设局;成立厅内设机构行政审批处、政策研究室、建设管理处。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承担公路公益服务和事业发展职责。

构建全省统一的公路管理新体制。上下贯通的管理体制、整齐划一的队伍,是一个行业干事创业的前提和基础。江苏省市县交通运输局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于2018年下半年逐步推开时,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加强对13个设区市及各县区改革方案的指导,推动形成省市县三级统一、协调联动的公路管理体制架构。目前江苏13个市已完成改革,省内各地级市公路发展中心也在推行该管理体制。

科学设定公路部门新职能。公路机构的职能在改革中实现了“减”“增”同步,科学设置。通过“减”,剥离行政许可、路政执法、超限治理等行政和执法职能,使得公路机构更加聚焦主业,集中力量和资源建设好、养护好、运营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增”,将全省路网的统一调度、指挥、监督工作职责纳入公路中心,实现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一张网”,联动处置路网事件更高效,发挥全省公路资源的整体运行效能,更好地服务公众出行;将全省公路车辆通行费征收站点和通行费征收的行业工作职责纳入公路中心,统一规范全省公路收费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及时开展改革后公路部门职能研究,理清公路机构与行政机关、执法机构的职责边界,实现科学定位、科学发展。

再造业务工作新机制。公路中心挂牌后,组织梳理构建新机制,开展普通公路路产保护相关工作机制研究,解决路政执法职能剥离后路产保护工作界面的划分问题,以及建立与执法机构的相关协作机制;起草新的路网管理办法,解决不同公路运营主体如何统一调度、指挥,以及信息发布、对外服务等问题;启动公路业务系统重构,横向整合不同业务系统数据资源,纵向按照规范、高效、便捷的原则,重新梳理并明确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江苏省公路系统通过提升互联水平,加快互联互通工程建设,优化全路网结构,发挥公路网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的连接作用,促进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相关经济要素流动。

“部门”到“政府” 主导部门的转变

行业重点工作由部门主导上升为政府主导。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各级地方政府和省相关部门责任落实。经江苏省政府批准,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开展了“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示范县的创建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县级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公路的主体责任;江苏省政府每季度召开交通调度会,协调推进交通运输重点工作。2019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交通强省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会,41个重大交通项目集中开工,其中17个建设项目是普通干线公路;省委、省政府将普通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纳入省委常委会重点工作,以及省政府十大任务百项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各级地方政府和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在原有地方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新职能,组织起草地方法规《江苏省农村公路条例》、省政府规章《江苏省普通国省道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法定职责,保障政府主导的部门协作机制有法可依。

科技创新先“试”后“推”

完善科技项目归口管理机制,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江苏公路行业形成省厅主管、公路中心归口负责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组织编制公路行业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并统一组织科技项目的立项审查和成果验收;深化与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合作,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引导行业、各级公路机构自主开展科技创新。

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着力解决行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发挥公路行业归口管理的优势,对江苏省全省公路行业科技资源合理统筹,组织开展重大专项研究,解决公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技术问题。例如,组织开展江苏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管理体系与示范工程,桥梁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和养护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智慧公路总体规划研究等专项研究。

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江苏公路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组织各级公路机构大力开展钢结构桥梁、装配式桥梁等“四新”技术应用。例如,《基于BIM的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通过BIM技术与工程最本质的力学特征相结合,从设计阶段开始利用统一编码,建立统一的BIM模型,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技术,科研成果在江苏全省普通公路钢结构桥梁建养一体化管理中全面推广应用。结合江苏公路发展现状和趋势,明确了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框架。例如,编制了《江苏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勘察设计标准》《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与编码规则》等符合江苏实际、创新性突出、行业领先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公路+”融合的品牌服务公路

服务重大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经济的运输服务。公路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江苏公路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走具有江苏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全省公路成网成体系的基础上,以打通断头路、瓶颈路为重点,推进干线公路互联互通,不断提高干线公路覆盖率和通达程度;联合住建、公安等部门实施城乡道路指路信息一体化建设,重点解决车辆进城、出城、过境等交通问题。

建立“农村公路+”发展模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江苏从2018年开始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到2020年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100%;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服务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牵头编制了“打造交通服务乡村振兴样板”实施方案,重点通过建立“农村公路+产业”“农村公路+文化”“农村公路+生态”三大模式,实现农村公路自身与农村地区“五位一体”的共同融合发展,以美丽公路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公路创意设计大赛,共收到投稿1600余件;开展农村公路“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创建工作,结合自身经济发展实际,打造本区域的综合交通特色品牌,例如,溧阳“一号公路”品牌和苏州“吴风雅韵”品牌。

打造“公路驿站”服务品牌,提供高质量的出行服务。江苏公路加大普通公路服务设施建设投入,计划到2020年建成134个普通公路服务区、停车区,着力增强公路服务供给能力;选择部分基础条件好的服务区,重点打造功能完善、景观怡人、服务温馨、管理规范、具有江苏特色的“公路驿站”品牌,着力提升公路服务品质,充分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江苏公路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在全省公路行业实施学习工程、强基工程、人才工程、品牌工程、文化工程、廉政工程六大工程,推动公路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系统常态化开展“两保一强”“两学一做·公路为民进行时”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干部职工思想再解放,增强干事创业素质和能力;在全行业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特色党支部创建活动,打造“党建+业务”的特色品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制定公路行业品牌创建方案,将品牌创建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打造全系统“主题内涵深、品牌叫得响、工作措施硬、公众更欢迎”的公路品牌集群,并将“江苏公路”综合品牌打造为江苏省优质服务品牌;建设苏州环太湖“文化公路”示范点,构建丰富多彩的江苏公路文化体系。

溧阳一号旅游公路,绵延的公路在夕阳的映衬下仿佛与天空连接在了一起。(摄影:王乐)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江苏省江苏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数读江苏
“十三五”以来辽宁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2.7×104km
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