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力”探源

2019-09-29黄河清

中国科技术语 2019年4期
关键词:马力汉语功率

摘 要:功率单位“马力”这个概念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中期,这个词的出现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期。它应该是英语horsepower的仿译。大约过了三四十年,“马力”在汉语中已经基本定型,不但在科学著述中使用,在普通文献中也经常能见到。后来“马力”还传到了日本。

关键词:马力;仿译词

中图分类号:O3;N0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9.04.01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raceability of “mali”//HUANG Heqing

Abstract:The concept of power unit “horsepower” entered China in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Chinese word “mali” (horsepower) appeared almost during this period. It should be a loan-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horsepower. After about three or four decades, “mali” has been basically stereotyped in Chinese. It is not only used in scientific writings, but also often seen in ordinary texts. It is both a scientific term and a daily word. Later, “mali” also moved to Japan from China.

Keywords:horsepower; loan-translation

馬力(horsepower)是个功率单位,1马力等于每秒钟把75千克的物体提高1米所做的功,其功率相当于0.735千瓦。在英语中,horsepower原指马的拉力。大约在18世纪末,苏格兰发明家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1819)开始用这个词来表示蒸汽机的输出功率。但是瓦特当年所谓的horsepower,其计算方法与现在是不一样的。他所确定的horsepower是指一匹马每小时转半径为12英尺的磨盘144次,这是1马力。后来瓦特又将每分钟产生33 000英尺磅定为1马力。但英国工程师斯密顿(John Smeaton)则将每分钟产生22 916英尺磅定为1马力,法裔英国工程师德札古利埃(John Desaguliers)则将每分钟产生44 000英尺磅定为1马力,等等。一直到20世纪才慢慢采用现在这个标准。当然那时horsepower的使用范围也广了起来,它不但可以用来指活塞引擎的输出功率,也可以用来指电动机、汽轮机等的输出功率[1]。

那么,horsepower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介绍到中国的?汉语中用来表示功率单位的“马力”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等等,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马力”在汉语中原指马的力量。例如《荀子·哀公》:“历险致远,马力尽矣。”宋梅尧臣《疲马》诗:“当须量马力,始得君马全。”[2]那么,什么时候开始,“马力”作为英语horsepower的对应词,当成功率单位来使用了?《汉语大词典》在“马力”的这个义项中所举的书证来自巴金的作品[2],显然这个词的产生不会这么晚。

18世纪末,瓦特开始用horsepower来表示蒸汽机的输出功率,也就是说,那时已经有了马力这个概念了。那么它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这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很显然,我们的注意力是要放在18世纪末以后这段时间里,而且传教士的汉语著作是关注的重点。但是,在早期的新教传教士的著作中我们未能找到有关马力的蛛丝马迹。在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的《华英字典》(1822)中还没有horsepower这个条目。在《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1838)、《美理哥合省国志略》(1838)中,在可能出现马力概念的地方,也未见有关词语。这些书刊在介绍火车、轮船时,一般讲的都是这些交通工具是如何的快捷,只讲时速,未提功率。例如,1835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乙未年六月号,其中有一篇专论火车的文章,叫《火蒸车》,里面是这样介绍的:“驾火蒸车一个时间,走九十里路,如鸟之飞。”[3]又如,1838年,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在《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也介绍过火车和轮船,书中是这样说的:“火车火船,若速行,每点余钟可行五六十里,慢行每点可行三四十里。”[4]这可能是由于功率比较抽象,难以描述,而时速比较具体,介绍起来也比较容易,读者理解也不成问题。

但事物总是在逐步深入,十多年后,终于有传教士开始向中国人介绍马力这个概念了。马礼逊的女婿合信(Benjamin Hobson,1816—1873)著有一本《博物新编》(1855)。合信在该书的初集《热论》中第一次向中国人介绍了horsepower这一概念[5]:

汽质既能以铁筒束之使缩,汽力又能以火热加之使大,彼火轮、舟车安得不快驶如鸟飞如鱼跃乎?是故火轮船有二百力、三百力、一千力等号。二百力者,如驾二百马之力;一千力者,如驾一千马之力。英国火轮船之大者,自艏至艄长约三百二十五尺,阔约四十三尺,深约三十二尺(俱以番尺计)。其快如驾一千二百马力,每一时辰能行一百零六里。曾在英国驶行埃及国,历一万二百里,只九日耳。李白之“千里江陵”,视此犹为慢程。

合信将horsepower译作“力”,解释为“二百力者,如驾二百马之力”,“一千力者,如驾一千马之力”。这些话虽然很简单,但是已经把马力基本的含义讲出来了。在后面我们还见到一句:“其快如驾一千二百马力”,在这里出现了“马力”,不过它不是一个词,不能当成horsepower的译词,它和前面的文字是个整体,不能分割。这句话仍在解释horsepower这个概念。后来,合信的这段话,常被别人引用,如郭连城在《西游笔略》(1859)说[6]:

火轮船之快者,如驾一千二百马之力,曾在英国驶行厄日多国,历一万零二百里,只九日耳。李白之“千里江陵”,视此犹为慢程。

郭连城的这些话虽然来自合信的《博物新编》,但在客观上讲,这对马力概念的传播也是有作用的。我们注意到,在上述这些话中都还没有出现表示功率单位的“马力”一词,不过这种解释方法还是很有意义的。它通过horsepower的拆分,用“马”(horse)和“力”(power)这两个字(确切地讲是两个词)解释了horsepower这一概念,为后来“马力”一词的出现做了铺垫。

尽管从理论上讲,“马力”一词的出现已经具备了条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年之后,出现了一个十分令人困惑的词。1856年,《遐迩贯珍》第五号上有一篇题为“货船图解”的短文,文中介绍了英国建造的新货轮[7]313 :

英国近日新造货船,身长三百三十五尺,阔四十一尺有半,深二十六尺有半。可装货二千七百二十顿,每顿重十六担八十斤。船帆用布一万五千尺。火轮之力可有二百码,每日用煤二十二顿。有风则扬帆而驶,无风则借火以行。若风火相济,则一点钟内能行五十四里。惜乎中国无人搆造此船。

这里有个词:码。从上下文理解,应该是指马力。而且从短文下面所配的这艘新船的图画也能证明这一点。货船有三桅,船后还有一高一矮的两支烟囱,说明这确实是以风和蒸汽机为混合动力的轮船。但为什么将horsepower叫作“码”呢?有点难以理解。《遐迩贯珍》一共用过两次“码”,另一次是在此之前,即1854年第八号,也是在介绍西方的轮船时用到“码”字[7]97:

其帆用布九千七百六十码(每码中土二尺四寸)。

这里的“码”指的是yard。当时这种用法已经很普遍了,马礼逊在《华英字典》中首次将yard译作“码”以后,很快流传,叶钟进在《英吉利国夷情记略》(1834)、梁廷枏在《海国四说》(1846)都使用了这个词[8]。所以当时“码”用来指yard应该已经是一种主流的用法了。那么为什么“码”突然用来指horsepower?這是笔者难以破解的一个谜。

用来指horsepower的“马力”这个词最终是怎么产生的?对此意大利学者马西尼(Federico Masini)有过研究,他说,“马力”最早见于满族官员斌椿的一部使西游记《乘槎笔记》(1866年)[9-10]:

二十九日,阴,微雨。往织布大行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始开。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置长轴于楼屋最高处,分布小轮于各屋,均以韦条系于轴。轴总终日转,则万轴随转,无少停。轮下各设几案机器,工匠司之。纺纱织布,无虑千百人。机器震耳,觌面语不能闻也)。

这是斌椿参观英国一家纺织厂的记录。19世纪,蒸汽机已在英国普遍应用。当时在工厂里,常常是用一台蒸汽机为原动力,然后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车间内的各种机器。如果楼上也有机器,那么楼下的蒸汽机就通过皮带将动力传到楼上的主轴上,然后主轴再通过皮带将动力分配到各个机器。斌椿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面。所以这里有“总轮有四百匹马力”一句。这个“总轮”就是该工厂的原动力,而“马力”就是这台蒸汽机的功率。

但这里有个问题。“马力”是一个科技术语,它首次出现怎么会在一本普通的游记中,而且写游记的这个人又是科学的门外汉?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似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马力”这个词在当时已经在使用了,斌椿只不过是也用了这个词而已。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分析的话,“马力”这个词的首次出现应该在有关科学的文献上。所以我们应该把目标锁定在《博物新编》刊印的1855年至《乘槎笔记》刊印的1866年期间所出的一些科学书刊上,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定位是合理的。

1859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和李善兰合作翻译了《重学》一书,该书卷十六在论述人畜力量时,有这样一句话[11]7页阴面:

马力能于一分中举五百五十斤,过四十尺,即二万二千斤过一尺为马力之率。

这里的“马力”显然就是指功率单位horsepower,而马力的计算方法所依据的应该是斯密顿的标准。《重学》在这里引入“马力”这一概念以后,接着又出了一道计算题[11]8阳面:

假如风抵力火轮器,方柱空径九十寸,推机路九尺,一分中进退九次,所程之功较马力多若干倍?

这实际上是一道计算蒸汽发动机功率的题目,但这里的“马力”与上例中的“马力”还是有些不同的。这里的“马力”是指1单位的马力,即1马力。所以题目的意思是,这种蒸汽发动机的功率与1马力相比,要多几倍?后来书中计算的结果是,这种蒸汽发动机的功率是1马力的95倍还强。

对于《重学》中“马力”这词的产生,有这样几种可能:1.“马力”是将合信对horsepower拆分解释的一种合并;2.“马力”是horsepower的仿译;3.“1”与“2”兼而有之。《重学》中的这两段话,可以看作是汉语文献中“马力”这词首次出现的例子。自此以后,“马力”这词就使用开来了,上引斌椿的那些话就是一个例子。当时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例如:

1873年张德彝《随使法国记》:“英国‘柏的莫城明轮船,长二十余丈,宽三丈五尺,马力九百。”[12]

1874年《中西闻见录》第28号:“机器之有数千马力,可代数万人工作。”[13]

1876年傅兰雅辑《格致汇编》第一册《汽机要说》:“所谓一马力者,为度汽之力,有一定之数,即一分时内能起重三万三千磅高至一尺。”[14]

大约到了19世纪末,“马力”这个词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正式的物理学名词被大家采用了,不但一些教科书用这个词,有的物理学著作还将它编入中西术语表,作为horsepower的标准译名被确定。1894年的《格物质学》是一部很有影响力的物理学著作。该书在后面有一个《中西名目录》(Glossary),里面列有700余条英汉术语,其中就有“Horse-power,H.P.,马力”这样一条。[15]后来“马力”不但在专业书里作为标准术语被使用开来,在普通工具书里也被当作标准术语来设立条目,当时颇具权威的百科性辞书《辞源》就是一个例子[16]。

虽然“马力”作为horsepower的标准译名,已经基本上被确定了下来,但这并不表示人人都接受。例如,在王云五主编的《英汉对照百科名汇》里,我们见到了“马工率”这一名称:“Horsepower,马工率;马力”[17]。这里将“马工率”列于“马力”之前,表明编者推荐“马工率”为horsepower的第一译名,而“马力”只能作为第二选择。我们认为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将horsepower中的power译成“工率”,要比译成“力”似乎更准确,更专业。当然,这个词后来没有流传开来,它还是无法与“马力”相抗衡。所以一个词语被广泛使用,有众多因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马力”之所以能流传开来,我们认为它有以下几个原因:1.与原词horsepower的结构相符合;2.用字通俗,能见词名义;3.为双音节词,符合现代汉语的特征。所以,“马力”具有了很强的生命力,而且成了一个标准术语。

“马力”还进入日本,大约在明治前后出现在日语文献中。日本学者惣郷正明和飛田良文将该词收录在《明治のことば辞典》中,据他们研究,用来表示horsepower的“馬力”(ばりき)最早见于庆应三年(1867)的《和英語林集成》[18]。

不过后来,除了horsepower外,又出现了另一个功率单位watt,而且它还逐渐取代了horsepower。1960年,在国际度量衡局召开的第11届度量衡大会上,正式决定将watt作为功率单位列入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并规定1 watt等于1秒钟做1焦耳的功。watt和horsepower之间的换算关系是735 watt为1 horsepower[19]。此后,horsepower成了一个非法定的计量单位。这样一来,使用的人就少了起来。同样,在汉语和日语中,“马力”和“馬力”基本上也被“瓦特”(简称“瓦”)和“ワット”(watt)取代了。

虽然,现在horsepower([汉]马力、[日]馬力)已是一个非法定的功率单位了,用的人也少了,但它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曾起过重要的作用,这在科学史研究中是不能遗缺的内容。同样,我们现在研究汉语中的“马力”这词也具有类似的意义。因为对于汉语科学名词的词源探索,不仅可以了解它们的发展源流,而且从中还能了解西方近代科学在我国传播的一些史实,这对于构筑中国近代科学史无疑是很重要的材料。

参考文献

[1]Wikipedia.Horsepower[DB/OL].(2018-06-01)[2018-06-09].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rsepower.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十二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3:760.

[3]爱汉者.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丁酉年十二月[J]. 北京:中华书局,1997:186.

[4]高理文.美理哥合省国志略[J].刘路生,点校.近代史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92):18.

[5]合信.博物新编:初集[M].上海:墨海书馆,1855:21页阳面.

[6]郭连城.西游笔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23.

[7]松浦章,内田庆市,沈国威.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8]黄河清.近现代辞源[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510.

[9]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M].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228.

[10]斌椿.乘槎笔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119.

[11]艾约瑟,口译.李善兰,笔述.重学[M].上海:积山书局,1896:7页阴面.

[12]张德彝.随使法国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493.

[13]丁韪良,等.中西闻见录:二十八号[J].北京:施医院,1874:51.

[14]傅兰雅.格致汇编[J].上海:格致书室,1876:40.

[15]史砥尔.格物质学[M].潘慎文,译文;谢洪赉,笔述.上海:美华书馆,1894:4.

[16]陸尔奎.辞源:辰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亥一.

[17]王云五.英汉对照百科名汇[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194.

[18]惣郷正明,飛田良文.明治のことば辞典[M].東京:東京堂,1986:456-457.

[19]Wikipedia.Watt[DB/OL].(2018-11-29)[2018-11-30].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tt.

猜你喜欢

马力汉语功率
学汉语
『功率』知识巩固
功与功率辨
追本溯源识功率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说说“马力”
做功有快慢功率来表现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行摄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