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健康物联网的动态血压无创监测系统的探究与实践

2019-09-28刘华栩

科技视界 2019年23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优点

刘华栩

【摘 要】中国人口的疾病谱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总的趋势为:以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病及与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为主。据卫生部公布的2011年城乡居民前十位疾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构成显示,心血管病死亡率已跃居首位,超过肿瘤及其他疾病。然而心血管疾病不是短时间就形成的,它是心血管长期非正常工作导致心血管发生病变的结果,因此,如能早期检测、早期预防,很多流行性心血管疾病可以缓解病情恶化甚至可以避免。基于健康物联网的动态血压无创监测系统,具有新型、无创、简便检测心血管健康参数的特点,同时具有便携、家用、低成本等优点。

【关键词】心血管病;动态血压无创监测;优点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3-022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3.107

【Abstract】The disease spectrum of China's population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The general trend is to change from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to chronic diseases and disease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unhealthy lifestyle. According to the top ten disease mortality rates and the causes of death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2011 announc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rate has jumped to the top, surpassing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 Howev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not formed in a short time. It is the resul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used by long-term abnormal cardiovascular work. Therefore, if early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can be made, many epid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n alleviate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disease or even avoid it. The non-invasive monitoring system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based on the health Internet of thing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non-invasive and simple detection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parameters,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of portable, household and low cost.

【Key words】Cardiovascular disease;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dvantages

基于健康物聯网的动态血压无创监测系统是以心血管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独创性的数据分割与区间搜索的脉搏波特征提取算法,基于大量人体生理数据建立数据处理与参数计算模型,获得人体(逐拍)动态血压。

1 基于健康物联网的动态血压无创监测系统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基于健康物联网的动态血压无创监测系统能实现无袖套无需加压、超便携(7cm*4.5cm*4cm,80g)、实时监测更新数据、操作极简(智能语音指示、智能识别)的目标,可实时检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流速度、心率、心搏出量、心输出量等,支持多用户使用,支持家庭账户管理等主要功能内容。

在反射式脉搏提取技术研究方面已取得实质进展,结合本技术方案,将逐步开展智能心血管感知手环、智能心血管感知手表等可穿戴式产品的研发,同时建立心血管健康大数据处理平台、心血管病预警中心。

2 基于健康物联网的动态血压无创监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目前中国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现在全国17.5万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中,有15%左右还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它们更新换代的过程又是一个需求释放的过程,将会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长。受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及国家对全社会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等有利因素的带动,近几年,中国医疗电子市场持续平稳增长。

2012年8月9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膳食不合理、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呈快速增长态势。报告显示: 2012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4%,估算全国高血压患者为2.66亿,每5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包括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约 350 万人,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图2.1)。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 9590人,估计每小时心血管病死亡400人,每10秒钟心血管病死亡1人。

面对不断增长的心血管病人群,在提高治愈心血管病医疗水平的同时,提早预防,做好防范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一款操作简便、携带方便、结果直观的个人/家庭式心血管参数检测/监测仪,对于“健康”人群,高血压临界人群,高血压患者均具有很大吸引力和接受力,这对转变“发现-治疗”的传统医疗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模式具有现实意义,及早预防、发现心血管健康状况,通过饮食、运动、健身等方式适度调节,尽可能避免/延缓心血管疾病发生,对于提升用户健康生活水平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基于健康物联网的动态血压无创监测系统能切实解决心血管病相关问题,在国内外研究具有前瞻性,发展前景广阔。

3 基于健康物联网的动态血压无创监测系统特色与创新点

智能性:陆续推出的产品都将尽可能赋予智能性,以求尽可能降低用户操作难度。

社交性:因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及生活状态的千差万别,导致不同人群心血管健康状态差别巨大,给血管赋予“年龄”,将其变化状况与人体生理年龄做一映射,能够给人更直观的评判标准,同时给人更大的心理冲击,而“血管年龄”这一表征信息,也会因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类型人群的区别,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而这一差异极有可能成为大家分享、讨论、传播的爆点。公司产品销售渠道主要定位于互联网销售,而不断分享与传播的属性将非常利于产品的推广与营销。

共享性:第一款产品作为独立智能感知器,具有很强的共享性,一个智能感知器可多人多终端使用,特别适于作为家庭健康监测终端,而这一属性对于增强用户使用粘性及用户参与度非常有益。同时每一个智能感知器购买者均可创建家庭账户,添加多名家庭成员,轻松组建家庭健康数据中心,随时随地掌握家人近期健康状况。

高质量健康大數据:不断积累起来的心血管波形及参数数据将是开展慢性病发展态势研究的有力数据支撑,也是进行心血管健康综合评估的基础,为建立引导健康生活,心血管功能筛查,寻医问诊的健康中心提供了依据。

4 基于健康物联网的动态血压无创监测系统研究与实践成果

基于健康物联网的动态血压无创监测系统研究团队分别在医学生理与软硬件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开展人体生理参数无创检测/监测技术研究,目前在新型血压检测/监测技术、心血管健康参数检测方法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同时团队在智能硬件、手机APP配套软件及算法建模等方面分工明确,组织合理,并不断有大量本科年轻开发爱好者加入,保证了产品迭代及技术更新的推进。开展了探索新型、无创、简便检测心血管健康参数的研究,包括开发智能脉搏感知终端及配套手机APP处理软件,同时尽可能考虑便携、家用、成本等因素。经近3年的研究,分析数百例人体生理数据,制作数套样机手板,使无创动态检测/监测心血管健康参数技术方案逐渐成熟,同时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审理中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基于健康物联网的动态血压无创监测系统团队采用智能手指感知器+手机处理中心APP的方式拟推出动态血压无创监测仪,后续将陆续开发并推出智能心血管感知手环、智能心血管感知手表等智能终端产品,整个产品系列将以手机处理中心为纽带,其将连接起适配智能硬件,进行管理、通信、数据处理与结果展现。最终,通过建立自有云或租用百度云/阿里云等公共云平台,管理用户信息,进行心血管/慢性病健康大数据处理并与用户实时交互平台数据。随着健康大数据的不断扩充,平台将有望引入健身、医疗保险、医院体检中心等服务模块,开展增值服务。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优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学生的优点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