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玲珑金矿田98#脉及其南北向构造、脉岩特征与盲矿体预测

2019-09-26宋泉吾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5期
关键词:含金矿脉斑岩

宋泉吾,李 宁,张 林

(龙口金丰有限公司,山东 龙口 265719)

北东东向断裂构造是玲珑金矿田的主要容矿构造,北东东向脉岩对成矿可起“隔挡层”作用或“活化”作用。但是,南北向构造和脉岩却少见,研究得更少。近年来,随着矿山地质勘探的不断发展,南北向构造、脉岩的特征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深入细致地研究这些地质特征,对于指导地质探矿、合理工程布局有重要意义。

玲珑金矿田西山矿床98号脉639线~641线盲矿体的探明就是通过研究98号矿脉和南北向构造、脉岩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进行盲矿体定位预测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例。

1 西山矿床地质概况

西山矿床地处驰名中外的玲珑金矿田内,东靠玲珑断裂,西临云头顶山脉,位于前夼以南、欧家夼矿段以北的区间内(见图1)。区内地层主要为玲珑混合花岗岩,其次是广泛发育的酸性~中基性脉岩。脉岩种类较多,根据岩性可分为煌斑岩、闪长岩、闪长玢岩、辉绿岩、伟晶岩和细晶岩等。根据形成时间可分为成矿前期脉岩、成矿期脉岩和成矿后期脉岩3大类型,其中后者居多。矿床内断裂构造主要呈北东东向、北东向、东西向和北西向。其次还有不常见的南北向构造,它们构成了矿床的基本构造格架。矿床内出露的一系列平行或似平行金矿化脉群,大小近百条。矿化类型较齐全:充填含金石英脉型、含金碎裂蚀变岩型和二者过渡类型皆有,其中前者居多。

2 98号矿脉(体)地质特征

2.1 矿脉(体)

98号脉处于西山金矿床中部,系充填含金石英脉类型。地表出露全长2700多米,脉带出露宽度一般在0.20m~2.50m,最宽处可达8m,最狭处不足0.10m。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其产状与构造基本一致,走向北东东50°~65°;倾向北西西320°~335°;倾角45°~82°,一般为75°左右。矿脉出露比较连续,在深部开采中段(150、190中段)含矿率较高。且矿体呈似等间距分布之特征。矿体一般位于矿脉主断裂构造下盘或脉岩下盘,少数产于断裂构造中间或上盘。矿体厚度一般在0.10m~0.50m之间,长度20m~100m,延伸20m~80m,其形态一般为薄板状。豆荚状或透镜状。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矿石结构主要是半自形晶~它形晶中细粒结构,尤以半自形晶多见。其构造以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为主,网脉状构造、蜂窝状构造和梳状构造也偶有发现。组成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银金矿;其次是方铅矿和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占主导地位,其次是长石、云母、角闪石等。

2.2 构造

98号脉主断裂构造属张扭性断裂构造。表现为断裂构造带宽延长距离远,延深深度大。其中含有断层泥、麋棱岩和断层角砾岩等。构造主断面比较光滑、平整。倾角一般为70°~75°,走向较稳定,一般为北北东60°左右。构造还具分枝复合、舒缓波状变化和雁行式排列之持征,为矿液的运移和富集提供了良好的构造场所。此外,在矿脉深部尚有南北向断裂构造与主断裂构造相交,并错断主断裂构造。

2.3 脉岩

与98号矿脉(体)关系密切的脉岩主要有煌斑岩,其次是闪长玢岩。煌斑岩:多数以薄脉状产于主断裂构造上盘或主断裂构造带内,与主断裂构造产状基本一致,并紧靠矿脉(体),对成矿起“隔挡层”作用或“活化“作用。少数煌斑岩穿插矿脉(体)。不同程度地破坏矿脉(体)的连续性。煌斑岩规模悬殊较大,其长度从几厘米至数百米米者皆有。厚度一般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其中的主要矿物为云母、辉石、角闪石等暗色矿物。煌斑岩多呈块状构造,全晶质结构。斑状结构和隐晶质结构的煌斑岩比较少见。闪长玢岩:98号脉内不常见,仅在东部有一发育良好的闪长玢岩脉穿插矿脉,长度千余米,宽度4m~6m,走向北东40°~55°,倾向北西310°~325°,倾角70°~75°。严重破坏了矿脉连续性。其中的主要矿物为角闪石和斜长石,次要矿物为辉石、钾长石和石英等,其中角闪石和斜长石常呈斑晶出现。闪长玢岩呈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3 南北向构造、脉岩的特征

南北向构造、脉岩,在地表位于98号以北100m~180m,延深至150中段与98号脉相交。

3.1 南北向构造

工程施工至150中段98号脉东迎头(639线附近)时,98号脉北东东向主断裂构造(含矿脉)突然消失,继而出现若干条南北向断裂构造。它们的产状基本相同,即走向360°±10°,倾向270°±10°,倾角80°~85°。不同的是构造F裂隙较窄,宽约0.05m,其中含有断层泥和糜棱岩。由于揭露的构造面面积小,所以构造面上的擦痕和阶步特征难以辨别。但因受水平推力作用,构造F1上盘98号脉主断裂尾部向南弯曲现象比较清晰,而且在构造F1下盘(即构造F1与F2之间)有一段2m长的主断裂向南明显位移,其水平断距约0.20m。可见,构造F1为右行平移断裂构造(见图1)。

图1 南北向构造切错矿脉图

构造F2较F1发育,裂隙宽度约0.08m,内含断层泥、糜棱岩和不连续的煌斑岩细脉。构造F2上盘的主断裂受水平推力作用,尾部亦存在向南弯曲现象,但不明显(见图2)。

构造F3、F4、F5、F6裂隙狭窄,皆小于0.005m,一般不含断层泥,个别处含糜棱岩。可见,断裂构造为脉岩充填后未曾发生强烈运动。由于断裂构造所夹的脉岩规模较大,所以它们延深延长亦较大,是一组比较发育的断裂构造。

同构造F1、F2一样,肉眼亦看不到擦痕和阶步特征,且与构造F1、F2的产状,构造裂隙的成分及其空间位置基本相同。因此。断裂性质亦应相同,即构造F3、F4、F5、F6为右行平移断裂构造。

3.2 南北向脉岩

此处脉岩平行排列,自西向东共出现三条,分别称之为1#脉岩、Ⅱ#脉岩、Ⅲ#脉岩(见图2)。为便于说明,列表如下(见下表)。

表1 南北向脉岩特征一览表

注①此脉岩狭窄,故图2中未标出。

通过分析南北向脉岩特征不难发现,它们系同期形成的一组角闪煌斑岩。角闪煌斑岩充填南北向断裂构造内,加大了矿脉的水平断距。

4 盲矿体预测与探明

4.1 盲矿体预测

以上述地质特征为依据,可以得出如结论:

(1)南北向构造为98号脉形成后产生的一组晚期断裂构造,既不导矿,亦不容矿,但对矿脉(体)起破坏作用。

(2)由于南北向构造为一组右行平移断裂构造,那么该构造东侧的盲矿体应向南发生平移。

(3)由于南北向角闪煌斑岩充填于南北向断裂构造内,那么盲矿体亦应位于角闪煌斑岩东侧。

(4)由于在621线~623线和630线~632线分别发现工业矿体(其间距180m左右),又矿体呈似等间距分布,那么在639线~641线应有盲矿体存在。

4.2 盲矿体探明

4.2.1 工程的验证

就上述盲矿体预测位置为探矿靶区,共投入探矿工程124m,其中穿脉27m,沿脉47m,天井及其沿脉50m。所探获的盲矿体特征、位置与原预测情况基本相符。

盲矿体赋存于150中段639~641勘探线位、南北向构造和脉岩的东南方位,充填于98号脉北东东向主断裂构造内,且位于北东东向云母煌斑岩的下盘。盲矿体全长45m,厚度在0.10m~0.90m之间,平均0.50m。盲矿体中含金量分布极不均匀,最低品位2.55g/t,高者可达50.80g/t,平均5.91g/t。盲矿体呈薄板状形态,属典型的充填含金黄铁矿石英脉类型。矿石主要有含金黄铁矿石英和含金石英黄铁矿,其次为多金属硫化物集合体和黄铁绢英岩等。构造一般呈块状、条带状和浸染状,偶见对称梳状构造。结构一般为半自形晶~它形晶粒状结构。

图2 盲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4.2.2 探矿效果

地质探矿效果比较理想。预获地质储量30.64Kg/6128t,实际探明地质储量30.97Kg/5240t,其中C级储量10.32Kg/1746t;D级储量20.65Kg/3494t。基本达到了预计效果。

猜你喜欢

含金矿脉斑岩
某难选金矿物工艺矿物学研究
降低铂钯精矿含金的生产实践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玲珑金矿田煌斑岩与矿脉关系的探索及应用
金厂峪金矿典型矿脉中金、银的化学相态分析
东天山赤湖地区原生晕异常结构特征对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指示意义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牡丹江地区侏罗纪砾岩型金矿特征浅析
在生活的“矿脉”里“淘宝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