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红灯沟西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2019-09-26刘秀峰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5期
关键词:硅化红灯变质

刘秀峰

(青海省第一地质勘查院,青海 海东 810699)

1 金属矿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

矿区主要出露下古生界及部分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其中下古生界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上统滩涧山群(O3tnb),中生界地层仅为侏罗系中下统(J1-2),新生界为第四系全新统(Qh)。①奥陶系上统滩涧山群(O3tnb):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遭受过低级区域变质作用。②中下侏罗统(J1-2):零星分布于红灯沟西上游,即老高泉煤矿采场,小面积出露。厚度不详。底部为砾岩,其上为灰色粉砂质页岩夹煤层、粘土岩。③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山前洪积扇及沟谷地带。由冲洪积砾石、砂、少量亚灰土及风成黄土等组成。

1.2 构造

普查区构造主要表现为,断层、破碎带及小构造。褶皱构造不发育,断裂构造总体以走向北西-南东为主,次为北东-南西向和近南北向三组。断裂构造从区域上看,从五台运动后,在吕梁运动初步形成,后在加里东期至印支期构造运动中多次活动,表现在沿其断层带有加里东期超基性(ε32)、基性岩体。断裂构造在普查区内经历了脆性-韧脆性-韧性的多期次的演化过程,为金元素的活化迁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区内金异常的分布形态与北西向构造线相吻合。从区内构造形迹看严格受区域构造控制。区域压扭性逆断层的延伸,受该区域构造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沿北西-南东展布的蚀变破碎带,总体看构造带有向南东收敛,北西撒开的趋势。

1.3 岩浆岩

矿区内侵入岩、脉岩较发育,根据矿石类型分布有中酸性侵入岩体和酸性侵入岩体。

(1)中酸性侵入岩。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侵入于滩间山群安山岩、凝灰岩(O3tnb)。矿石特征:灰、灰白色,浅肉红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斜长石50%~55%、石英20%~25%、钾长石15%~20%、角闪石5%~10%,少量黑云母、榍石、磷灰石金属矿物等。

(2)酸性侵入体。主要为肉红色中粗粒二长花岗岩矿物特征呈现为灰白-肉红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钾长石约45%~50%、斜长石约10%~20%、石英约25%~30%、黑云母约5%~10%,少量锆石、磷灰石、金属矿物,矿石具绢云母化,石英小晶体断续分布在钾长石和斜长石之间。

1.4 变质作用及围岩蚀变

(1)变质作用。普查区的变质作用类型有区域变质作用、碎裂(动力)变质作用和热液交代变质作用等。①区域变质作用。上奥陶统滩间山群(O3tnb)下火山岩组地层,普遍经受了区域变质作用,为一套浅变质岩系,属绿片岩相。②碎裂(动力)变质作用。区内碎裂(动力)变质作用由构造断裂带中的原岩,在不同性质的应力作用下,发生破碎和变形而形成的变质岩。主要发育在断层蚀变破碎带和碎屑岩夹层中,多呈狭长的带状,走向为北西—南东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③热液交代变质作用。表现为热液在运移过程中对围岩产生的各种蚀变作用,该种变质作用形成岩石在区内分布广泛,基本上包括了区内出露的所有矿石。由于该变质作用的影响,地表局部地段的矿石呈现出明显的褪色和蚀变。

(2)围岩蚀变。矿区发育较普遍的为石英-铁白云石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其次硅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局部有绢云母化、赤铁矿化。根据主要蚀变矿物和蚀变矿物组合及成矿条件特征认为该蚀变主要为热液型、次为构造挤压型。

2 矿(化)区地质

2.1 前人圈定的矿体

红灯沟西金矿点位于工作区北部,面积81km2。1995年青海第一矿产勘查大队开展了以找金为主的普查工作,圈出金矿体5个,其中工业矿体2个,表外矿体3个。

2.2 蚀变破碎带的划分

根据本区蚀变破碎带的蚀变特征、分布的位置将工作区出露的蚀变分为四个大的蚀变破碎带,(其中Ⅰ号、Ⅱ号蚀变破碎带为矿化蚀变破碎带)其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1)Ⅰ号蚀变破碎带。断续出露近5km,单个蚀变 破 碎 带 长 度100m~1000m,宽10m~100m,倾 向290°~340°,倾角60°~80°。带内矿石为灰绿~褐黄色糜棱岩,向南东渐变为夹硅质体的蚀变破碎带,局部夹有蚀变安山岩透镜体,具片理化。主要蚀变为铁白云石化、硅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带内见有石英脉,脉宽1m~1.5m,具弱孔雀石矿化,北西部有拣块样控制,样长1.00m,铜品位3.34%。

(2)Ⅱ号蚀变破碎带。该带从北西自南东跨越整个工作区,断续出露8km左右,具分支复合现象,单个蚀变带长500m~3000m,宽10m~400m,倾向240°~310°,倾角约60°。带内矿石为灰绿~褐黄色铁白云石化凝灰岩,局部具糜棱岩化,仅在最东南部相变为长500m~1300m的破碎蚀变带,并与Ⅰ号蚀变带相交。

(3)Ⅲ号蚀变破碎带。断续出露约7.5km,单个蚀变带长100m~4000m,宽10m~200m,倾向220°~240°,倾角50°~70°。蚀变破碎带的北西段主要岩石为铁白云石化凝灰岩,伴随大理岩、硅化大理岩及炭质片岩出现,蚀变特征以铁白云石化为主,南东段大理岩夹炭质片岩段尖灭,蚀变破碎带附近分布有小型酸性岩体或脉岩,蚀变特征有硅化,褐铁矿化,赤铁矿化,铁白云石化、绢云母化,由数条小蚀变带组成,具分支复合现象。

(4)Ⅳ号蚀变破碎带。分布于工作区最南端的安山岩内,区域大断裂在此通过,长约2km,宽50m~400m,走向140°~160°,倾角约70°。蚀变特征主要有钾化、钠化、硅化。

表1 工作区金矿化体地质特征表

2.3 矿(化)区地质特征

前人划分的4条蚀变带,本次工作中均定为蚀变破碎带,红灯沟西金矿(化)体沿Ⅰ、Ⅱ号蚀变破碎带分布。该区域的金矿(化)体主要存在于Ⅰ号和Ⅱ号蚀变破碎带中,经探矿工程仅发现单工程控制矿体2条,矿化体10条。

3 结论

通过本阶段的普查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地质成果:

通过本阶段的工作,在红灯沟西金矿区圈定了2条金矿(脉)体和10条金矿化体,新增1条金矿体和6条金矿化体

通过工作认为,红灯沟西金矿区主要存在三种成矿类型,即:热泉沉积的铁硅质岩型、剪切带型和石英脉型,而以铁硅质岩和石英脉型为重点工作思路。

通过历年来的、工作,红灯沟西至目前尚未能发现具有工业可利用价值的矿体存在。

猜你喜欢

硅化红灯变质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为什么红灯停,绿灯行
变质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东宁暖泉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探讨
红灯笼
采用稀土-B复合变质剂提高ZG30MnSi力学性能
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变堵“墙”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