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尼木县吞巴铜钼矿点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2019-09-26欧珠建层罗拉次旺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5期
关键词:钼矿闪长岩斑岩

欧珠建层,罗拉次旺

(西藏自治区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西藏 拉萨 850000)

西藏尼木县吞巴铜钼矿点属于冈底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之南冈底斯-下察隅Cu-Pb-Zn-Au-Ag-W-Mo成矿亚带中段,大地构造位置为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带。区内构造-岩浆活动频繁,沿岩浆-构造带分布大量侏罗纪-白至纪的中酸性侵入岩体和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岩地层,为区域铜、钼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1]。本文以尼木等3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为基础,以新发现的吞巴铜钼矿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质概况及矿床地质特征,为该区域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帮助。

1 区域地质概况

吞巴铜钼矿点位于南冈底斯-下察隅Cu-Pb-Zn-Au-Ag-W-Mo成矿亚带中段,区域铜钼矿产资源丰富,如厅宫、冲江、白容、雄村等斑岩型铜钼矿床,显示出区域巨大的找矿潜力,构成了著名的冲江-厅宫铜矿成矿远景区。冲江-厅宫铜矿成矿远景区西起尼木县冲江,东至曲水县达布,东西长约90km,南北宽约40km,主要出露中生代桑日火山-沉积地层和晚白垩世~古近纪的林子宗群火山-沉积岩系。

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俯冲-碰撞型岩浆活动作用强烈,组成多期次的中酸性复式岩基,中新世的成矿斑岩沿北西向、北东向断裂带侵入于复式岩基中[1]。含矿斑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二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等。另外,区域上帕古-热堆韧性剪切带通过该区,在普松乡一带形成普松构造蚀变型金矿。

2 矿点地质特征

矿区以岩浆岩为主,沿沟谷低洼区域分布有较多的第四系残坡积物(图1)。

图1 尼木县吞巴铜钼矿点地质略图

矿区岩浆岩极为发育,根据岩浆岩矿物组合和产出特征可分为:①始新~渐新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呈北西~南东向脉状分布于矿区中部,出露面积较小;②始新世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位于矿区中东部,为矿区主要的含矿母岩;③始新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出露面积小,呈脉状展布于矿区北西侧;④始新世中细粒石英闪长岩,位于矿区中部及南部,是矿区主要的岩石组合类型之一;⑤始新世中细粒闪长岩,呈脉状展布于始新世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内部,总体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与铜钼矿化体的展布方向一致;⑥晚白垩世中粒英云闪长岩,位于矿区北部,出露面积较小;⑦矿区出露少量花岗细晶岩脉和闪长岩脉。

矿点出露地质体主要为始新式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与始新世石英闪长岩体,二者界线清晰,为脉动接触,在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中可见有闪长岩捕虏体,界线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在矿点东侧分布一南北向走滑断裂构造,断层破碎带以断层泥为主。在中粗二长花岗岩内可见呈脉状产出的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及团块状分布的石英脉,该呈脉状分布的二长花岗岩为主要赋矿岩体,见呈浸染状分布的孔雀石化,钾化,石英脉则多呈团块状分布于二长花岗岩裂隙中,具褐铁矿化及硅化现象[2]。

3 矿体特征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显示,尼木县吞巴铜钼矿点初步圈定铜钼矿体3条。其中,Ⅰ号矿体出露宽度约为3m(图2),延伸长度约为70m~90m,含矿岩石主要为含褐铁矿化石英脉的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可见有孔雀石化、硅化、褐铁矿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蚀变特征,通过捡块样分析,在有石英脉的二长花岗岩中Cu0.28%、Mo0.0711%、Au0.05g/t,在没有石英脉的二长花岗岩中Cu0.46%。

图2 尼木县吞巴铜钼矿点Ⅰ号矿体示意图

Ⅱ号矿体位于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中的中细粒二长花岗岩脉中(图3),长度约为5m~10m,宽约为1m~2m,含矿脉体可见孔雀石化,取样分析结果为Cu0.45%、Mo0.01%。Ⅲ号矿体也位于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中的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长度约为58m,宽度约为1m~2m,含矿脉体可见孔雀石化蚀变等,取样分析结果为Cu2.12%,Mo0.0118%。

图3 Ⅱ号矿体素描及野外宏观照片

吞巴铜钼矿点的3条矿体以Ⅰ号矿体为主,含矿脉体普遍具有孔雀石、绿泥石、绿帘石、硅化等蚀变特征,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后期有石英脉充填后矿化更为富集。表明其成因类型主要为热液型铜钼矿。结合矿石手标本以及光片鉴定结果显示,矿石类型为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星散状构造矿石中矿石矿物由磁铁矿、针铁矿及很少量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黝锡矿、闪锌矿组成,多在矿石中呈星散状分布。

4 找矿潜力分析

4.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结合区域1/5万宗嘎矿产远景调查之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成果,吞巴铜钼矿点位于T8异常带之中部。T8异常带位于尼木县幅南部,由西向东展布于雅鲁藏布江北侧,异常区出露早侏罗世变形二长花岗岩(ηγJ1)、始新世细~中粒石英闪长岩(δοE2)。该异常群用200nT等值线圈定呈带状,西窄东宽,在尼木县幅内延伸长20km。T8异常呈多中心、串珠状分布,有6个强度大于500nT的异常中心。结合区域矿产地质矿产资料,认为T8异常带群是寻找铜矿有利地段。

4.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根据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显示,区域异常元素组合以Cu、Mo、Au为主,伴生W、Bi、As、Sb、Hg、Ag、Pb、Zn、Cd等,异常沿谢通门-尼木-曲水花岗岩体(基)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成矿作用以斑岩型铜钼矿化和构造蚀变岩型金铜矿化为主,受岩浆岩与构造等因素控制明显。成矿作用以斑岩型铜钼矿化和构造蚀变岩型的金铜等矿化为主。进一步划分为冲江-松多握-达布和宗嘎-曲米-金珠异常亚带,前者异常元素组合以异常元素组合以Cu、Mo、W、Bi为主,伴Ag、Pb、Zn、Cd等异常,局部伴生Au异常,呈近东西向分布于曲水岩基之内,是斑岩型铜钼矿化的异常亚带;后者异常元素组合以Au、Cu为主,伴生元素较少,但多伴生亲石元素等。异常沿雅江断裂带北部的曲水岩基或尼木增生杂岩呈近东西带状分布,反映与断裂构造有关的金、铜矿化。

4.3 找矿潜力综合分析

根据上文矿点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尼木县吞巴铜钼矿点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成矿母岩为始新世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与邻近的典型矿床冲江、厅宫、白容等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岩石特征一致,赋矿岩石形成时代基本一致,反映出均具有较为统一的地球动力背景;②具有良好的区域高精度磁法综合异常显示,根据厅宫、冲江等典型矿床分析,高精度磁法综合异常对该区域的铜钼矿床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③良好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对圈定找矿靶区和缩小找矿靶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研究区具有良好的Cu-Mo综合异常显示,间接的反映了找矿潜力较大。

猜你喜欢

钼矿闪长岩斑岩
专利名称:一种钼矿和钨矿的联合冶炼工艺
浅析涞源县大黄峪钼矿成矿远景
玲珑金矿田煌斑岩与矿脉关系的探索及应用
东天山赤湖地区原生晕异常结构特征对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指示意义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关于RCA改性剂在闪长岩上面层的应用研究
吉林中部早三叠世高镁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南太行綦村岩体中辉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全球十大钼矿
基于波形特征的露天钼矿微震事件的识别分析——以卓资山钼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