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华北军政大学庆祝新中国成立

2019-09-25赵勇田

百年潮 2019年9期
关键词:天安门城楼收音机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带领亿万中国人民披荆斩棘、英勇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迎来了中华大地的春天。

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日子。这天上午,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前一天,华北军事政治大学校部通知,10月1日上午8时召开全校教职学员大会,热烈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大会会场设在南兵营广场上,会场周围彩旗飘扬、标语林立,巨幅毛主席画像矗立在大会主席台上,5000多人整齐地坐在广场中心。当时,我是《华北军大》校刊记者,负责采访学校召开的这次大会。全校师生参加如此规模的大会,是建校以来最不寻常的一次,也是我们每个人难忘的一次。我身带元旦新华社发表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作为撰写文章的根据。

因为我有采访任务,所以我坐在主席台的幕后,边听边紧张地做着记录。那天,除了叶剑英校长兼政委外(当时叶剑英首长已调任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北平市人民政府市长),在校的校领导包括副校长曾涌泉、副政委朱良才、教育长谭家述、政治部副主任李克如都坐在大会主席台上。

大会由校政治部副主任李克如主持,校首长、教职学员代表都怀着极大的热情发了言。

会议期间,令人振奋的是已担任北平市市长的叶剑英校长从北平给学校首长打来电话,李副主任高声宣读了叶校长的电话记录,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叶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中国人民有着光荣的传统,有着奋斗不息的品格,经过不懈的努力,旧中国即将结束,新中国就要诞生了,这是中国人民的一件大事,也是亚洲乃至世界值得记载的大事,希望在校的教职员工们努力工作,好好学习,培养一批又一批国防需要的优秀人才,继续进军祖国还没有解放的城镇和农村,待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我们在新中国的首都北京相会……我当即要过电话记录稿,为校刊编发稿件。

这一天,我所发的稿件中有这样的记述:为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我校文工团今日上午在许翰如团长的带领下开出宣传卡车,在石市街头展开宣传活动。卡车所到之处,听眾围得水泄不通。一位人力车工人把车子暂存在一家小铺里,专来听文工团员们的演讲。不少中小学生和市民连跟数场不愿离开。西焦村老农民吴焕杰听了演讲,心里非常痛快,他说:“新中国的诞生,这样大的事情,我回村后一定对乡亲们传说。”翻身农民刘镇四接着说:“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可是个天大的事呀!巩固翻身果实更有了保障。中国改了年号,一辈子也要记住这一天。”文工团员们边演讲边散发传单,群众争相阅读,一个小学生因为没有要到传单哭啼不止。

从街上宣传回来,已经中午12点,距离下午3点的开国大典还有三个小时,我顾不上休息,立刻把身边的日记本、奖状、纪念章等找出来,边欣赏边回忆,一下子我的思绪被拉回到抗日战争时期:抗日烽火燃烧着华夏大地,四万万人民为中华民族解放而奋斗,期盼着建立人民的新中国。如今,新中国就在眼前了。

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为了很好地收听开国大典的盛况,做好了一切准备。当时,机关里的收音机很少,我们华北军大校政治部仅有一台破旧收音机,因为工作需要放在宣传部,由谢克夫等三人负责管理。那天,为了收听开国大典实况转播,我和谢克夫把这台收音机架在宣传部院子里,政治部的李印书、郑平、张自深、张立云、杨克、薛非等不约而同地聚在收音机旁。大家笑逐颜开,兴奋不已,收听着从北京传来的佳音。我一边听,一边忙着记录。

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天安门广场30万军民欢声雷动、鼓乐喧天,旗帜、彩球和红灯笼汇成了翻卷的海洋。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等领导人,沿着天安门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登上了修饰一新的天安门城楼。富有历史意义的一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这里开始了。有关现场实况,是由新华广播电台著名女播音员丁一岚、男播音员齐越在天安门城楼上现场解说的。

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下午3时15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以洪亮的湖南乡音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我们在收音机旁听到了这庄严的宣告。这标志着旧中国的结束,新中国的开始。播音员的声音,伴着天安门广场爆发出来的掌声、欢呼声,通过无线电波,瞬间传播到全国各地城市和乡村。

当时没有录音机,我只是按自己的习惯写法,笔画加符号记个大意,事后再详细整理。

“轰!轰!轰!……”从收音机里传来声响,54门礼炮齐鸣28响。现场播音员介绍说,这54尊礼炮代表54个民族(当时统计为54个民族),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这时,收音机里传来:

毛泽东按动电钮,天安门广场上空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庄严嘹亮的国歌声,响彻天安门上空。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曲声中,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按动电钮,一面巨幅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广场上空。红旗,是无数烈士鲜血染成的红旗,五星红旗飘扬在祖国上空,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盛大而空前的阅兵式开始了!朱德总司令身着新制服装,佩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驱车从天安门中间门洞出来,通过金水桥,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军乐的鸣奏中,朱德总司令由阅兵总指挥聂荣臻陪同,同乘一辆敞篷轿车,驶过长安街上东三座门,沿着东长安街、东单广场直到外国领事馆聚集的东交民巷,顺序检阅肃立严整的三军部队。”

“当朱德总司令回到天安门城楼主席台上后,他严肃而庄重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他命令全军指挥员、战斗员迅速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从收音机里得知,规模宏大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海军、步兵、炮兵、装甲兵、骑兵部队组成的方队按顺序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在军乐声中,26架各型号的飞机呼啸着飞临天安门上空,其景蔚为壮观,振奋人心。

我们围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地听着播音员的介绍。在解放军分列式最后一个方阵走出天安门广场以后,欢腾的群众队伍挥舞着花束,高呼着口号,迈着坚实的步伐,一行行、一列列,浩浩荡荡地经过天安门城楼。

时间已近傍晚,我们围在收音机旁都忘记了吃晚饭,收音机里介绍着群众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的热闹场面。

夜幕降临,新月如钩,漆黑的天空,繁星点点。“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型横幅会标悬挂在华北军政大学校务部办公楼前,露天晚会将在这里举行。

全校人员为迎接和庆祝为之奋斗的人民共和国积极准备,从清晨到傍晚,到处可以听到欢快的歌声,看到欢乐的笑脸。晚饭后,积极倡导和支持召开露天晚会的谭家述教育长以及乐队成员提前到达晚会会场。随后,校部的科长、参谋、秘书、干事、汽车司机、收发员、油印员、公务员、通信员等,还有许多大人、小孩纷沓而至。

晚会现场很快热闹起来。队列参谋陈亚西忙着为观众划分区域和座位,维持秩序。时针指向晚8点,谭家述教育长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露天晚会开始!”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礼炮队点燃28挂鞭炮,噼啪噼啪,响声震天。我透过鞭炮闪烁的火光,看到人们陶醉了,沉浸在欢乐幸福之中。

校政治部副主任李克如讲话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要感谢领袖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感谢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1949 年10 月1 日晚9 时,本文作者赵勇田乘卡车在石家庄新华路向群众散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传单

文娱节目开始了。队务科的男女声小合唱、报社王捷社长和文化教员赵漪(女)的京剧新詞清唱,以及快板、对口唱、讲故事、大合唱等,一个接着一个,非常热闹。可以看得出,不管是演节目的人,还是在场的广大观众,一张张脸颊如绽开的花朵,掌声不断,笑语频频。接下来,是群众性的跳舞晚会,我也放下手中的二胡,约女伴挤进了旋转的人流里。我看到副校长曾涌泉、教育长谭家述、教育部长陶汉章、宣传部长卫孑人也都和舞伴们在祥和幸福的气氛中舞动。

夜晚,校部宣传车又要出动,我登上卡车奔向市区大街小巷去散发传单。时间虽然已到深夜,但街上行人如织,不少游行队伍还在行进着。我站在大卡车上,怀里抱着一大摞华北军大报社印的大字《号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传单。卡车所到之处,我都及时地向群众散发这份不寻常的《号外》。(编辑 叶松)

作者: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文化部原副部长

猜你喜欢

天安门城楼收音机
这是一台独一无二的收音机
收音机陪伴我成长
兼具蓝牙和收音机功能 Cambridge Audio(剑桥)AXR85
天安门城楼开放30年
流淌在岁月里的音符 4款多功能收音机赏析
登天安门城楼
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解读《巨型收音机》中的幻灭感
TDA7088T调频收音机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