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乌镇感受“似水年华”

2019-09-25河北省邢台市邢钢小学六年级杜蕊芯

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江南水乡文君河面上

河北省邢台市邢钢小学六年级 杜蕊芯

指导教师 吴印涛

我对乌镇的最初印象来自电视剧《似水年华》——跟随主人公的脚步,徜徉在乌镇的小巷里,那美丽的景色深深印刻在我心中。走进乌镇,我仿佛一下子走进了历史。打着租来的油纸伞,我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巷道在细雨中漫步,倾听这一砖一瓦细述岁月变迁。经过一处花园,透过墙壁上精致的瓦片窗,可以窥见园中的一角——几根翠竹和几株将残的月季,将本是灰白的土墙布置得生动而有情趣。

走到小巷的尽头,视野豁然开朗,清澈的河水蜿蜒地穿镇而过。站在桥上凭栏眺望,河畔杨柳依依、浅草与怪石交相辉映,尽显江南水乡的温柔秀美。不知何时,雨停了。河水如同一块质地上乘的丝绸,平静而光滑,倒映着天光,偶有几滴叶尖上的积水落下,在河面上激起一道道“褶皱”,随后又变得如被熨烫过一般光洁了。

乌镇虽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沧桑,沿河的建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风貌和格局。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的制作工艺相当精湛。当地的不少居民至今仍在这些老房子里恬静地生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里,时间仿佛忘了赶路,悄悄打了个盹儿,梦醒时,已是“千年身”。

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无数文人墨客倾慕于乌镇的绝代风华,游学或寄居于此——不仅是因为美丽的景色,更因为这里的人、这里的生活都透着一种优雅、与世无争的气质。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亲和力,乌镇才能吐纳百代,生生不息。

夜幕降临,我斜倚栏杆,听着街市上吴侬软语的叫卖声,望着河面上浮动的灯光、月影,沉醉在乌镇的“似水年华”里

……

阿呆:这篇习作写得真美!让我想起我去乌镇游玩的日子啦。

文君:江南水乡确实充满了人文气息,想必就连你,都能被熏陶得文艺些吧?

阿呆:我怎么啦,我去乌镇收获可多啦!如老房子的木雕、石雕,很多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依然在使用,漂亮得让我都不敢摸呢。

文君:你原来还注意了这些呀!还有什么吗?

阿呆:我觉得乌镇的夜景也很美。住在乌镇的那天晚上,我的窗外时常有小船经过,水波的光影映在房间里,一颤一颤的,特别美。

文君:这就是水乡特有的“家家面水、户户枕河”景观吧?要知道,人们在改造乌镇时可花了不少力气。为了保护乌镇特有的环境,不让凌乱的电线杆、电线破坏乌镇的美感,人们在铺设电缆时没少花心思。

阿呆: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我在乌镇一根电线杆都没看到。我觉得古镇的保护就应该是这样的,在隐蔽的地方进行现代化改造,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又不会破坏古镇的气质。

文君:嗯,看来你的确被熏陶出了一点点品位。

猜你喜欢

江南水乡文君河面上
江南水乡
冰排
太阳
梦里的水乡
闻君能有几多愁
我是警察
我是警察
好春光
到哪儿过冬
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