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山彝区思想扶贫中家风家训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9-09-24马宁

今日财富 2019年26期
关键词:凉山家训彝族

马宁

凉山彝族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脱贫攻坚任道重远,家风家训作为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微观载体,有利于将凉山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内化为家庭价值观,推动凉山彝族地区脱贫攻坚,促进民族团结,对凉山彝族地区精准脱贫和社会文化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家风家训基本内涵

近年来,学者们对家风家训内涵的研究逐年增多。虽然学者们对家风家训的见解各有不同,但综合来看,学者们的界定中仍存在一些共同之处,比如,普遍认为家风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内隐性和外显性特征;家训则是家风的外在形式和有形载体,是对家风的文字化凝练与表达,对家风传承起到记载、传播和固化的功能;家训和家风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共同的载体是家庭。这些共同之处有利于我们理解家风家训的基本内涵。

二、涼山彝族地区家风家训建设问题现状

在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脱贫攻坚过程中,乡风文明建设一直是其题中之义,为此,凉山彝族地区的家风家训建设也在逐步开展,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不断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地居民对统一规划的家风家训认可度不高

在凉山彝区家风家训建设过程中,由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等工作均是在政府统一指挥下开展,新村中的家风家训建设指导工作也是统一开展,缺乏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话语体系研究和家族文化的个性化挖掘,导致部分村落和家庭的家风家训千篇一律,缺乏辨识度,更缺少家庭成员认可,难以落地。

(二)当地农村较低的教育水平和文化层次导致家风家训建设缺少文化土壤

凉山彝族地区属于典型的集中连片贫困区,由于当地人口出生率高、教育重视程度低、交通不便等原因,其教育水平一直低于西部平均水平,部分村落普通话难以推广。这种情况下,以全国通用的家风家训建设方式在当地推广势必难以开展,导致水土不服。此外,凉山彝区参差不齐的公民素养也导致家风家训推广困难。

(三)当地村民领袖与文化能人的带头作用亟待挖掘

在凉山彝族村落,部分村民的普通话沟通能力欠缺,对当地风俗文化的继承与总结也难以承担,但少部分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开阔视野的当地农村文化精英可以起到较好的带头作用,并且在当地民族文化的挖掘中发挥重要功能。从目前来看,这些民间领袖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尤其在贫困村,更多采取行政命令式的推广,效果甚微。

(四)部分家庭教育空白,校园教育缺乏联动

在彝族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风家训建设是耳濡目染的,是潜移默化的,主要对家庭成员的伦理道德、文化知识、为人处世等进行教育和培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存需要,家庭更加注重知识文化和生存技能培养,而导致部分家庭教育中缺少家风家训教育,学校在政府和教育系统的倡导下虽然积极响应,但缺乏社会和家庭的联动,难成气候。

(五)部分落后的思想观念与民族习俗成为个别地区家风家训建设的动力阻碍

凉山彝区的文化发展有着自身的文化脉络和价值传承,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文化特色与传统,成为凉山彝族同胞约定俗成的规则。但是,这些规则中有部分已经不适于现代社会发展,比如过于铺张浪费的婚丧嫁娶和待客之道,已经在现代社会中成为凉山彝区部分家庭脱贫的阻碍,甚至导致了脱贫家庭再次返贫。因此,如何冲破落后思想观念束缚也成为家风家训建设成功的关键。

三、凉山彝族地区家风家训建设改进对策

(一)构建政、校、企、村社与家庭的联动机制

家风家训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微观的家庭个体,但家庭中家风家训的培训仍旧离不开政、校、企、村社的外部指导与氛围。在凉山彝区脱贫攻坚中家风家训建设更要突出积极向上、自力更生的精神风貌,与学校和社区形成良性互动,初步形成层层联动的建设机制,最终,通过政府引导宣传、村社典型带动、学校教育培育等方式共同促进家风家训建设落地生根。此外,教育是在凉山彝区的思想扶贫中起着基础性的文化扶贫、智力扶贫的作用,教育水平的提升也将为家风家训建设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土壤,提高家庭成员的接受能力。

(二)发挥大学生村官和第一书记积极作用,挖掘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众多大学生村官和第一书记奔赴凉山彝区开展脱贫攻坚战。这些干部相对来说具有眼界宽、知识丰富、文化水平高等优点,他们在对彝区同胞的日常工作中能够以较高的文化能力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和总结,结合当地现代化生活方式和每个家庭的特点为他们家风家训建设献策献力,这可以有效破解行政式的千篇一律的建设现状,提高家庭成员的认可度,让家风家训建设入脑入心,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

(三)充分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调动家风家训建设积极性

内生动力是凉山彝区农村开展家风家训建设的第一动力,是村民对家风家训建设提高认可度的基础。因此,在家风家训建设中,首先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让村民重视,理解家风家训建设的必要性,具有开展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在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训建设中家庭成员都不能缺位,让他们参与家风家训的提炼与挖掘,决不能搞村干部大包大揽。

(四)注重挖掘凉山彝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寻找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生存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移风易俗,提倡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脱贫致富的必要条件。彝族同胞由于其生活空间相对固定且居于内陆,千百年来受外界文化影响较小,完整了保存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传统。这些民族文化成为彝族的精神支撑和代际传承的实质内涵,促进了当地彝族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在现代化背景下,一些原始落后的民族传统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有必要对凉山彝区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和提炼,剥离落后封建的文化负资产,找到先进民族文化与现代话语体系的对接方式,让在彝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和思想扶贫中真正起到引领作用。(作者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18年度科研项目《家风家训建设在凉山彝族地区思想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与现实路径》(YZWH1813)研究成果和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GZY18B18)。

猜你喜欢

凉山家训彝族
漫谈古人家训立门风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构建最美河流湖泊,凉山在行动
凉山首部纯本土电视剧《西河故事》受好评
凉山彝族图案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家训伴我成长
国学经典系列·《朱子家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