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名以彰义

2019-09-24代玲燕

长安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热风鲁迅

代玲燕

摘 要: 杂文是鲁迅写作中的高产区,七百多篇杂文编纂在十九部杂文集内,每部杂文集又各有名称,这十九个杂文集名称内饱含鲁迅的思想。但学界尚未对鲁迅杂文集名称的释名、意义进行系统的、整体的研究。因此以《坟》《热风》《华盖集》为例对鲁迅杂文名称进行释名,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研究鲁迅文学史、精神史,同时对研究鲁迅文学作品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鲁迅;《坟》;《热风》;《华盖集》;释名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106-05

引言

杂文是鲁迅写作的高产区,29间年杂文的创作高达19部,其中《坟》集收录18篇文章,《热风》收录31篇文章;《华盖集》收录29篇文章;由此可见鲁迅杂文创作成果之丰富,这些杂文一方面是研究鲁迅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从1918年到1936年间中国社会的文化史、政治史的重要文献。在这些杂文著作中,文字多以“社会批评”“文明批评”“讽刺”为特色,以民主与科学为指导思想,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为灵魂,这思想精神不仅体现在鲁迅的字里行间里,还体现在鲁迅为杂文名称的定义中。

当前研究界对鲁迅杂文文学艺术形式的较究诸多,本文借以《坟》《热风》《华盖集》三部集子为例释名以彰义,以期通过鲁迅杂文名称考述来管窥其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的精神沉重感以及鲁迅内心殷切的希冀和无法抹去的苍凉底色。同时“对命题的不同解答,展现了人们对中国文化道路的不同理解,其对当代社会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1](p1)

一、 鲁迅《坟》释名

鲁迅《坟集》收录1907年到1926年间的38篇文章,鲁迅这一时期的写作旨在针砭时弊,开创文学新风气,对19年间社会状态中存在的弊病进行披露并提出展望。《坟》集再现了许多真实的事件,如:中国古代女子贞洁观、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讲等。以上真实事件的再现了鲁迅价值观念,思想倾向及爱憎褒贬,达到了历史性、思想性与文化性的高度统一,也是1907年到1926年间鲁迅思想以及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从鲁迅的生平到这一时期鲁迅的所见所闻以及《坟》集内容对《坟》集进行释名,有助于对这一时期鲁迅思想以及中国社会状况进行梳理,为我们研究鲁迅思想史以及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史提供重要的文献。

(一)纵贯生平:鲁迅的精神世界与《坟》

鲁迅一生纵笔从戎,几经辗转后确定执笔做枪,与敌人抗争到底。他年幼时从小康家庭坠入困顿,深感世态炎凉,这种落差促使他奋发图强,图志好学从1989年到1939年鲁迅辗转各地学堂,几次对自己的人生理想进行重塑,以求达到“治病救人的疗效”,典型的事件就是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在成长过程中,一面善于从劳苦大众身上汲取精神养料;另一面又敢于经常涤荡传统观念的污浊。对根生蒂固的旧传统、旧思想、旧习俗大胆地怀疑。但他另一面又自觉地在一方面信奉着文化的传统,他的精神思想观与儒家文化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的深刻的积淀。首先,鲁迅“弃医从文”,就是把人真正视为社会的主宰者。其次,鲁迅与第一任妻子虽然完婚但感情始终是发乎情止乎礼,遵守家庭婚约的同时鲁迅也在追求自己的爱情,最终与许广平结为夫妇。最后,他在第一部白话短片小说《狂人日记》中,曾通过狂人之口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反叛之声,抨击从来这样的观念,这种对被视为不可动摇的封建信条大胆怀疑的精神,就在鲁迅身上得到鲜明的体现。

(二)“武昌起义”与《坟》

以“新生运动”为开端直至“武昌起义”对《坟》集的定义是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何为“新生”?“新生”就是新的生命。杨华丽在《从<新生>到<坟>:重审鲁迅的1907》中写道“鲁迅因匿名信事件與幻灯片事件最终创办《新生》杂志就是文学活动的起点。”[2](p17)鲁迅重返东京就着手筹备致力于中国国民的劣根性的改造的文艺性杂志《新生》,这份杂志的筹办就是鲁迅眼中新的生命的开始。“他认为,要使古老的中华民族获得新的生命,单纯排满是不够的,还必须改造旧中国病态的国民性,而文学则是‘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3]p56以《新生》杂志为出发点鲁迅开始了文学救国的漫漫长路,转移中国国民病态的性情,改造媚于庸众,顺于旧俗的社会。虽然鲁迅在杂志《新生》的创作上形格势制,但是鲁迅为拯救中国国民性的信念却始终上下求索,永不停歇。

以《坟》为名的杂文集在时间的跨度上是从1907—1925年,这期间所发生的事件极多,如1911年武昌起义及清王朝的彻底结束、1912年民国建立、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5年五四运动……鲁迅在这期间笔耕不缀,创作成果颇丰,其中《论雷峰塔的倒掉》《我之节烈观》《论睁眼看了》等三篇文章是对封建思想批判。所选必具代表,这也是鲁迅在这段时间内的有感而发。想借笔将这些所属特定时代内的糟粕埋葬,葬入《坟》内以引起后世警戒,也望其戒训能超过法海的雷峰塔。

(三)《坟》集名称定义的佐证

鲁迅的《坟》集收录的文章从1918年到1925年跨越七年共18篇文章,除题记一篇外还有17篇。鲁迅的这17篇杂文集涉及鲁迅对中国封建观念、封建家长制、女性觉醒意识等评价。《坟》集18部作品中有6部作品中可以直接佐证文集名称的命名,其余12篇亦可以对《坟》集定义进行间接地佐证。例如:《坟·我们怎样做父亲》是对中国封建社会纲常伦理的批判;《坟·哪拉走后怎样》是 对封建女性意识的埋葬以唤醒新时期受过教育的女性的觉醒以及《坟·看镜有感》从辽金元的入侵角度批判对外来事物全盘接受的愚昧崇拜,实则是提醒国人警醒的看待外来事物埋葬不可取的全盘接受思想。

对《坟》集名称可以进行直接佐证的除《坟·题记》《坟·后记》以外还有相应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论睁眼看了》等将封建礼教喻为“倒掉的雷峰塔”以及用“非礼勿视”的曲解来佐证如若“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真的新文艺的。”①

在《坟》集中,鲁迅善用史笔,引据事实深刻阐释了“社会批评”及“文明批评”。如《坟·论雷峰塔的倒掉》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取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找来这般是非,大概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4](p28)以雷峰塔,许仙,白娘子等人物为材料展开社会批评,雷峰塔是封建礼数的代表。鲁迅写雷峰塔的倒掉是说封建礼数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一定会自然瓦解。又如《坟·我之节烈观》说:“节烈难吗?答道:很难,男子都知道很难所以要表彰他……凡人都想活,烈必是死,不必说了节烈还要活着。”[4](3)精神上的惨苦,也姑且不论。社会主义,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她在这社会是容不住的。在鲁迅看来“要断定节烈这事极难,极苦,不愿身受,然而不利自他,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的行为,现在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生命的价值。”[4](p5)对节烈观的“文明批判”是鲁迅的观点,我想这也是千万个被节烈者灵魂的呼声。

在《坟》的《题记》里鲁迅这样写道:

“在我自己,还有一点小意义,就是这总算是生活的一部分的痕迹。所以虽然明知道过去已经过去,神魂是无法追蹑的,但总不能那么决绝,还想将糟粕收敛起来,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藏,一面是留恋”。②

已成为生活过去的遗迹,大抵是不想忘记,也无法遗忘。生活的一部分最终也是埋藏在记忆的荒海里,是祭奠过去同时也是对逝去的时间的追逝。如那段为获得稿费而将文章写长的记忆;受《民报》影响喜欢作怪句子和古字……总而言之,每一段文字背后,都有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鲁迅也不例外。

属于自己的成长,又怎能轻易抛弃。鲁迅在《坟·写在<坟>后面》曾写到“当呼吸在时,只要是自己的,我有时却也喜欢将陈迹收存起来,明知一文不值,总不能绝无眷恋”[4](p55)。这也许是鲁迅对成长的另一番礼赞,同时也“借此暂时看看生活的余痕……知道这小小的丘陇中,无非埋着曾经活过的躯壳”[4](p57)。也许这就是灵魂永存的道理,丘陇能埋没的仅仅是身躯,而灵魂则在另一面永远纪念。

二、 鲁迅《热风》释名

鲁迅《热风》收录1918年到1927年间27部作品,旨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批判封建统治以来的弊病,并以自己的力量治世救人。《热风》再现1918到1927年间真实的历史事件,例:“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以1918年到1927年为时间轴研究鲁迅这9年间的思想以及历史大事件体现了《热风》集文学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从鲁迅的精神世界观出发以《热风》文本为落脚点对《热风》集进行释名是研究鲁迅1918到1927年间的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研究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

(一)修身治世:鲁迅的精神世界《热风》

鲁迅的人生有三次不可忽视的转折,这直接影响了鲁迅的精神世界以及创作风格及目的。首先以接触到《时务报》和当时翻译过来的科学和文艺的书籍为转折的开端;其次1902年3月,鲁迅考取官费到日本留学为转折的催化剂;最后1904年4月鲁迅从弘文学院毕业,到1906年亲年鲁迅仙台弃医从文,因鲁迅深感“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若的国民,即使客体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5](p78)。1909年鲁迅离开日本重返祖国愿能以自己的微薄力量治世。

一九零二年三月鲁迅到日本留学,其实在此期间,鲁迅比较关注的是三个互相关联的问题:一是怎样才是最有理想的人性?二是中国国民性中最缺的是什么?三是它的病根何在?考取公费留学,是想救治像父亲那样处于病痛中的人,是想治病救人;“弃医从文”亦是治“病”救人,虽然方式不同,但是初衷一样。他常常说:“在青年,需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亦自卫……”又说“血债必需用同物偿还。拖得越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又说“富有反抗性,蕴有力量的民族,因为叫苦没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变为怒吼……他要反抗,他要复仇。”[4]p(67)往往书写者的字句都是由于内心的声音一触即发,鲁迅书中的所写是他精神重生的體现,这种精神也就是抗战到底。这种精神同时回答了鲁迅关注的三个关键问题:战斗才是最有理想的人生;中国国民性中最缺战斗精神;病根在于缺乏战斗精神。与封建社会的决裂后,战斗精神洋溢在鲁迅的杂文创作中洋溢着浓烈的修身治世的思想。

(二)“五四运动”与《热风》

中华民国成立后从西方传入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子的欢迎,然而,袁世凯为实现专制和独裁,规定“民国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使得新旧思潮激烈冲突。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6月3日后,运动中心转移至上海,最终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主义的爱国主义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活动的开端。

何谓运动,运动是指移动,也就是说前进。“五四运动”由时间名词及动词构成,说明发动者是想通过这一动作表现推动事情的发展,当然事情的发展自然应以良性发展为妙,因只有正能量才能掀起“热风”。处于清朝时虽有科举,但文体单一,以“八股”为尊,思想更是别具一格。以“大清帝国,地大物博”为尊,结果如何?“八股”在八国联军的战火中灰飞烟灭;大清帝国在革命的洪流中石沉海底。例《论热风——写于<热风>出版80周年之际》写道:

这便是当时中国物质文化结构。解剖这种结构,将外来的先进文化与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旧习俗以及其现代遗留做对比,对中国“国粹”进行革命的批判,就构成了《热风》思想文字的结构框架。③

自新文化运动这缕“热风”引入中国,顺时势也将五四运动展开。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1918年“五四”爱国运动进一步提倡民主与科学。所谓民主与科学并非仅仅指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而是泛指民主观念与民主精神,是一种与封建理论道德和专制制度相对立的精神。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就是对“五四”时期民主涵义的概括。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三》中说:“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的对头,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让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又说“从清朝末年直到现在常常听人说‘保存国粹这一句话”[4](p64)。《热风·随感录三十五》又说“近来很多人,在那里竭力提倡打拳。”[4](p65)鲁迅这样说道理有三:

首先,“国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与他们的帝国思想相悖,让人不再受封建思想的禁锢;其次,保存国粹这种“保存”是不择优劣的保存,而真正的“国粹”是指国家之精华,而非任何牛鬼蛇神;最后“提倡打拳”是人人皆可为之,或是定下规则就可为之?总该有相关的制度、规则,实施方法及实施对象罢,不该如此盲目皆一概而论。广泛的民主观念及精神早已渗透在鲁迅的杂文中,然而渗透进民族魂里还是少数。

“我们几百代的祖先里面,昏乱的人定然不少,有讲德学的儒生,也有讲阴阳武学的道士……我希望也有一种七百零七的药,可以医治思想上的病。这药原来也发明,就是‘科学一味。只希望那班精神上掉了鼻子的朋友,不要又打着‘祖传老病的旗号来反对吃药……”④

在鲁迅《热风》集中,科学、民主贯穿始终。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科学挽救国人精神的观点,这也就是“五四运动——科学”对《热风》的影响。

以《热风》为名的文集除题记外从时间的跨度上是从1918-1927年,这期间所发生的大事件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主要背景,鲁迅的创作围绕这一主题的颇多。从时间上来看,《热风》集共收录31篇杂文其中从《随感录三十九》到《随感录六十五·暴君的臣民》(排序并未按照阿拉伯数字顺序进行)共15篇都在1919年完成写作,也就是说《热风》的命名与“五四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随感录五十八·人心很古》借“中国人倘能努力在古一点,也未必不能有古到三皇五帝以前的希望,可惜时时遇到新潮流新空气激荡着,没有功工夫了。”[4](p78)实则是指封建思想在“五四运动”的热风下必将消失。

(三)《热风》对名称定义的佐证

鲁迅的《坟热》集收录的文章从1918年到1927年跨越七年共31篇文章,除题记一篇外还有30篇。鲁迅的这30篇杂文集涉及鲁迅对中国封建教育观、封建思想的禁锢、中国改革的困境与希望等批评。《热风》集31篇作品可为命名提供直接佐证的除《题记》以外还有上文列举的《随感录》六篇,除此之外的24篇均可以对《热风》名称进行间接佐证。对《热风》集名称可以进行直接佐证的有1925年11月3日的《热风·题记》“又大概是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4](p61)以及直接或间接对《热风》进行佐证的《热风·随感录三十八》《热风·随感录五十六》《“一是之学说”》是鲁迅热切期望的“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能够借此风力冲破中国的封建教育观、封建思想的牢笼以及改革的泥淖迎接焕然一新的生长土地。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你自暴自弃者流的话。”[4](p71)革命的路途中总有人因革命的潮流损伤了自身利益而风言冷语,青年在革命中进退维谷。“中国的人,大抵在如此的空气里成功,在如此空气里萎缩腐败,以至老死。”[4]p71动荡且冷裂的社会,也不知会冻死多少激流勇者,在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社会里,灰色无疑是社会的代言词,一个无生命的社會,又怎能有温度?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鲁迅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4](p71)这也是为社会人的社会责任,也是对社会的期许。鲁迅在题记里这样说道:“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烈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4](61)。此“热风”其实也就是对社会的期许,是鲁迅内心所希望的。

三、 《华盖集》释名

鲁迅《华盖集》收录了1925年6月11日到7月8日之间的29篇文章。鲁迅这一时期的作品旨在坚守新民主主义打下的坚实基础、披露“五卅惨案”的暴行、为新青年的奋进指明道路。《华盖集》再现了“五卅事件”鲁迅的精神世界以及“五卅运动”中国新青年的方向。从1925年鲁迅的人生活动以及他的精神世界入手在针对《华盖集》地进行文本梳理对我们研究1925年鲁迅的思想史以及社会对“五卅事件”的眼光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究其经纬:鲁迅这一时期的精神状态

“人类总是把艺术看作自身生存意义的揭示。”[5](p15)对鲁迅而言,拯救民族的灵魂是他所忠于的信念。生于清末,长于民国时期的鲁迅,深感朝代新旧交替中的优胜劣汰法则。这一法则实行的过程中,不是所有人都会跟随新时代而进步,甚至会固守原有法则,根深蒂固虔诚信仰。如“清廷自恃'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因循保守,闭关锁国,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扼杀了中国人的进取精神……”[6](p45)总以为破后而立的新时代会持续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在曲折中前进的法则。1907—1925年间,政治上朝代的更替,如:1912年清朝溥仪正式下诏退位,1912年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如:1919年5月4日新文化运动爆发;政治合作上蒋介石叛变革命,如:1924年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等。这些事件构成了1907—1925年间的历史框架,同时也给这段时间渲染了一种由“五四运动”带来的狂热,由国民建立的欣欣向荣,由蒋介石叛变革命带来的仇恨氛围。

鲁迅作为这些事件发生时的见证者,不是在秦淮河上做一个超脱的看客,而是置身其中。和平年代,鲁迅是淡泊名利者,波澜不惊宁静度日;乱世当道,鲁迅执笔如枪,直刺敌人胸膛。苦难是最能磨练人的精神的,强者也就是在苦难中不断成长,如那个时代的鲁迅,他在磨难中不断战斗着,形成了他的战斗精神。以杂文为例“以锋利深刻明快之笔,反应社会政治的日常事变,攻击一切黑暗势力,指示着光明社会的道路……”[4](p139)。许寿裳鲁迅的话,一语中的,在这二十年间,时代背景对鲁迅的精神世界影响如下:首先,道德中的正义。“革命先烈不主张除恶务尽,徒使恶人得以伺机反噬,……咬死了许多革命人,中国人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里……这就因为先烈的好心,对于鬼蜮的慈悲,使他们繁殖起来,而此后的明白青年为反抗黑暗也就要花费更多的气力和生命。”[4](p51)其次,鲁迅深感多数国民缺乏科学的修养。“现在有一帮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人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的对头。”[4](p62)最后,鲁迅深感国民趣味低下。“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不是‘公民团的首领。”[4](p73)时代背景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五卅运动”与《华盖集》

“五四运动”革命如火如荼为新民主革命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革命尚未取得胜利前革命者纵然不会松懈。1925年5月30日在上海爆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另中外震惊的反帝爱国“五卅运动”。此次运动不仅有效打击了统治香港经济的英帝国主义还有效保障了广州的金融。“五卅运动”取得的胜利无疑是中国革命奋斗史上的“华盖”(成佛作祖之兆,指好运)。

源自内在的主观的反抗情绪以及外在的客观条件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压迫到极致的神经是撕扯到极限而还有粘连的琴弦——无法反弹,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快刀斩乱麻式的毁灭重生。“五卅惨案”在呼声中倒下的灵魂以沸腾的热血点燃民族的光焰,借以牵引出国家的运气。鲁迅在《华盖集·补白》写道:

倘在教育普及的国度里,国民十之九是学生;但在中国,自然还是一个特别种类。虽然是特别种类,却究竟是“束发小生”,所以自然不会有三头六臂的大神力。他们所能做的无非就是演讲,游行,宣传之类,正如火花一样,在民众的心头点火,引起他们的光焰来,使国势有一点转机。⑤

鲁迅对“束发小生”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参与革命创造适宜自己生长的环境的行为持真诚的评价,既是青年个人的“华盖”创造史,又是一个民族抗争“驰而不息”的前进历史,这正如鲁迅所说“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能达到他所想的目标。”[4](p132)这是鲁迅对在充满荆棘与烂石的、贫瘠的土地上的青年的殷切希冀。

1925年6月11日至7月8日之间,鲁迅在《华盖集》中有《忽然想到(十至十一)》与《补白》既对“五卅事件”发出自己的观点又对无动于衷的国民进行了辛辣而见血的讽刺,还对中国青年可以创造“华盖运”提出了相应要求“我们无需迟疑,只是试炼自己,自求生存,对谁也不怀恶意的干下去。”[4](p124)不论是个人命运还是国家命运只要是他山之石都可以借以磨炼自己等待恰当的时机在物极必反时绝地反击。在《华盖集》中《忽然想到(一到十)》和《补白》是鲁迅对“五卅事件”态度的直接表达。

(三)《华盖集》对名称定义的佐证

鲁迅的《华盖集》收录的文章从1925年的1月15日到1926年2月15日的《华盖集·后记》完结共29篇文章,鲁迅的这29篇杂文集涉及鲁迅对中国青年的希望、对“五卅事件”的愤懑,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定位等。对《华盖集》集名称可以进行直接佐证的有1925年12月31日的《华盖集·题记》“这病痛的根柢就在我活在人间,又是一个常人,能够交着华盖运。”[4](p94)以及直接或间接对《华盖集》进行佐证的《华盖集·青年必读之书》《华盖集·忽然想到(一至四)》《这个那个(四)》“古来就这样,所谓读书人,对于后起者却反而专用彰明较著的或改头换面的禁锢。”是鲁迅对中国青年从思想意识上的转变的寄望以及文学创作的方向的把握。

在1925年和平演变并不适合这片土地,流血牺牲致力于改变中国的风气。鲁迅苍凉遒劲的笔触辛辣讽刺的语言无非是证明鲁迅的“思想真正深刻的触及了国人的灵魂。”[4](p96)对国民性的揭露是鲁迅运用文学“手术刀”的初衷。《华盖集》的整理是鲁迅的一个年终总结,是鲁迅对《热风》中遗漏文章的集合,也是对反抗者的激励。

“在巨大的决定历史方向的合力面前,个人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显现出渺小、孤立与无助。”[7](p60)鲁迅致力于不在被眼前的安逸、表面的浮光幻影所收买。充分调动人性中国人的惰性部分在硝烟与战火中做一个无法行走地站在阁楼上看着通报同胞下还沾沾自喜的无知麻木的封建的裹着小脚的女人,还是希望我们能够成为锋利的钉子,给敌人深刻的教训。

结语

鲁迅杂文集释名以彰义一方面是研究鲁迅思想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是研究1918年到1936年间中国社会的文化史、政治史的重要文献。本文从鲁迅的他传、杂文全集以及近年来有关《坟》《热风》《华盖集》的研究成果为对象对于这三部杂文集名称释名以彰义。如何通过鲁迅的生平创作、历史背景以及文本对鲁迅《坟》《热风》《华盖集》进行释名以彰义,对1918年到1936年鲁迅的创作思想、社会的状态加以梳理,结合当前研究成果加以论证鲁迅杂文集名称由来考是本文的最终目的。在本文中我广泛的阅读鲁迅《坟》《热风》《华盖集》中的杂文,梳理和总结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从“知人论世”以及历史的观点出发对三部杂文集名称进行释名以彰义,进而通过作者生平、具体历史事件以及杂文集本身揭示杂文集名称的来由。

关于上述观点,本人只能结合大学相关课程以及相关资料网对自己的最初构想进行粗略的论证,但也是极尽所能不敢懈怠力求接近鲁迅对杂文命名的初衷传达能够有迹可循的观点。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有关于鲁迅杂文集名称由来的官方的系统化的研究与论证。

注释:

① 鲁迅.鲁迅杂文全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p44(下文有关这一著作的引用,只标注页码不在单独出注。)

② 鲁迅.鲁迅杂文全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p2

③ 闵抗生.论《热风》——写于《热风》出版80周年之际[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1):30-36+57.

④  鲁迅.鲁迅杂文全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p69

⑤  鲁迅.鲁迅杂文全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p128

参考文献:

[1]王川霞.文学与政治之间——冯学峰与鲁迅传统的官方化构建[D].苏州:苏州大学,2016,05.

[2]杨华丽.从《新生》到《坟》:重审鲁迅的1907[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4(10):10-17.

[3]陈淑渝.民族魂——鲁迅传[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08.

[4]魯迅.鲁迅杂文全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5,05.

[5]许寿裳.鲁迅传[M].沈阳:万卷出版社,2016,08.

[6]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

[7]雷海宗.国史纲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01.

[8]唐煜松.关于“知人论世”——浅谈世纪末文化思潮对鲁迅的挑战[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04):28-30.

[9]汪振尚.鲁迅杂文的奠基之作——学习《热风》札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6(03):26-33.

[10]刘安远.鲁迅杂文集名题释[J].博览群书,1995(04):23-26.

[11]郭宗明.鲁迅杂文集名摭谈[J].文史春秋,1997(06):77.

[12]闵抗生.论《热风》——写于《热风》出版80周年之际[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1):30-36+57.

[13]程中原.为鲁迅《热风》题名进一解[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02):83.

猜你喜欢

热风鲁迅
鲁迅防窃
孔乙己
远红外热风输送系统在煤矿的应用和推广
吹风机的“逆天”用法,你知道吗
阿迅一族
吹一吹,油烟机油污去无踪
浴室迷你暖风机电暖气
香港《热风》事件始末
热风轮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