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留学生汉语“是”字句习得偏误研究

2019-09-24刘玉博

长安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

刘玉博

摘 要: “是”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句型,其结构复杂多样,很多外国留学生学起来会感觉到有难度,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也很多。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收录的韩国留学生“是”字句偏误语料为基础,分析韩国留学生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泛化和学习策略不当三方面分析了韩国留学生“是”字句产生偏误的原因;最终总结上文的分析,得出加强中韩相似及相关句式的对比研究、注重营造汉语语言氛围两点教学启示及建议,从而帮助对韩汉语教师更好地进行“是”字句教学,同时帮助韩国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是”字句相关知识、提高其汉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韩国留学生;“是”字句;偏误分析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031-02

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偏误不仅仅是由一种因素造成,而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刘珣先生曾经就指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偏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母语迁移、目的与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是五个主要方面。”那么本文将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泛化和学习策略三个方面来分析韩国留学生“是”字句习得过程中偏误成因。

1.母语负迁移

学习者在学习一门目的语的过程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母语知识与目前所学的目的语知识进行对比,找出二者相似之处,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目的语知识,这也叫做母语正迁移。[1]但是事实上,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之处往往多于相似之处,由于母语中不存在相似或者相关的目的语知识,或者是由于相关知识在这两种语言中相差过大,又或者太过相似,都会对学习者学习目的语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就是母语负迁移,这种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新的语言系统的学习和接受形成障碍。而汉语与韩语最大的不同其实就在于基本语序的不同和语言形态变化的差异。

首先,汉语的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而韩语的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在学习韩语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因为韩语的谓语位于宾语之后,韩国人在口语中常常省略最后的谓语。而在汉语中谓语是一个句子的中心,因此是不可以省略的。语序的不同导致了韩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的时候受母语习惯的影响,往往会遗漏了句子的谓语,如“是”字遗漏偏误中的错例:北京也发达的城市。就遗漏了谓语“是”,正确的形式应该为:北京也是发达的城市。

其次,韩语主要用大量的词尾变化来表达意义,如“”表示最尊敬的说法,用于与长辈交际的场合,而“”的尊敬意味就会轻一些,常用于和平辈朋友之间的交际场合。而这些变化词尾在韩语中都是接于动词之后的,因此由于韩国留学生适用于“动词+词尾”形式的表达形式,就会产生误加偏误中误加“是”的情况,如:“哪个办法是最好呢?”此句就误加了动词“是”,正确形式应该为:“哪个办法最好呢?”

2.目的语知识泛化

目的语知识泛化指的就是目的语规则的泛化,学习者将目的语知识的某一种规则通过自己的推理,拓展至超越所能接受的范围,从而造成偏误。这是因为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因此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常常会将自己所学的目的语知识扩大范围使用,但是又由于目的语知识掌握不够准确,往往把自己所学到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恰当地套用在汉语其他的语法规则上,最终形成各种各样的偏误。

目的语知识泛化造成的典型偏误就是误加偏误,如上文分析过的误加“是”类错例,还有如:绿色食品是保护人们的健康。在此句中,出现了两个谓语动词,“是”和“保护”,而“是”表示肯定和判断,留学生应该是认为“绿色食品”和“保护人们的健康”之间是肯定的关系,因此会多加上一个“是”,最终导致偏误。正确形式应该为:绿色食品保护人们的健康。

还有其他类型偏误如: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自然的事。此句是一个遗漏“是”的错例,留学生认为已经有了一个谓语“是”,而汉语的语序就是“主语+谓语+宾语”,一般一个句子中只有一个谓语,所以在后半句中遗漏了“是”字,造成了偏误。正确形式应该为: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是自然的事。

3.学习策略不当

学习或交际策略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的第二语言知识不足以应付实际交际的需求,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交际活动的时候采用的交际策略。由于学习策略不当造成的偏误有简化、回避、简化复杂句为简单句、回避自认为困难的语音和词等等。[2]

简化策略指的就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把句子中自认为较难的、复杂的成分看作是多余的成分,将其省略成自己熟练的简单句。这都是因为对目的语知识没有明确的认识和熟练的掌握。而回避策略指的是留学生希望逃避而采取的既不合作,也不维护自身利益,不断躲避的策略。如有些韩国留学生因为对“是”字句掌握的不够熟练,认为这个句式较为困难,就会在交际和学习中回避“是”字句,尽量不去使用,或用其他更简单的句式进行替换。

在分析完语料库中韩国留学生偏误成因之后,可以发现母语负迁移对留学生的目的语习得情况有很大影响。韩国留学生出现的很多偏误是因为他们用母语的语法规则去学习和使用汉语。如:(这个苹果) (我的)(是)。或者:(这个苹果) (我的)。都可以表示“这个苹果是我的。”也就是在韩语中,谓语常常是可以省略的,但是汉语的句子一般不可以缺少谓语,这也就造成了很多留学生谓语遗漏偏误。

对比分析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者对学习者的母语越了解,就越能预测且更好地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重难点和留学生的偏误。因此,我们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在对汉语语法体系透彻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韩语知识,对比分析出韩语和汉语在“是”字句句式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能够较为準确地预测出教学重难点,从而有效地避免偏误的产生。并且通过对比教学,加深留学生对韩语和汉语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两种语言的差异,才能让留学生更多的接受母语正迁移的影响,排除来自母语的干扰,提高学习汉语的效率。

留学生在汉语语感的培养上是极度缺乏的,教师必须在狭小和有限的课堂中营造一个真实的汉语环境。此外上文也提到过,母语负迁移对留学生的目的语习得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经常有韩国留学生用韩语的语序将汉语的句子直译过来等等,为了避免此类现象,我们对外汉语教师首先一定要在课堂上使用汉语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处在真实的汉语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使他们更加习惯于汉语的表达方式。教师还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说汉语,激发他们用汉语表达和交际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在课堂中获得和培养正确的语感。并且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反复练习正确说法,使学生逐渐适应汉语的语感和思维方式,排除母语的干扰,说出一口流利而地道的汉语。比如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句式进行情景教学,可以用问答的形式指引学生,接下来引导学生在不需要老师的提问下,逐渐能够自己运用所学句式进行表达,最终掌握所学知识。[3]

只有对韩国留学生“是”字句习得偏误进行比较合理、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较为完整地掌握留学生的偏误情况,有利于帮助对外汉语教师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避免一些偏误的产生,使留学生增加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掌握“是”字句,更有效地进行汉语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万琼.《“是”字句偏误研究——以日韩学生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2.

[2]刘丽宁.《亚洲地区汉语学习者“是”字句习得情况调查与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3.

[3]史冠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句式教学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6(4).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
越南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偏误分析
英汉辅音系统差异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韩国留学生汉语写作常见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外国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从话题一焦点结构审视连动式中的偏误问题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心得
留学生使用成语的偏误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