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之如何确旨立意

2019-09-24高申兵

教育界·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立意主旨

高申兵

【摘要】所谓主旨,其实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者通过笔下的人物、事件所要反映的道理。初中生作文的主旨立意要积极向上,反映时代精神,同时还要鲜明、统一、具体,不能大而空。主旨立意有统率作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等,对文章的优劣起关键性的作用,绝不能忽视。初中作文教学可以通过以小见大、反向立意、言中传情、典型事例等具体方法来确旨立意。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主旨;立意

所谓主旨,其实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通过文章中的人物、事件所要反映的道理。庄子云:“语之所贵者,意也。”可见主旨在文章写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古文章意为高,主旨无异于是文章的灵魂。在实际写作中,很多同学却抛开自己生活的圈子,刻意在立意上拔高,或追捧热点、焦点,故意玩起了“深沉”,造成了写作“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给作品的个性化带来致命的硬伤。

初中生写作确立文章的主旨可以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主旨必须积极向上,反映时代精神,不能消极低沉;二是主旨要鲜明、统一,不能在一篇文章中确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旨;三是必须具体,不能大而空。主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如果文章主旨不鲜明,即使文采很好,也不能算一篇很好的作品。不管是写人还是记事,主旨都要突出、鲜明、一目了然,不能让读者费尽心思地揣摩。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贯穿文章的全篇,也是整篇内容的中心。它的统率作用,体现在立意决定着文章用哪些材料,不用哪些材料;怎样对文章进行谋篇布局;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等。所以说,有没有立意,立意的高低,对一篇文章的优劣起关键性的作用,绝不能忽视。

如何让初中生作文赢在立意呢?具体有以下方法。

1.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知全豹。”作文不一定非要去写那些重大的事件,初中生生活与学习中接触到的多数都是小人物、小事情、小场景,但通过这些也能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深刻而重大的社会主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典型而有意义的材料。

文章主旨立意的确定常常可用“以小见大”这一方法。这“小”符合初中生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让其不会觉得写作时无材可用;这“大”既可让其养成深入观察和挖掘生活的好习惯,又可以让其有机会写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这也是说可以从小的事情和细节、小的物件和人物落笔,通过挖掘,照样可以揭示出大的思想和内涵,反映出深刻的主旨。实际写作中,初中生可以展开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内而外的联想与想象,借“小”的素材来表达“大”的感情和道理,达到滴水藏海、见微知著的效果。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对百草园做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文字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不同季节的景色,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作者对百草园的景象进行多角度的描绘,使其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春末的菜花,盛夏的鸣蝉,秋天的蟋蟀——这一切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而美丽的百草园风采。从对景物的描写中暗示出作者对百草园的怀念与爱恋,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如何做到“以小见大”呢?首先,我们要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有许多的点滴细节,多观察的同时多思考,必然能收获更多。其次,我们要学会在观察所得的基础上多一步思考,相信你会有意外的发现。古往今来,所有的发明创造者都是勤于思考,多是会提问者。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没有视为理所当然,瓦特看到水开后的水壶盖不停跳动没有无动于衷,他们都是多问一个“为什么”,并且继续观察、思考,最后找到了改变人类生活的答案。这些“寻根问底”的思维追寻不仅会促进思维的发展,而且随著时间的积累与沉淀,我们写作所需鲜活素材的河流将永不干涸,这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像俄国文学家契诃夫的“生活手册”。契诃夫的小说常取材于日常生活,语言朴实无华却富含哲理,这都得益于他平时的一个好习惯:注意素材的积累。他在平时的生活中,随时随地记录下在与人交往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再细致地整理成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一本“生活手册”,像契诃夫那样勤于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精彩。

2.反弹琵琶,反向立意

“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只有经过多思考多推敲,从寻常之事中寻找到亮点,从平常故事中挖掘出新意,透过现象见本质,精心取舍,这样立意写出的文章方可令读者眼前一亮。

有些事物,若大家都从正面着笔,则会有千人一面的感觉;若从反面立意,异向切入,则可能使人耳目一新。这种立意方法,通常被形象地称为“反弹琵琶、反向立意”。当然,反弹琵琶,必须做到进退有度、言之有理,不能犯原则性错误。

针对“阅读”为话题的作文,初中生常选择“开卷有益”这个主旨,展开来会有多读书就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明辨是非,可以洞晓世事沧桑,广济天下民众等具体内容。但也有同学选择如“开卷未必有益”之类的主题,表达了对于书的选择,书的读法等方面的思考与观点。这种跟常理唱反调的写法就是“反弹琵琶、反向立意”。其实,反向立意看似反常,实则自有道理,给人以新意。

怎样才能比较好地“反向立意”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善于从“从来如此”的传统观念跳出来思考。人如果长期处于某一事物或情境中,就会司空见惯,就会容易形成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就可能对事物的本质把握不准或不全面,有时甚至是完全不假思索的错误。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经常运用逆向思维来“反弹”,常用“反向立意”的方式去确立主旨,就可能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从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3.言中传情,表露主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感情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古今中外的作家几乎毫无例外地将个人感情都渗透在他们的创作中。只有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行文,才能使文章更加的真实动人,才能更自然地表达主旨,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感情真挚”是《中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里内容等级中最高的一等,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文章除了做到事要真、情要真、情要美、情要浓,还要恰当地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不能一叙到底,同时注意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来打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语言的生动、传神,不仅是文采的一种表现,也是情感、主旨的一种流露。在写作中,精准而饱含感情的语言,能很好地体现文章主旨。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笔下的菜畦是“碧绿”的,桑葚是“紫红”的,石井栏是“光滑”的;黄蜂是肥胖地“伏”,叫天子是轻捷地“窜”,油蛉的“低唱”和蟋蟀的“弹琴”;等等,我们能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作者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之情,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也暗示出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4.典型事例,揭示主旨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和事例,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同时也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揭示文章主旨。在写文章时,选择好的素材,好的事例,便意味着文章成功了一半。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叙述了父亲失业,家里典当东西葬祖母,父亲却为我做了新大衣;父亲年老体胖,却穿过铁道爬过月台为我买橘子,文中所选的事例都来自生活中,但却表现了深沉而伟大的父爱,这是文章主旨所在。所以典型事例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揭示主旨。

在选取典型的事例后,还应对其进行巧妙的加工与剪裁,以更好地表达主题,具体方法有:

细节描写激活典型事例。细节决定成败。所选细节,缺乏典型意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细节虽好,但若描写不给力,如同厨艺不精,糟蹋了美味的食物一样。记叙类的文体,可以借助鲜活的细节,恰当的修辞,讲究的炼字,深入到情节之中,烘托渲染,将事例活生生地展现出来。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替范进扯衣裳后襟的事例,《孔乙己》中孔乙己排钱买酒的事例,都離不开细节的成功处理。议论类的文体叙述事例,在简洁的前提下也要注意增添叙述色彩,使记叙的要素完整,做到概括的事例形象化。

不同文体活用典型事例。故事性强的文体,其典型事例可以根据事情发展的要素完整、详尽地叙述与描绘,使其具体生动,有感染力。议论性强的文体,虽然某些故事性强的典型事例与写作主题之间有某种共同点,但无法直接引用。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删去枝叶,突出主干,在关键处加以点染,总之想办法把这类事例转化成议论的论据。

一材多用典型事例。一个典型事例如果对其进行多角度地深入挖掘,就能发现蕴含其中的多方面含义,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这个道理。同样一个典型事例,我们对其进行立体、透彻、多元化地分析,运用发散性思维,多联想,多创新,多角度,就能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发现不同的意义,这样就能真正地做到“一材多用”。

【参考文献】

[1]陈学. 中考新材料作文临考突破与应试技巧[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2]易斌. 语文考试作文中考篇[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教学立意主旨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探究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平淡真实显主旨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