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做官“了”主义的懒官庸官

2019-09-24曹句文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位子主义者干事

曹句文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谆谆告诫,给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再次敲响了警钟,可谓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不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懒官庸官。与高高在上、妄自尊大、装腔作势的官僚主义不同的是,懒官庸官奉行的是官“了”主义,他們把“事不关己”“不了了之”作为工作信条,把“糊涂哲学”“坐堂撞钟”当成为政要诀,对群众揪心事、烦心事不上劲,对工作棘手事、烫手事绕开走。

官“了”主义者投机取巧,热衷于表面工夫,揽权不干事、出工不出力,令人深恶痛绝却又难寻破绽。譬如,有的喊“知了,知了”在行,拿主意、出点子不行,上级精神和工作部署文件摆在案头,写一个又一个“阅”字,一句“按规定办”天天重复、层层传导,没有任何实质性指导意见;有的叫“抓了,抓了”带劲,撸袖子、下基层软劲,不管什么任务一律开会布置、发文件传达,而真正要上前线、进现场却不见身影;有的说“对了,对了”顺口,对同事“好好好”,对工作“行行行”,真正要批评事、得罪人却闭口,要谈问题、讲方法则哑口。

由上可见,官“了”主义不愿担当、不敢吃苦,坐在位子上如“惊堂木偶”,看起来按部就班、一本正经,实际上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民国时期,邹韬奋在《卧着拿薪水》一文中批判当时的官场慵懒萎靡,写道:“在衙门里头挂个衔头吃现成饭的官僚老爷们,拿着薪水无事可做,只须‘卧着就行。”显然,官“了”主义者虽然表面上也忙忙碌碌装样子,但实质上与“卧着拿薪水”庸碌风气无异。党员干部若真正秉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初心情怀,恪守“群众盼什么,我们干什么”的宗旨使命,岂会无事可做、无用武之地。想必,无非是精神缺钙得了“软骨病”,以致担当的肩膀松垮退化,从而滋生了推诿塞责、四平八稳的“官油子”做派。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宋代吕本中著《官箴》一书,开篇告诫为官者“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恰恰相反,官“了”主义不但不勤,恐怕也不清、不慎。试问,一个怕事畏难者,岂有纯粹纯洁的本色作风;一个不讲原则的“老好人”,岂能做到严谨审慎、遵规守纪;一个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官油子”岂能在关键时冲得出、顶得上。事实上,官“了”主义者一切以“我”为中心,其浑浑噩噩、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心态,从根本上说为的是装个样子、占住位子,保全自我利益。

为官避事平生耻。治愈官“了”主义,得从执行组织纪律上动真格、较真章。严格执行落实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的相关规定,对揣着明白装糊涂、霸着位子不干事的官“了”主义严肃问责,让避事者不仅要有耻感、而且要有痛感。如此,官“了”主义就定然不敢再装模作样、卖巧充愣。

猜你喜欢

位子主义者干事
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干部
忌肉主义者
换位思考
张小斐: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梦想
张小龙: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极简主义者
好人主义者做不了好人
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者无忧
干事创业要“五劲”共使
魔晶重现
“想事谋事干事”的老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