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城市文化发展研究

2019-09-23毕志晓董一冰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机遇挑战

毕志晓 董一冰

摘 要:在現代化建设的今天,与经济、军事这些硬实力相比,文化作为软实力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优秀文化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世界舞台,这一过程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但对于可能迎来的一系列挑战也要加以重视,积极寻找解决对策,使各国文化共同繁荣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机遇;挑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单靠经济、军事这些硬实力已远远满足不了发展多样性的需要,依赖于“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将我国的发展置于国际社会这个广阔的平台,也为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巨大贡献,彰显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及文化自信。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机遇

(一)有利于我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1]教育水平的提升对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留学学习汉语。近年来,孔子学院秉承“相互尊重、友好协商、平等互利”的校训落户异国他乡,受到热烈欢迎与一致好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纷纷申请建院,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施行无疑将我国文化更好地推出国门,使中华文化不再局限于国内的展示,也能以昂扬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与自信。

(二)有利于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至今为止,我国高素质、高学历人才辈出,留学人士纷纷回归祖国建设国家,文化发展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文化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国家众多,民族种类数不胜数,文化形式也多种多样。我国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主动与各国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向经济发展贫困的沿线国家无偿提供文化发展资助基金、建设文化教育机构、输送优秀级别教师,并且实行国家之间教师互换交流学习政策,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知识不分国界,通过世人的共同努力将优秀文化不断传承。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不追求一国独尊,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共赢,才能共建地球美好家园,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三)有利于汲取外国优秀的文化营养

无论国家大小与否、强弱与否,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国家主权与文化信仰。学习马克思主义,从而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优秀的理论,是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理论,同时也是外国的优秀理论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所独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我国的重大创新,是中外文化碰撞的一次巨大成功。同理,外国优秀文化不胜枚举,值得我国借鉴与探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倡导“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政策,并且在引进的过程中收到了巨大的效益。各国只有充分了解并尊重各自的文化背景,才能找到交流的共同点,促进人类世界和谐发展。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逐步、适当地借鉴并融入我国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巨大了贡献。

二、“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挑战

(一)要警惕不良文化对我国文化的渗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惧怕中国强大起来,想打压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想阻断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这使得众多沿线国家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持观望态度。同样,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某些不良文化也以各种形式渗入我国,造成不同群体对外国不良文化的盲目崇拜,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影响最大,青年人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并且青年人的可塑性与好奇心最强,一旦他们认同了不良文化,就会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大肆宣传并争相学习,甚至对本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产生抵触情绪,这种影响对国家发展建设极具破坏性。

(二)要不断改革深化文化发展之路

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发展应当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改革深化这条路的建设将是艰难的,要充分规划好发展的每一个细节,要重视人才在文化改革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2]我国要珍惜人才、重用人才、培养人才,及时了解人才相关诉求,提高人才的积极主动性,坚定思想意识形态,充分发挥人才在改革深化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将人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事业并为之奋斗。同时,要进行国内的文化体制改革,使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让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并存,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规律,强化政府职能,大力支持文化建设,使文化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提高文化部门发展质量与效益。

(三)要将文化发展深入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便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把为人民群众奋斗作为终身事业,作为领导人在促进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3]的根本问题,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并向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政策宣讲,定期举办文化联谊活动,活跃文化发展氛围,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将文化发展政策落到实处。文化的创造来源于人民群众,将文化发展成果束之高阁必定会阻碍文化的进步,导致与人民群众的文化发展需求脱节,只有人民群众的基层文化需要满足了,才能推动其向更高的文化发展层次迈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文化风尚的迅速提升。因此,理应将文化发展的成果实现共享。

(四)要注意实现不同优秀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系,中国文化主张天下为公,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体现了人类的共同信念,又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无论本民族文化有多优秀,都应该以谦虚包容的态度借鉴吸收国内国外先进的文化营养,使本民族文化更加国际化、世界化,紧跟时代潮流。各国各民族之间如何更好地找出文化共性、保存文化异性、产生文化共鸣,需要一个长期的融合过程,文化的互相融合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态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文化发展不应“一刀切”,只有文化有了差异性,才能实现文化之间的融合创新发展,才能以自身的特色屹立于世界文化历史之上林。

三、如何應对“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的挑战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定党的领导方向

要想走正确的文化发展路线,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并且是适合我国发展道路的,要想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端正文化走向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新风与正能量,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新一代的领导人深感文化发展对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有重要作用,将文化建设创造性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当中,激活文化的创新性,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完美诠释。

(二)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4]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转变以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将中华文化传入世界各地,强化世界人民对我国文化的欣赏与认同。要不断推陈出新,要深深认识到中华文化才是文化创新的依据,要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要拒绝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及历史虚无主义,这样才能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将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的属于双方的共同的文化,为世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三)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发展文化产业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人民群众更倾向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与塑造。我党自成立以来便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人民群众,积极搜集现实题材,创造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大力迎合群众对文化发展的需要。我国文化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而通过倡议的推动,我国更加重视对文化产业的塑造,积极申请并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传承,以“丝绸之路”精神为主题构建旅游文化名区和博物馆,创建动漫、影视、文艺演出、游戏等中国文化品牌,在沿线国家设立中国文化服务机构,开展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年建设,可以用我国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带动沿线国家共享成果。

(四)大力构建各国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外来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建设必将是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必须构建完善的机制和体制以维护双方利益及文化建设路线方向,在摸索前行的过程中借鉴外来经验、组织专家会谈、进行学术访问,开展各国政府之间的文化交流,建立文化交流机构,鼓励并允许青年、妇女、宗教组织、民间团体等进行正当的文化交流活动,以“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为题展开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会、研讨会、博览会等,吸引专家学者对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2]《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39,340.

[3]史秀敏.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N].政协天地,2017-09-10.

[4]徐应娜.新时代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J].求知,2018(9):24-26.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机遇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唐宋交通发展对文化交流影响几何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