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长江上游油溪江段宜昌鳅鮀早期资源量及空间分布

2019-09-23范思林王晓峰印江平唐洪玉郑永华李洪泽

淡水渔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江段鱼卵径流量

范思林,王晓峰,2,印江平,唐洪玉,郑永华,李洪泽

(1.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 400715;2.重庆市大洪湖水产有限公司,重庆 401223)

长江上游是长江流域中一个特殊的水域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和自然生态环境,鱼类资源尤为丰富,达286种[1],其中上游特有鱼类124种[2]。长江上游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这些区域生态环境敏感而又脆弱,水资源特别是水能开发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3],所以对长江上游的鱼类早期资源变化调查在对鱼类保护和环境监测中尤为重要。重庆油溪江段水资源丰富,水情状况稳定,河滩缓和开阔,便于作为鱼类资源调查的采样断面。

1 材料与方法

1.1 断面设置

2015年5月20日-7月16日在重庆市江津区油溪断面进行调查,监测断面位于江津区油溪镇油溪码头上游约1 km处,约距江津区朱杨溪65 km,下距重庆小南海40 km,期间共监测55 d,106次。该断面江面宽度560 m左右,设置左岸(N29°12.0598′,E106°09.0559′)、中间(N29°12.1175′,E106°09.2667′)、右岸(N29°12.1420′,E106°09.2930′)三个采样点(图1,图2),左岸、右岸两个采样点距岸边20~30 m,水深约为3~5 m,江中为左右两岸之间偏右。每个采集点采集表(0.3 m)、中(0.5 m)和底层(1.0 m)3个不同水层,每天分上、下午两次采集。定性采集设置在左右两岸水流平缓处,每次采集2 h左右。

图1 长江江津油溪江段断面采样点断面设置Fig.1 Collection sample sections in Youxi of the upstream of Yangtze River

1.2 样品采集与鉴定

监测方法按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7]和《河流水生生物调查指南》[8]进行。样品的采集用网网目为0.50 mm的尼龙筛绢制成的圆锥网,网口开口面积为0.21 m2,网衣长2.0 m;采样时网口流速的测量用装在圆锥网上HR-2型流速测算仪;每天测定水温、pH值和透明度等[9];水文数据(水位、径流量)在重庆水文水资源信息网(http://www.cqwater.gov.cn/)获取朱沱水文站的流量信息。

图2 长江江津油溪江段断面采样点断面剖面图Fig.2 Cross section drawn of collection sample sections in Youxi River of the upstream of Yangtze River

对采集的鱼卵通过肉眼和解剖镜观察其发育期、卵膜径和主要性状,并记录;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观察采集到的鱼苗,主要基于肌节数、身体色素、膘的形状位置、鳍条位置等性状特征来进行鉴定;部分鱼苗保存于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以便实验室内进一步鉴定和验证。

1.3 数据处理

试验的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水平和垂直分布的差异采用W符号秩次检验[10](P>0.05,不显著;0.01

产卵场距离公式:

L=VT

式中:L-鱼卵(或仔、稚鱼苗)的漂流距离,单位为(m);V-采集江段的平均流速,单位为(m/s);T-胚胎发育所经历的时间,单位为(s)。

1.3.2 卵、苗径流量估算

整个调查期间,调查江段鱼卵、鱼苗断面径流量包括每次采集时的径流量和非采集期间的径流量。

1.3.2.1 每次采集时卵苗径流量计算

依据所采集到的鱼卵和鱼苗数量、采集时间、网口流速,结合水文数据按下列公式估算。

式中:M—采集时间内(定时采集)鱼卵(或鱼苗)径流量(ind.);m—断面固定点一次采集的鱼卵(或鱼苗)样品数量(ind.);Q—采样断面流量(采集江段断面江水平均流量)(m3/s);v—圆锥网网口水的流速(m3/s);s—采集时圆锥网网口滤水面积(m2);a—圆锥网网口面积,单位为m2;θ—圆锥网网口与河流横断面倾斜角,单位为“°”;C—断面系数。

式中:M′—前后两次采集时间间隔内鱼卵和鱼苗径流量(ind);t′—前后两次采集的时间间隔(min);t1、t2—前后两次采集的持续时间(min);Mi、Mi+1—前后两次采集的鱼卵和鱼苗密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文情况

2.1.1 采样江段水位、径流量变化

监测结果显示,5月22日出现监测期间最低水位197.81 m, 7月16日出现最高水位203.80 m,平均水位200.13 m,平均径流量为每秒7 579.31 m3。监测期间的江段径流量与水位变化一致,大部分时间变化趋势不是特别大,总体趋势呈波动状上升,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96,P<0.01)。具体情况如图3。

图3 重庆市江津油溪江段水位、径流量变化情况Fig.3 Changes of both water level and runoff in Youxi of Jiangjin district in Chongqing city

2.1.2 采样江段水温变化情况

图4 重庆市江津油溪江段温度变化情况Fig.4 Changes of water temperature in Youxi of Jiangjin district in Chongqing city

2.2 卵苗情况

图5 所有鱼卵和宜昌鳅鱼卵径流量变化情况Fig.5 Changes of G.filifer’ eggs and all fishes eggs runoffs

图6 江津油溪断面宜昌鳅鱼卵径流量Fig.6 G.filifer eggs runoff in cross section in Youxi of Jiangjin

图7 宜昌鳅鱼卵日采集量与水温变化情况Fig.7 Daily egg collection of G.filifer and water temperature

对2015年5月20日-7月15日监测期间采集的鱼卵进行了空间分布比较,经W检验,鱼卵密度在水平差异上,左岸与右岸差异不显著,但是左岸与中间、右岸与中间差异极显著,左岸的总密度为54.16 ind./1 000 m3,中间的总密度为20.60 ind./1 000 m3,右岸的总密度为56.14 ind./1 000 m3;在垂直分布上,左、右岸的三个水层鱼卵差异性分布均不显著。在中间的表层和下层水层鱼卵差异性分布也不显著,但表层与中层、下层与中层均呈现差异性极显著。左岸的表层、中层和下层的鱼卵密度分别为16.96、20.69和16.50 ind./1 000 m3;中间的表层、中层和下层的鱼卵密度分别为4.85、14.89和1.23 ind./1 000 m3;右岸的表层、中层和下层的鱼卵密度分别为20.43、20.39和15.32 ind./1 000 m3。

图8 宜昌鳅鱼卵发育期情况Fig.8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G.filifer egg

表1 2015年江津油溪断面宜昌鳅鱼卵空间分布差异Tab.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filifer eggs in Youxi of Jiangjin district in the upstream of Yangtze River in 2015

表1 2015年江津油溪断面宜昌鳅鱼卵空间分布差异Tab.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filifer eggs in Youxi of Jiangjin district in the upstream of Yangtze River in 2015

采集点采集水层卵密度/(ind./1 000 m3)总密度各层密度表层16.96±2.48a左岸中层54.16±5.07a20.69±2.91a下层16.50±3.04a表层4.85±1.18b中间中层20.60±2.00b14.89±3.32a下层1.23±0.60b表层20.43±2.73a右岸中层56.14±6.30a20.39±3.28a下层15.32±2.78a

注:结果为平均值±标准误(Mean±SE)

3 讨论

3.1 宜昌鳅早期资源量与环境因子关系

3.2 宜昌鳅早期资源量变化的情况

3.3 宜昌鳅卵苗时间空间分布

猜你喜欢

江段鱼卵径流量
非平稳序列技术在开垦河年径流量预报中的应用
黄河花园口水文站多时间尺度径流演变规律分析
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天津近海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研究
春季舟山渔场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1956—2013年汾河入黄河川径流量演变特性分析
基于江段划分的内河区域性溢油风险评估方法
变化环境下近60年来中国北方江河实测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变化特征
黑龙江逊克江段跑冰排
小金鱼孵化记
鱼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