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障儿童跨学科美术主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019-09-22雷灵娟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智障美术目标

雷灵娟

一、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本研究做了智障儿童美术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尝试。这次尝试打破了学科、领域的界限,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内容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動,以期达到促进智障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

从智障儿童的研究现状来看,尽管国内有着跨学科主题探究及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但多数仍聚焦在两个相关学科之间的整合,或是学科和生活及实践活动的整合,整合的课程较零散,没有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本研究将课程整合的理论应用于美术教学领域,为智障儿童课程整合和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对于拓展教学领域理论及方法论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目的

跨学科主题教学又称“主题教学”“单元教学”等,这一概念产生于西方的课程整合运动。它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整合,所有学科围绕同一主题组织教学,各个学科互相配合,最终达到或超越原课程设置目标的课程实践活动。整合课程超越学科课程,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分割的知识融为一体。整合课程也超越了活动课程,克服了活动课程的不足。

三、研究原则

美术活动主题的选择,要考虑到主题是否与智障儿童当前经验相吻合,是否是大多数智障儿童感兴趣的内容,是否与该年龄段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是否有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在选择和确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兴趣原则

美术活动主题要能引起大多数智障儿童的兴趣,激发智障儿童参与主题活动的积极性。这是智障儿童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也是主题活动得以生成和开展下去的保障。所以,在确定主题之前,首先要认真研究本班智障儿童的年龄、心理及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对哪些内容、活动感兴趣,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去设计。

(二)生活化原则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倡教育要发挥生活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开发和利用儿童生活中的一切教育资源。智障儿童知识经验贫乏,认知水平不高,美术主题活动的选择应贴近智障儿童的实际生活,选择与智障儿童生活经验相衔接的内容。

(三)整合原则

美术活动主题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该主题是否有整合性。首先是教育目标的整合,要以促进智障儿童的发展为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蕴含到智障儿童一切教学活动中,并实现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目标的有机整合,突出课程在智障儿童发展情感与丰富认知等方面的价值。其次是课程内容的整合。以主题活动为主的课程内容,是智障儿童教育整合的主要表现,要按照智障儿童生活经验的逻辑,来组织和展开。在某一主题统领下,教育内容要有效整合智障儿童发展的各个领域内容。

(四)灵活原则

美术活动主题的来源方式,是多元、灵活的,既可是教师事先预设的,还可以是教师与智障儿童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同时主题活动在时间、地点、内容的选择上,也是灵活的。

四、研究方法

(一)工作分析法

工作分析法也叫任务分析法,是对特定的、复杂的学习行为或技能进行分析、评定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在于智障使学生能逐步、有效地掌握该行为或技能。教师在美术主题教学“示范”阶段,要让学生了解“做什么”“分几步”以及“怎么做”。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意,示范正确,速度适当,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例如,教师将画水果的过程拍成视频,让学生先整体地观看全过程,然后再逐一示范每一部分的画法。

(二)提示法

对于智障儿童来说,提示法能帮助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一旦学生学会以后,就可以撤销提示。

(三)辅助法

智障儿童在美术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中,肯定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应该考虑或改变现有环境,或增加支持强度,或降低学习难度等,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四)实践法

社区实践是对智障儿童进行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在进行了相关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之后,可以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来应用所学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研究过程

(一)分析学生

包括分析智障儿童的一般特点,如年龄、性别、学习兴趣与动机、情绪、家庭情况、家庭生活经历、学习现状等等方面。应对智障儿童进行相关的各种专业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以便为训练实施提供依据。

(二)确定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是为了达到智障儿童发展目标采取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一种内容载体,因此,主题的确立可以来自智障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活动主题可以从自我认识、身边的事、重大节日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选择。

(三)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编写教学目标时,要写出每一个儿童将要达到的目标,体现个别化。在分析智障学生、分析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创设利于智障学生学习的环境,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进课堂。

(四)确定评价形式

评价作为智障儿童教育的重要手段,渗透到智障儿童生活的各个环节,更渗透到美术主题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对智障儿童的评价,主要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同时要鼓励和引导智障儿童自我评价、互相评价。

教师对照智障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将智障儿童在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做好评价统计。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没有完成目标的原因是什么?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智障儿童知识经验不足的问题?还是活动超出儿童的接受能力?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智障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学习特点,选择适合智障学生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采用游戏、活动等方式,将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让智障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实现智障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智障美术目标
让智障儿童喜爱上美术课
具身体验:培智体育教学的实践
美术篇
为智障孩子撑起一把青春伞
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