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倾听

2019-09-22袁春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日记心灵习作

袁春梅

在习作指导时,老师们常常习惯于帮助学生列出提纲、构建框架。有时,甚至是如何开头怎样结尾都规定了套路。导致学生写作时,就把自己手中的材料像填词一样填了进去。这样的教法,大多数同学都“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学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吗?现实不堪一击,只要放手,学生便无从下手。为什么?因为学生与我们一样,总是在纠结:这个材料我不会写,那个问题我不敢面对,这句话不知该如何表达,那句话没有文采……。这样纠结的后果就是让心灵如早凋的蓓蕾,还没有绽放就已零落。久而久之,心灵就成了贫瘠荒芜的田野,养不出半朵娇艳的花儿。

对此,我们应当自我反思。记得娜妲莉·高柏在《狂野写作》里,反复提到“注意心的动向”以及“接纳自己”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她说:“相信我,我们只能用自己的心灵去寫作。”是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只能用自己的心灵去写作,一旦困死了自己的心,文字就如同一个个僵尸,如何能有生气!

千古词帝李煜就是最好的例证。他的词虽不多,但偏偏都是杰作,没有华丽的辞藻,不用一个典故,几乎都是平常白话,老妪能解。然而却是他内心哀婉凄凉的流露,千百年来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

那么对于学生,我们在作文指导时,是否也应该引导他们去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呢?答案是勿庸置疑的,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沟通、交流、分享的方式,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倾听是方法,心灵是前提,心灵的唤醒更是关键的关键。能够触发每个人提笔写作的动能是不同的,需要多方面去尝试。而迈出尝试的第一步就是让心灵自由,“写”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在学生倾听心灵的声音而写作时,需要我们老师给予鼓励、欣赏、赞扬,这应居于首位,它直接唤醒着学生的写作兴趣。

记得在《二十年后回故乡》的习作中一个女孩写道:

走进象山小学,只见一个西装革履的男士迎面走来,定睛一看:“啊,这不是子康吗?”

子康满脸疑惑地问:“你……”

“我是澳澳呀,你怎么在这里?”

“我是这里的校长,你现在在哪里高就?”

“我吗,是一家游戏厅老板,日进几万呢。想不到你那时读书比我好,可现在却不如我呀。”

这个女生可以算一个学困生,这段文字应该是一个学困生对自己前景的展望,是自己心灵发出的声音。因此,我没有纠结她的价值观问题,而是划出红红的浪线,旁边写下大大的“棒”。拿到作文本翻看老师的批改,她的脸上明显荡漾着得意的笑容。想必她从中可以领悟到该如何写作了吧。

鼓励写日记,也可以帮助学生倾听自己的心灵的声音。日记,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自由,可以是心灵的独白,可以是观察的结果,也可以是活动的感受……天马行空,想啥写啥。可以记叙,可以抒情,可以议论,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一切遵从于心灵,文思自然就会飞扬。

上一届学生参加校外拓展训练中,每晚一篇日记。一个内向、不爱说也不会写的孩子,在日记中满怀激情地写道:“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是一个人。”初看这句话,还以为是他的团队呼喊的口号,一问学生,才知道这句话是他情动于衷创作出来的。对于一个内向的孩子,我不能不惊叹。还有一个女孩,胆小,也不会写作,在日记中把同学鼓励他过天桥时的场景描绘得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溢满了感激之情。看完了这次拓展训练中学生写的日记,我感慨连连:不是学生不会写作,而是平时我们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学生无法唤醒自己心灵的声音去写作。其实,优秀的写作,又何尝不是发自自己心灵的声音呢?

学生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写作固然激情四溢,但还需要唤醒读者心灵的声音。写作是一种交流,是一种分享,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因此,引导学生揣度读者的心情,唤醒读者的心灵之声是相当重要的。上文中的澳澳,她在写作时可能就全然没有考虑读者的心灵,对老师这个职业不屑,读书无用论充溢字里行间。殊不知,她的读者就是她的老师和她的同学。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孩子学习成绩都比他好,这怎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孙易新、梁容菁在《思维导图快速提升写作力》中,把写作比喻成一场交易,写作者就是推销员,阅读者就是消费者,这是不无道理的。我们在写作中应尽量选取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使用双方都觉得舒服的词语,完成一项双方共愉悦的交易。

学生在唤醒自己心灵的声音而写作时,教师也要去唤醒和激发学生心灵的声音,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存在价值感、成就感,不仅仅是大人的专利,孩子也有权利也应该享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孩子有孩子的视觉,有孩子的审美观,有孩子的语言,我们在评改、评价孩子的作文时,多想想:他心里在想什么,他想表达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样,我们就可触摸到孩子的心灵,对他们的作文也不会求全责备了。相反,我们会用赏识的眼光去欣赏,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去鼓励,有时还会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校外拓展训练结束后,我把学生的好习作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走廊上。有的是全文,有的是段落,还有的是几句,甚至是一句话,在别人看来这些写的都不够出彩,但每一篇每一句都似涓涓细流,充满活力,富有生气。我们培养的不是作家,而是能沟通、善交流、会分享的社会人。学生能写出有生活味、有童真童趣的文章,就算是好文章了。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分享,有哪一个不为之兴奋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能够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唤醒心灵的声音,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校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不求培养大作家,但求孩子们基本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日记心灵习作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心灵小语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