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2019-09-22张菁松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规则情境

张菁松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的设计至关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设计科学得当,能很好地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功效,进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进入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结合教材及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地使用故事导入、名言导入、歌曲导入、漫画导入、时事导入等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只要课堂教学内容组织活,教学方法活,课堂气氛活,教师活教,学生活学,就能够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就能够使学生自觉而积极地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如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故事引入,巧妙设计教学情境

针对理论性较强、道理较深奥、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利用讲故事导入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分析,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文知识,明白道理,达到通俗语易懂的教学效果。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一种思考的情境体验中,对整节课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自编自演,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比如,根据课文内容自编小品表演,自编故事演讲,自绘插图展览,学生往往很喜欢,因为这样的课堂充满生趣,所以学生能够在大多数时间里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要他们爱上课,他们就不需要用更多的意志力来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教学的优化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三)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学科知识、原理和概念比较抽象,理解很困难。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中再不注意方法,學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首先就要借助外部条件,即以一种新颖的、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进行心理调控,促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所传递的信息新颖、强烈,变静为动,动静结合,能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背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去思索,去创造。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它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现代教学法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当代小学思想品德与与社会课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优化电教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又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地优化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三、创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与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将其潜在的认识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所以,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实践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借助音乐、猜谜语、实物演示、录像视频、语言描绘、游戏等方式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为学生设立的教学情景要尽可能贴切生活,足够形象,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一开始就被吸引,在整堂课都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这样课堂教学质量就有保证了。

教师创设学习氛围时可以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方面采集事例,使课本上的内容变成生活中实际的事物,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就像将理论用事实表达出来,让课本与学生的距离更近,将课本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将课本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复杂的问题通过简化使学生更容易了解。

四、结合理论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生活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课过程中要将学生的生活考虑在内,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经历,通过经验进行学习,在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会自己思考问题,通过独立的探讨,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实现学生生活与发展的共融。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做守规则的人》这一课内容时,首先要明白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则,完成规则的初步建立,了解规则存在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引导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游戏入手,让学生思考平常玩的游戏都有哪些规则?对于不遵守规则的伙伴,其他伙伴会怎么做?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通过总结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规则在游戏中是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再将其延伸到生活中,是维持生活秩序的重要方法,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规范的品德。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教学必须做好足够的准备。教师必须立足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实际,以课本为基础,应用多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规则情境
选择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