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仿屈原投江”,文化传承何须哗众取宠?

2019-09-20郭元鹏

声屏世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投江汉服屈原

郭元鹏

一名身穿汉服的男子,打扮成“屈原的样子”站在江边,当观众越来越多的时候,他纵身一跃跳入“滚滚江水”里。而这样的“模仿屈原投江”的“精彩镜头”,这位行为艺术者贾先生已经演绎了很多年,每年端午节前夕,他都要来上一段。

为何要“模仿屈原投江”呢?按照这位“艺术家”的说法,这是对文化的传承,是呼吁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呼吁人们关注端午文化。似乎说法也挺“时尚”的,因为倡导传承传统文化最近这几年很是火热。然而,“模仿屈原投江”真的是文化传承吗?

对于端午文化传承来说,“模仿屈原投江”不是该有的文化传承方式。端午文化决不是“屈原投江”那么浅显,而且“屈原投江”也不可能是端午文化的“硬核”。“模仿屈原投江”是存在不少问题的。比如,谁来保证“模仿屈原投江”者的人生安全?出了事情誰来承担责任?比如,现场还有很多懵懂的孩子,他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可能是惊恐不已,也可能会“简单的模仿”,这样的悲剧出现得不少:模仿“孙悟空跳楼”的,模仿“灰太狼烧烤”的,不都是不该发生的悲剧吗?

说到底,“模仿屈原投江”不是为了什么文化传承,而是为了哗众取宠。报道里说的这位“艺术家”贾先生有一个习惯“出门旅游的时候都是穿着汉服”,这种极端的做法不仅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反而可能导致他人的反感。想起这么几个文化传承的极端个例:某地一位市民为了传承文化平时都是“长袍马褂”,而且还经常“牵着牛送儿子上学”;某地一位市民为了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经常“穿着龙袍坐公交车”。

需要文化传承,不需要哗众取宠的文化传承。这不仅不能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反而会给传统文化脸上抹黑。文化传承不需要“模仿屈原投江”式的哗众取宠。

猜你喜欢

投江汉服屈原
汉服新“江湖”
命苦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上台说汉服
致屈原
屈原送米
气节重如山——国画《八女投江》再赏析
汉服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