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自闭症孩子的私厨:星星的妈妈永不放弃

2019-09-20徐燕

分忧 2019年9期
关键词:萱萱自闭症店里

徐燕

智轩、萱萱和柳柳都是自闭症患者,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交流有障碍,学习有障碍,甚至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三家的妈妈们为了让他们自食其力,集资在武汉开了一家叫“星妈私厨”的点心店。这份伟大的母爱能否换来奇迹的发生呢?三个特殊的孩子能成为合格的店员吗?妈妈们又是怎么锻炼他们的呢?

小店开张:自闭症患者当学徒

2009年,三岁半的武汉男孩智轩被查出患有自闭症,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在武汉一家康复机构干预训练时,智轩先后认识了病友柳柳和萱萱。相似的遭遇,让三个孩子的妈妈成为好友。十多年来,孩子们在康复中心得到很多锻炼,可是去学校上课,课程跟不上;去工作,能力不达标。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生存问题让三位妈妈忧心忡忡。

直到有一天,厨艺精湛的柳柳妈做了一些牛轧糖带到康复训练课堂。色香味俱全的甜点,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味蕾,也打开了家长的思路——每个月在康复训练上花的四五千元学费,不如用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说干就干!三个家庭集资15万元,在武汉汉口镇安居路租下一个40平方米的地方,开了一家“星妈厨房”点心店。2018年9月28日,小店开张,14岁的智轩、16岁的萱萱和23岁的柳柳成了店里的学徒。

由于没有经验可循,三位妈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时不时有小状况发生。康复中心的两位老师听说后,主动到小店做志愿者,她们和三位妈妈共同组成了强大的后援团,开始指导三个孩子学习走向社会的第一份职业。

普通孩子尝试几次就能学会的事,这三个孩子往往需要练习上千次才能掌握。这个过程,需要耐心、方法,更需要信心。牛轧糖是训练孩子们的第一个项目,柳柳妈把制作流程分解到每个步骤,然后贴在墙上,一遍遍讲给孩子听。起初,孩子掌握不住时间,柳柳妈只好对每个步骤加以量化,比如炒糖时,她让孩子从1数到20,糖的状态基本合适。就这样,经过4个月的训练,孩子们才学会了制作牛轧糖的所有步骤。

与此同时,妈妈们买回半成品纸板,让孩子们学习折叠包装纸盒。刚开始,萱萱能够独立完成,可柳柳和智轩却不会。由于缺乏空间想象力,对于两条平行的折痕,两个孩子总会忽略其中的一条,以致于无法让纸盒立体起来。老师扶着他们的手,从指认每一条折线开始学习,一点一点地教给他们。渐渐地,智轩和柳柳也学会了折叠纸盒,只是速度比萱萱要慢很多。后来,三个孩子逐渐学会了制糖、切糖、包装等全部工序。

2019年初,三个孩子独立制作出第一批牛轧糖。尽管味道、形状、封装等都有瑕疵,可三位妈妈和两位老师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产品,毫不犹豫地全部买下。当她们把钱交到孩子们手上时,尽管孩子们不理解什么叫做生意,可看到妈妈和老师们开心的样子,也跟着一起拍红了手掌。经过不断地练习,三个学徒制作的牛轧糖越来越好,已经达到可以出售的水平。顾客买走孩子制作的第一份牛轧糖时,店内一片欢声,三个妈妈击掌相庆:“我们的孩子终于被社会接纳了,好开心。”

从1到2:像蜗牛一样奔跑

在康复中心,孩子们学到的多是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而在这里,妈妈们是要让孩子学会生活。三个孩子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点心后,妈妈们迫不及待地让孩子尝试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一头扎进生活的海洋里。

采购,是孩子们面临的第一道考题。开店之前,孩子们学过基本的加减运算,认识过人民币,可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老师和妈妈们一起将采购过程分解成若干个程序,然后一点点教给他们。妈妈们带着孩子去菜市场采购几次后,便狠狠心将采购任务交给孩子。三个孩子轮流承担采购任务,他们需要写好中午的菜单,然后记录下所需购买的菜品和数量。到市场后,每买一样,都要用小本子记录下数量和金额,因为回店之后,他们要填写妈妈们精心设计的报账表格。打过草稿数据核对无误,再抄写到指定的表格里,完成一项训练。

2019年4月23日,是柳柳负责出门采购的日子。她购买了西红柿、鸡蛋、西芹等一些基本的蔬菜和副食,回到店里放下篮子后,柳柳开始整理报账表格。简单的数字加减,孩子们都需要算上好几遍,更何况买菜时还有许多零钱。柳柳扒拉着篮子里的物品,加上翻看自己的记录,大概40分钟后把表格填写完毕。柳柳妈接过账单,拿着计算器核对一遍,然后数了数剩下的零钱,确认无误后,便对柳柳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进一步锻炼孩子,小店开设送货服务项目。虽然三个孩子学会了乘公交车、用手机导航,可送外卖,妈妈们还是捏了一把汗。妈妈们领着孩子送过几次后,近距离的订单都会直接派给孩子。当轮到年纪最小的智轩送货时,稍微复杂的路段,大人会偷偷跟着。一次,智轩给一个客户送桃酥,沉迷在手机中的他走错了路。跟着他的妈妈,没有提醒,而是赶紧给客户打电话解释原委,然后由着他继续错下去。那天,智轩花了好长时间,通过看指示牌、手机导航,加上询问路人,才把桃酥送给客户。看到智轩没有慌张,而是想方设法完成任务,妈妈内心还是挺高兴的。不过,妈妈还是严厉地批评了他,此后智轩送餐几乎很少犯错。现在孩子们的送货能力越来越好,最远的一次,孩子们换乘了两个半小时的车,把点心送到了距离店铺28公里远的光谷高新开发区。

“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开朗了。智轩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柳柳的手部变得更加灵活,萱萱的情绪稳定了,更活泼,更会关心人。”智轩妈对孩子们的变化如数家珍。有顾客上门时,孩子们主动上前招呼,虽然只是简单介绍名字和年纪,但对于伴随着程度不同的社交障碍的自闭症孩子来说,能主动同人打招呼、表达情绪,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认真不怂:爱的私厨不打烊

妈妈们不擅长营销,加上小店地段较偏,生意并不好。智轩妈以前做过生意,懂得及时止损,但她们坚持绝不打烊,“要一直做下去,让孩子们学会生存比金钱更重要。”

2019年3月,一位年轻女士来到店里对智轩妈说:“店里有什么,我就买什么,不用包装那么麻烦,直接用食品袋打包,我提走!”在店里扫货完毕后,她建议店里增加婴幼儿辅食产品。智轩妈愣住了,这位女士笑着解释道:“能带好自闭症孩子的人,一定是有耐心和爱心的。你们做的食品,放心。”智轩妈热泪盈眶地道谢。她赶紧把这件事告诉另外两个妈妈,并不是要急于拓展婴幼儿辅食业务,而是她们太需要这种暖心的安慰。

自闭症孩子虽然有一些刻板行为,但做事极其专注。这种“一根筋”的特性反而成为制作食品的优势——孩子们实打实地完成任务,绝不偷工减料。饺子馅儿包得扎实,手工牛肉酱会选用最好的食材,没有半点添加剂……正因为食品的质量,才赢得了口碑,积累了稳定客源。

4月上旬,武汉大学的一个老师得知“星妈私厨”背后的故事后,专门给孩子们送来了书本和礼物,并捐款1000元。妈妈们收下礼物,婉拒了捐款,她们说:“谢谢您的好意,您的光顾就已经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善意让三位妈妈越来越有信心,她们相信那些打不倒自己的,终将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她们要带着孩子走向更好的明天。

如果您恰好路过武汉后湖百步亭,碰巧看到这家“星媽私厨”点心店,那么请您留步,尝一尝这些自闭症孩子做的人间美味。在品尝的时候,您的一句“你们的孩子可以做得和正常人一样好”,就是对妈妈和孩子们最大的赞美。

责编/昕莉

猜你喜欢

萱萱自闭症店里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暖和一下
被忽略的1000万自闭人士
我家的多肉
你的脸像水蜜桃
以为是跑路费
大盘鸡
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