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型中医院科研能力建设初探

2019-09-20刘媛媛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医院研究型中医药

文/刘媛媛 何 斌(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近年来,研究型医院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医院管理者的重视。2011年,建设研究型医院被国家多个部门联合确定为国家指导医院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1]。根据国内部分大型医院建设研究型医院的经验,结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成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研究型中医医院的战略目标,并将其纳入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现针对该院创建研究型中医院以来在科研能力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阐述。

一、研究型中医院概述

研究型医院是以新的医学知识和新的医疗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与科研并举,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作出重要贡献的一流医院[2]。

研究型中医院除了具备研究型医院的基本定义外,还应有自己的特征:一是要遵守中医药发展规律,以弘扬中医特色为办院方向;二是中医临床与科研要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是要有符合中医特色的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一流的医疗设施、科研设备;四是要有中医特色鲜明的国家级重点学(专)科和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能够承担国家重大中医科研项目、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五是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家对外重大战略部署,拥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

二、中医院科研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科研意识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医院自身的运营压力和发展需要,临床医疗工作一直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临床科室考核的重要指标,所以重临床、轻科研的现象普遍存在。临床医务人员对科研促进临床业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认识不强,加上医院对临床科研工作的奖励补偿机制不健全,未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主动开展科研的积极性。

2.科研条件简陋

标准化的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开展高水平科研的基础。就现实情况而言,中医院与西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比,无论是在实验室场地、仪器设备配置,还是在科研人员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制约了中医院高水平科研项目的开展。

3.科研管理落后

科研管理在科研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研工作的进展。目前,中医院在科研管理人员的职业化、科研管理技术的信息化方面建设力度还比较低,很多中医院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效率较为低下。

三、研究型中医院科研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型中医院是代表国家一流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医医院,其科研工作的建设方向应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始建于1959年,是安徽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是首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也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该院将创建研究型中医院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来,在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的基础上,借鉴国内有关建设研究型医院的经验做法,在科研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1.构建新型的医院科研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医院重新修订了科研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流程,整理并编印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管理文件汇编》,内容包括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岗位职责、道德与学术规范、标准操作规程、技术规范及应急预案等。

二是建立信息化科研管理系统。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信息化科研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科研管理人员快速准确地掌握科研项目的全过程信息,进行精准化管理,从而极大地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利用科研信息系统,科研管理人员可以开展科研大数据采集、分析医院的科研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为医院层面制定前瞻性科研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制定适应医院发展需求的科研激励机制。在临床科室设立科研编制岗,积极支持临床科室招聘博士学位高层次人才,并由医院承担人力成本支出;调整和优化医院科研奖励政策,大幅度提高重大科研项目、成果和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奖励标准;进一步扩大科研项目的配套资金范围,对考核优秀的临床研究所、具有较好研究前景的自筹科研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2.建设有中医特色的现代化科研平台

一是积极推进科研公共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化认证。医院医学检验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室ISO15189 认可,伦理审查体系通过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CAP 认证。这些平台均可以为院内外科研人员提供具有国际标准的科研公共服务。

二是积极推进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建设。医院中医药实验室已建成由国家中医药三级科研实验室、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实验室组成的实验室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医院中医药临床科研的产出和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三是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科研共享系统。根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要求,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引进并投入使用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该系统与医院的HIS、LIS、PACS 系统通过接口技术实现了无缝对接,具备临床诊疗信息全程收集、整理和分析功能,实现了临床医疗与科研信息共享,并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验收。

四是组建中医药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医院自主研发了具有知识产权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挖掘系统,对1 个国医大师工作室、11 个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1 个全国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27 个安徽省名中医工作室进行了病历收集、录入、挖掘和分析,凝练出行医、用药之道等,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中医临床人才。

3.建设专业化的科研人才队伍

一是建设专业化科研管理队伍。通过多年建设,医院科研管理队伍已初步实现专业化和年轻化改革,专业上涵盖了卫生管理学、中医学、药学、临床方法学、流行病与统计学等,学历都在本科或硕士以上,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协调服务能力,是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科研管理队伍。

二是建设一批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的科研创新团队。通过实施科技、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医院目前已建有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3 个,安徽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团队4 个,在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相关领域形成了科技创新群体,在中医药防治呼吸疾病、脑病、风湿病、糖尿病,针灸治疗疑难病症和中医中药在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等方面承担了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流的科研成果。

三是重视中医药青年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医院自2007年启动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苗圃工程”以来,截至目前已先后资助青年科研项目400 多项。项目实施十多年来,很多早年获得资助的青年人才已经成长为科室的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这对提高医院的知名度、科研实力及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4.建设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临床研究学术高地

一是建设一流的药物临床试验专业机构。医院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资格认定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科室10 个,能为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先进的试验平台。这对进一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发展、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创建具有新安医学特色的临床研究分院。为更好地传承创新新安医学,医院组建了临床研究分院。分院下设6 个研究所和临床研究中心,重点围绕临床研究、护理研究、药学研究、医技研究和管理研究5 个方向,实现中医临床关键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成果推广和产业转化的“五位一体”功能定位,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研究高层次技术人才和重大科研成果的孵化基地。

三是组建安徽省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联盟。以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糖尿病)科室牵头,成立了安徽省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数据中心、技术指导中心、科研管理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全面提升糖尿病中医药防治能力和学术水平。

四是成立安徽省中医风湿病专科协作组。协作组以医院的国家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风湿病科为组长单位,成员涵盖全省市县16 家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协作组开展了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安徽省对外科技合作项目等研究,参与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成为行业标准。

五是构建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的窗口。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平台,在“共享、互动、合作、推进”的原则下,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增加人员互访,扩大合作范围,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研究成果。医院已与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家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四、推进研究型中医院科研能力建设的具体建议

1.充分认识研究型中医院建设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研究型中医医院的理念与建设目标契合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建设以中医临床科研为主导的研究型中医院,对于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中医院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型中医院科研能力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系统工程

科研能力建设是研究型中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医院规划、人事、医务、护理、科研、教学、后勤、财务等多个部门,需要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多部门协同配合,有效整合全院资源,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3.研究型中医院科研能力建设的关键是人才

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营造适宜科研人员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增强科研人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热情,使其在医院中医药科研事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研究型中医院科研能力建设要体现中医文化特征

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科研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要全面体现中医文化特征。研究型中医院科研能力建设如果脱离了中医药自身特色和规律,就会偏离正确发展道路。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更好的传承,才能使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中医院研究型中医药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赵县中医院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