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结构性地下室地坪的应用

2019-09-20李新其

中华建设 2019年9期
关键词:消耗结构性装饰

李新其

一、传统地下室地坪与结构性地下室地坪对比分析

1.传统地下室地坪

(1)施工程序

地下室结构底板完成--细石混凝土找坡--地坪装饰(如图)。

(2)使用年限

经国内地下室地坪使用状况抽样调查,一般采用的是细石混凝土地下室找坡地坪,使用寿命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时间短则10年、长则20年。

(3)原因分析

传统地下室地坪细石混凝土的厚度,按找坡要求是坡底60mm、坡顶100mm,因车辆行驶产生的运动荷载长期作用,经最长20年的时效后,细石混凝土面层与原地下室底板结构层剥离,即俗话说的两张皮。细石砼面层出现开裂、破损,失去地下室地坪的使用功能,需要凿除后重新翻新。

(4)成本分析

民用住宅地下室地坪使用需求一般为70年,按照每次使用20年,70年需要进行3.5次地坪重新施工。

对传统地下室地坪从建造到凿除的造价分析,达到105元/m2(见下表):

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单位 材料消耗 人工、机械、水电费用消耗 税费 小计 合计消耗3 2.0 0 1 5.0 0 5.0 0 5 2.0 0 1 0 5元/m 2地坪装饰 3 8.0 0元/m 2破损后凿除清理 1 5.0 0

按全寿命使用70年,3.5次投资,不包括物业管理成本和资金的时间成本,传统地下室地坪全寿命使用成本为105元/m2x3.5次=367.5元/m2。

2.结构性地下室地坪

(1)释义

结构性地下室地坪是指在地下室结构施工时即形成结构找坡,在结构层上进行技术处理后所进行装饰的地坪(如下图)。

(2)使用年限

结构性地下室地坪由于采用结构底板放坡,不再需要用细石混凝土找坡,行驶车辆直接作用于地下室结构板上,满足荷载和使用要求。

地下室结构板设计年限同使用年限,无开裂和破损,所以结构性地下室地坪能够满足全寿命使用要求。

(3)成本分析

由于结构性地下室地坪在一次投资后,包含地坪装饰后期维护维修在内的费用,全寿命使用成本为140元/m2(见下表)。

项目 单位 造价 备注结构施工的管理费用增加12.00地坪装饰造价 38.00元/m2 140元/m2地坪装饰后期维护维修 90.00合计消耗 140.00

3.对比分析结果

用全寿命周期对比分析发现,不包括物业管理成本和资金的时间成本,将两种地下室地坪对比分析,结果是传统地下室地坪比结构性地下室地坪高出227.5元/m2。

例:20万m2小区、地下室地坪3万m2,采用结构性地下室地坪,不包括物业管理成本和资金的时间成本,估算节约682.5万元。

二、结构性地下室地坪的具体方案

1.设计要求

地下室结构的承台、梁、板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将结构标高与建筑标高统一。结构施工中地下室结构板面的坡度和坡向应与防火分区统一,避免造成车库积水。

2.施工要求

地下室基础施工时,由于整体结构有坡度设计,部份承台、梁、板底的标高各有不同,所以施工时,必须对坡度部位的标高进行仔细控制,进而满足承台、梁、板的截面设计要求。

地下室基础施工时,在结构板面浇筑完、混凝土初凝前,用磨浆机对结构板面进行二次收光,一是表面微裂纹控制,二是坡度整体平面控制。

三、雨水对结构性地下室地坪施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受冬季冷高压和夏季热低压形成季风气候的雨水影响,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和中南部分地区的施工季节雨水较少,其他地区的施工季节雨水较多,不可避免对局部结构板完成后的表面造成影响。

地坪装饰工程处于工程扫尾阶段,施工前的地坪表面附着残留混凝土和建筑砂浆,可用磨石机打磨表层并清理,即可进行地坪装饰。

据目前案例,对于局部受到雨水影响的表面,采用高强度修补措施进行表面处理,完全能够满足要求,修补后二次打磨清理后即可进行地坪装饰。

四、结构性地下室地坪应用的现实意义

据相关分析,预计到2030年城镇化率达70%时,我国仍有1.3亿新增城镇人口住宅需求,因人防及停车位要求,新增地下室面积估算约8亿m2。

结构性地下室地坪的应用,8亿m2的地下室地坪、全寿命使用周期,按节约227.5元/m2计算,社会节约资金约1800亿元。按照每平方米消耗混凝土0.068立方米、3.5次计算,减少混凝土使用量约1.9亿立方米。

结构性地下室地坪的应用,增加居民使用效率,减少物业管理成本,减少水泥、砂石消耗,进而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更利于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消耗结构性装饰
玉钢烧结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实践
转炉炼钢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强化思想引领 推进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用市场化深化煤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