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贸易网络演化及互联互通效应模拟

2019-09-19雷会妨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经济带煤炭天然气

马 远,雷会妨

(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一、引 言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经贸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2016年中国进口石油43 430.62万吨,其中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的石油占总进口量的65%左右,中国进口石油前十大来源国几乎全是“一带一路”国家。2016年中国进口天然气736亿立方米,通过管道进口天然气380亿立方米,主要来自中亚国家和缅甸,而液化天然气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卡塔尔和印度尼西亚。中国的能源需求以进口天然气、成品油和原油为主,近年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但由于国际能源局势和地缘政治形势不断变化,能源来源国较为单一,难以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因此,深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有利于中国增强能源安全,促进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实现多方共赢。推动沿线国家能源合作深化的关键是加强互联互通。至2016年,中国已开通356条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与“一带一路”62个国家签订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中缅油气管道已投产使用,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项目、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等开始建设。不断推进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国家的深入合作,释放了沿线国家的合作潜能。与此同时,在贸易畅通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正处于从第一代贸易政策向第二代贸易政策的过渡时期,在经贸合作的标准上距离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贸易畅通程度成为影响能源领域深化合作的又一关键因素。尽管能源产品关税较低,原油产品等为零关税,但由于能源本身具有的战略性作用,非关税壁垒等对能源贸易的影响依然显著。降低能源领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对于提升沿线国家合作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互联互通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领域深化合作的关键。

二、文献述评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领域仍相对落后,而能源合作对运输工具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要求较高,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五通中的“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成为增强各国贸易联系的基础。高金瑞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能源合作模式、机制及对策,并提倡以企业间的合作模式为主,以互惠互利为原则[1]。刘玎倩认为仅仅依靠消除关税贸易壁垒对增加沿线国家的能源贸易有限,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贸易合作最有效的方式[2]。在此基础上,盛斌等提出“一带一路”愿景是为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运输成本,实现互联互通,进而达到互利共赢[3]。李娟等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对沿线各国贸易往来意义重大[4]。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使得运输成本大幅度减少,提高了贸易效率,设施联通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环节。黄立群认为贸易畅通是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交往日益密切的必然选择,传统的贸易形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发展[5]。廖泽芳等以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为基础,提出50%以上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潜力较大,经济规模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运输距离对双边贸易畅通的影响显著,汇率等对双边贸易畅通也有促进或阻碍作用[6]。黄先海等以GTAP9.0数据为基础,对沿线国家设施联通与贸易畅通的实施效应进行测定,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设施联通是各国的“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贸易畅通所带来的福利提升程度更高且发展中国家获利更大[7]。

从当前研究现状来看,采用复杂网络和GTAP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贸易网络演化及互联互通效应的文献很少。虽有学者选用关税作为冲击变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但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互联互通角度来模拟预测各国福利及能源行业贸易变化情况的很少。鉴于此,本文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能源贸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沿线国家构成的复杂网络密度、网络结构熵、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的计算,分析沿线国家贸易网络演化与互联互通的关系;进而利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水平来反映设施联通程度,利用非关税贸易壁垒来反映贸易畅通程度,模拟预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是否给能源贸易带来正向“溢出效应”。

三、能源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组成的能源贸易网络是以国家作为所研究的节点,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为边,贸易流向为边的方向,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贸易关系网络,进口和出口分别代表能源的流入与流出。以联合国统计司发布的2007—2016年间煤炭、石油、天然气贸易值为依据,进而对沿线国家贸易结构变化及网络特征进行分析。沿线国家每一年的能源贸易值都能构成一个矩阵Mt。能源贸易构成的无权网络中Mij(t)表示的是在t时期i、j两国是否存在贸易关系,如果存在贸易关系则Mij为1,不存在贸易关系Mij为0。对于加权网络而言,Mij(t)表示i国向j国出口数值的大小。为对比分析,分别作出2010年与2016年沿线国家能源贸易网络图,灰色节点的大小代表贸易联系,节点越大,表示与各国的贸易往来越密切。线的宽度代表贸易量,连线越宽说明贸易量越大。由图1可知,2010年煤炭的贸易网络图由26个节点和153条节点连线构成,石油的贸易网络图由 26个节点和114条节点连线构成,天然气的贸易网络图由26个节点和73条节点连线构成;2016年煤炭贸易网络图由28个节点和148条节点连线构成,石油贸易网络图由27个节点和113条节点连线构成,天然气贸易网络图由28个节点和205条节点连线构成。天然气贸易网络紧密度增加最为明显,石油网络变化较小,煤炭网络紧密度降低。相较于煤炭和石油贸易网络,2010年到2016年天然气贸易增加最为显著,表明沿线国家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加之天然气价格低廉、使用范围广泛,替代煤炭、石油的可能性较大。

图1 2010年、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贸易拓扑结构

1.网络密度。网络密度是测量社会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紧密程度的指标[8]。整体网络密度指真实存在的关系总数与理想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关系数之比,取值范围为[0,1],越接近于1,表示紧密度越强,各国之间联系越密切,反之紧密度越差。

由表1可知,2007—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能源贸易网络密度较低,即沿线各国尚未形成稳定的贸易往来,各国之间能源贸易有较大提升空间。相比较而言,石油贸易网络的密度相对最高,天然气贸易网络的密度相对最低。煤炭贸易网络密度在2009年出现了一次明显的下降,随后又逐渐上升。沿线各国石油贸易网络密度波动最大,属于极其不稳定网络。天然气贸易网络密度在2016年达到最大,未来贸易潜力较大。

2.均质化程度分析。熵最初用来描述分子运动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在复杂网络中则用来描述网络结构的均质化程度。熵值趋近于1,表示网络节点的重要性相对一致,网络连接类似于规则网络,均质性程度较高,呈现无序的随机网络特性;熵值趋近于0,表示网络节点间地位差异较大,网络连接类似于星型网络,呈现一定的异质性,表现为有序的无标度网络结构特征。参考谭跃进等的计算方法,计算出2007—2016年煤炭、石油、天然气贸易无权与加权网络标准出口结构熵、进口标准结构熵[9]。

由表2可知,就贸易流量而言,煤炭的进口贸易流量分布较出口流量更加均匀,说明煤炭的出口中心点的地位较为突出。具体而言,煤炭的贸易网络标准出口强度熵和标准进口强度熵分别维持在0.4和0.6上下,煤炭贸易经多年发展已形成稳定的出口中心。单个中心的输出能力较强,这些出口国家的地位较为显著。煤炭贸易网络的标准结构熵整体随时间呈小幅上升,即煤炭贸易网络的异质性在逐渐下降,各国多元化的贸易战略使沿线国家的贸易网络愈加密切,分布也更加均匀。石油贸易在无权网络中,出口空间结构较为无序。标准出口结构熵(除2007年和2008年)均小于0.5,说明石油出口贸易网络更趋于表现为有序的星型结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的出口掌握在少数对外输出能力较强的大国手里。在加权网络中,标准进口强度熵整体上大于0.5,其网络结构更趋于表现为无序的规则网络。与石油贸易联系的无权网络结构相比,加权贸易网络结构的均质化程度较高,贸易量选择的差异程度较小。天然气贸易的均质化程度比较低,在无权网络中,标准出口结构熵与标准进口结构熵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加权网络中,标准出口强度熵与标准进口结构熵变化趋势较小,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天然气贸易多元化和集中化选择几乎一致。加权贸易网络的异质性程度低于无权贸易网络,各国在天然气贸易量选择的差异性较小,并且天然气贸易出口国日趋集中化,各国间贸易流量的差异却呈减少的趋势。

注:表中数据是由UCINET软件计算整理得到。

表2 煤炭、石油、天然气网络标准出口结构熵、进口结构熵

3.聚类分析。

(1)聚类系数。在所构建的网络中,假设节点A和节点B相连,节点B又和节点C相连,那么节点A和节点C很有可能连接。集聚性即为网络中三个节点相连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每一个节点与其他另外两个节点均有相连边。各个节点的聚集系数可表示为[10]:

其中,aij、aik、ajk分别为邻接矩阵中所对应的值,ki表示出度。

聚类系数的大小代表一个国家与能源贸易伙伴关系的紧密性。取值范围在[0,1]之间,越接近于1则表示该国与能源贸易伙伴关系越密切,接近于0的聚类系数则代表该国与能源贸易关系松散。nPairs表示与该节点相连的三元组的数量,即某个国家与其他两个国家有能源贸易关系的数量。nPairs越大,代表该国与其他两个国家构成三元组的数量越多,与较多国家有能源贸易,越小则为构成三元组数量越少,与较少国家有贸易往来。当聚类系数较大、nPairs较小时,说明该国与贸易伙伴之间关系十分密切,但是与之发生贸易往来的国家较少;当聚类系数较小、nPairs较大时,说明该国与贸易伙伴关系松散,但与其他国家产生能源贸易关系较多。经计算,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贸易网络聚类系数详见表3。

煤炭贸易方面:2010年与2016年的煤炭贸易中埃及、印度、乌兹别克斯坦等的聚类系数在不断变大,中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nPairs上升。中国煤炭贸易的聚类系数由2010年的0.380变化为2016年的0.326,整体聚类系数较小,nPairs由2010年的171增加到2016年的190,可见中国与多个国家建立煤炭贸易合作关系,但与煤炭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2010年和2016年俄罗斯的聚类系数与nPairs变化趋势与中国类似,均为与较多国家存在贸易往来,但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石油贸易方面:2010年到2016年的石油贸易中伊朗的聚类系数和nPairs增加最为明显,与贸易伙伴已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0—2016年哈萨克斯坦与多个国家进行能源贸易,然而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松散。蒙古国的石油贸易聚类系数增加较大,与其伙伴关系非常密切,但nPairs下降,蒙古国与较少国家发生石油贸易往来。天然气贸易方面:英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的天然气贸易聚类系数、nPairs上升明显。2016年中国的天然气聚类系数增加到0.468,nPairs为190,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较松散,但拥有较多贸易合作伙伴。国与国之间关系松散,则其贸易容易受到政治因素、地缘因素等的影响。与沿线多个国家建立贸易联系,对于能源进出口多元化以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表3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贸易网络聚类系数

注:表中数据由UCINET软件计算整理得到。

(2)平均路径长度。网络平均路径长度主要是计算贸易的传输性能与传输效率。在所构建的网络中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距离Dij代表连接这两个节点最短路径的边数。贸易网络中平均路径长度L是指任意两个节点距离的平均值,M表示网络节点数,表达式为:

由图2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贸易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在1.6~3.1之间,煤炭和石油的平均路径长度变化不大,天然气的平均路径长度波动幅度较大。贸易国之间平均路径长度的缩小表示任意的两个国家都能通过其他国家的传递而完成国家之间的贸易,从而使得贸易网络形成一定的凝聚力。传输距离越小,表明能源贸易的传输性能和运输效率越高,贸易紧密度越大。由图2可知贸易国之间的煤炭、石油的平均路径长度从2007—2016年整体处于上下波动的状态。煤炭和石油较常见的运输方式是陆路运输或海陆船舶运输,平均运输距离大,易受天气、运输成本、政治局势等因素的影响。天然气在三大能源中变化是最大的,从2007—2014年整体处于波浪式下降态势,尤其是2014年之后,平均路径长度出现大幅下滑。这可能与中缅天然气管道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陆续建成投产密切相关。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平均路径长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图2 沿线国家能源贸易网络平均路径演化图

四、能源贸易网络互联互通效应模拟

(一)模型介绍及模拟方案设定

1.GTAP模型介绍。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简称GTAP)广泛应用于农业、贸易以及政策研究,对不同区域的合作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模拟量化分析,进而得出各个区域福利及产业变动,判断各区域对该战略的敏感性强弱。该模型是一个比较静态分析模型,假定市场完全竞争,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最小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所有产品和投入要素均能全部出清。本文数据库是基于2015年发布的GTAP9.0版本,包含140个国家和57个部门,模拟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带来的福利水平、贸易条件、GDP变动以及能源进出口的变动情况。

2.数据处理及模拟方案设定。

(1)地区和部门分类。生产要素为数据库本身自带,包括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非技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本文选择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核心区和重要区部分国家来表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贸易状况,最终划分为10个区域: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其他地区、俄罗斯、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伊朗、印度、世界其他国家。将数据库中的57个产业部门分为两大类: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能源部门细分为3个产品类别,分别为煤炭、石油、天然气;非能源部门细分为6个产品类别,分别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电力行业、交通业、其他服务业。

(2)模拟原理及情景设置。能源贸易对基础设施依赖性较强。基础设施改善影响运输效率,运输效率引起运输成本变动,运输成本变动影响商品进出口价格和国内市场价格,从而影响国内需求。也就是说,基础设施提升,国民经济运行中运输需求变动,需求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变动[11]。此外,在新贸易保护主义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外贸易格局中已形成非关税壁垒为主、关税壁垒为辅的特点。沿线国家之间的能源贸易关税较低甚至部分产品免征关税,非关税壁垒已成为各国参与国际贸易面临的主要难题。国内大量关于 GTAP 模型的研究均假定政策冲击为关税全部降为0,这一假定易造成模拟结果失真。因此,本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效应的模拟将从设施联通与贸易畅通出发,重点分析沿线国家间基础设施改善、非关税贸易壁垒降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各区域进出口的影响。

①设施联通情景设置的依据。国际道路运输联合会秘书长马丁·玛米在第三届欧亚道路运输大会上提出,丝绸之路的复兴将能够使得东西方运输成本减少20%。李慧君按照通过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的规律,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会使得每一个集装箱的运输成本减少1 000元,若每个集装箱的成本按照5 000~7 000元计算,则运输成本减少14%~20%[12]。周远征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会促进每个集装箱的运输成本平均降低0.1美元/公里,降幅为14%左右[13]。许娇等参照2014年《亚太自贸区互联互通蓝图》里指出的2020年亚太地区各经济体成本节约25%的目标,模拟六大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促使沿线国家运输成本降低25%时带来的影响[14]。大多数学者对基础设施改善的程度设定在14%~25%范围内,因此本文取中间值20%作为基础设施的冲击变量。

②贸易畅通情景设置的依据。由于沿线国家之间的能源贸易关税较低甚至部分产品免征关税,非关税壁垒是影响能源贸易的主要因素,故模拟的变量为非关税壁垒。Hertel将非关税壁垒引入到GTAP中进行模拟分析,将非关税壁垒看成隐含的贸易成本,并引入重要变量即“有效”进口价格PMSirs,该有效价格是可观测的进口价格PMSirs和另一个外生变量即不可观测的技术变动的系数 AMSirs的函数:

有效进口价格的变动率等于进口价格的变动率和技术变动的变化率之差:

为更有效探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后各个国家经济效应及能源进出口的变化,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其他地区、俄罗斯、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伊朗、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20%,即设施联通设定为情景1;非关税贸易壁垒降低5%,即贸易畅通设定为情景2;基础设施建设改善20%、非关税贸易壁垒降低5%,即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的同时冲击设定为情景3,进而分析不同程度的冲击对宏观经济与能源贸易进出口的影响。

(二)互联互通对能源贸易网络影响效应模拟

通过RunGTAP软件对所设置的不同方案进行模拟,得出冲击条件的不同对各国经济效应的影响,同时更详细地探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宏观经济及贸易变化情况,定量分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对各国能源贸易合作的影响。

1.宏观经济效应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使得各国的贸易量快速增长,资源配置效率上升明显,商品的多样化增加了消费者选择,促使各国福利水平整体得到提升。在表4的模拟中,三种情景下沿线各国的福利水平均增加,其中中国的福利水平提升最多,增加量远超过其他国家,其次是印度,然后是俄罗斯。不同的冲击条件下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的综合效应使得沿线国家的福利水平提升最多。三种情景下,中国的福利水平分别为22 532百万美元、16 155百万美元、67 645百万美元。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改善的国家,GDP增长明显,而未改善的国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三种情景下均是吉尔吉斯斯坦的GDP增长率最大,分别增加1.94%、7.52%、27.6%。沿线国家GDP增长提升最快的是情景3,其次是情景2,最后是情景1。可见对于沿线国家而言,实现设施联通所带来的GDP的增长要低于贸易畅通,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的综合效应最为明显,同时对于非沿线国家会产生一定的负向冲击。贸易条件主要权衡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常用贸易条件指数表示。贸易条件指数变大则代表出口同样的产品可换取更多的产品,即该国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反之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该国贸易环境出现恶化、国际竞争力减弱。三次冲击中,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水平提升后,沿线各国贸易条件均得到改善。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条件改善最大,依次为1.89%、2.67%、9.98%。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对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有较大促进作用,对各国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当前沿线国家应努力推动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互联互通目标。

表4 三种情景下沿线国家宏观经济效应变化

注:表中数据是由GTAP模拟结果整理而得。下表同。

2.沿线国家能源进出口变化。

(1)三种情景下沿线各国煤炭贸易量变化。由表5可知,设施联通使得中国从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伊朗进口煤炭量均增加,出口到哈萨克斯坦、中亚其他三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的煤炭产量均减少。在情景2中,沿线国家非关税壁垒的降低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煤炭贸易。中国从沿线国家进口的煤炭量增加,出口到各个国家的煤炭量也上升,进口增幅明显高于出口增幅。与情景1相比,沿线国家之间的煤炭贸易关系变得紧密,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不大。在情景3中,由于沿线国家实现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使得沿线国家的煤炭贸易合作更加密切,各沿线国之间的煤炭贸易提升程度大于情景1和情景2。总的来看,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的共同作用对沿线国家的煤炭贸易的正向效应最大。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是实现互联互通的较大受益国。

表5 互联互通对沿线各国煤炭贸易量的影响 单位:%

(2)三种情景下沿线各国石油贸易量变化。由表6可知,设施联通使得中国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其他三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的石油进口均增加,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石油进口减少。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增幅远远大于石油出口量增幅,加之中国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伊朗等进口基数较大,可见设施联通较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石油进口。贸易畅通促使中国从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吉尔吉斯斯坦、伊朗进口的石油量增加,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世界其他国家的石油量减少。中国从吉尔吉斯斯坦的进口增幅最大,这可能是中国原本从吉尔吉斯斯坦进口石油较少,在受到冲击之后,贸易量稍微变化其增幅将会很大。在情景3中,中国从各个国家进口石油均增加,增幅最大的是沙特阿拉伯,为261.03%,其次是哈萨克斯坦,然后是伊朗。总之,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均给沿线国家的石油合作带来积极影响,贸易畅通给沿线国家带来的正向效应大于设施联通,二者的综合效应要大于贸易畅通带来的促进作用。

表6 互联互通对沿线各国石油贸易量的影响 单位:%

(3)三种情景下沿线各国天然气贸易量变化。由表7可知,设施联通使得中国从各个区域的天然气进口均减少,并且减少幅度较大,可能是因为中国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能源进口主要以石油为主,天然气进口基数较小,贸易量略微改变,降幅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在情景2中,中国从各个部门的天然气进口量均增加,其中从印度的天然气进口幅度最大,为285.55%。中国从各区域的天然气进口增幅远高于中国出口到各区域的天然气增加量。中国从中亚其他三国进口天然气幅度大量增加,主要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进口大量增加。在情景3中,中国从各个区域的进口均增加,增幅最大的是俄罗斯,为700.52%,其次是印度,然后是沙特阿拉伯。总而言之,互联互通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能源贸易的发展,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沿线国家天然气贸易中,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降低产生的正向效应要大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综合效应给各国带来的促进作用最大。互联互通的不断推进打破了中国能源进口过度依靠海上运输的局面,促进了中国能源运输渠道多元化和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减少了中国能源供应和能源运输的风险[18]。

表7 互联互通对沿线各国天然气贸易量的影响 单位:%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其一,2007—2016年沿线国家煤炭、石油、天然气贸易网络密度总体呈现波浪式上升态势。天然气贸易网络紧密度增加最为明显,其次是石油,最后是煤炭,但联系仍不够紧密,贸易网络不稳定现象依然存在。2010和2016年沿线各国能源贸易网络集聚性较弱。2007—2016年能源贸易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在1.6~3.1之间波动。

其二,互联互通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贸易量快速增长,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明显,世界各国福利水平均得到改善,对沿线国家的GDP均产生正向效应,各国贸易条件改善程度逐渐增大。实现设施联通所带来的福利提升、GDP的增长幅度要低于贸易畅通,贸易条件改善程度优于贸易畅通,综合效应给各国带来的溢出效应高于单方面作用。

其三,能源行业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在实现互联互通过程中,通过增加进口来缓解本国能源供需矛盾。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推动了沿线各国能源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能源双边贸易。

(二)建议

一是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交流,增加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实现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沿线国家共建共享能源基础设施,加快上下游能源领域全产业链建设。打造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合作平台,完善协商机制,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标准。

二是加强沿线各国能源政策沟通,鼓励中国民营企业与中亚国家能源领域产业合作。进一步降低能源贸易互联互通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努力提高通关效率,减少时间成本。

三是充分发挥亚投行、丝路基金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引领作用。加强亚投行与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间的国际性合作,优先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融资缺口。

四是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中亚国家天然气领域的合作。积极推进中国“一带一路”天然气贸易中心建设,提升中国天然气贸易影响力。

猜你喜欢

经济带煤炭天然气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煤炭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