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之以恒推进甘肃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保护

2019-09-18张谦元

人大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甘肃环境保护补偿

张谦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甘肃大力整治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由于甘肃自然环境条件差,干旱缺水、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且任重道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推进甘肃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保护。

一、甘肃生态环境所处的重要地位和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必须持之以恒推进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保护。甘肃地处西北,是祖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是统一有机体,维护国家生态环境的整体建设要求必须加强甘肃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同时,由于甘肃经济长期发展滞后,改善民生的问题多、发展任务重,而生态环境保护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环境问题,充分认识和把握发展和环境的矛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破解环境压力和困境,开创和探索一条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无疑这也是甘肃当前和今后发展首先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此必须坚决摒弃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因为任何随意的开发破坏必然影响到生态平衡,以至于带来生态灾难。要坚持和维护国家整体生态发展观,坚持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千古事业。

二、坚持绿色发展,让绿色发展理念入脑入心,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使甘肃走出发展困境,走出一条科学合理、人与自然和谐、具有长期发展潜质的道路。推进甘肃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首先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对甘肃这样一个生态脆弱地区,只有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让绿色发展理念入脑入心,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地方整体规划开发有机统一,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根本性变革,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只有实现这一根本性转变,才能真正破解生态资源环境困境,提升甘肃发展质量,走向生态文明保护和发展双赢之路。坚持绿色发展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教育体系,绿色发展理念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要融入地方的开发规划、人们的生产生活,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考量要素。

三、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完备的制度出台,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体制是推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性保障。近年来国家层面不断加强环境立法,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有效约束和整治不合理不合规的开发行为,积极引导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制度体系为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制度体系真正有效落地需要地方的配套措施跟进。从多年来地方生态环境法规制度建设的实践看,加强地方法规制度建设,关键要强化法律的执行力,重点是防止地方法规制度建设中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干扰,尤其要防止违法立法,立法“放水”,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层层失守的问题。制度规定出了问题,执法必然走偏或松懈,生态环境问题就很难遏制。同时还要强化法律法规的引导激励作用,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补偿机制。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要明确国家为投入主体,制定全面合理的补偿标准,积极培育生态治理动能。要把区域内的冰川、冻土、荒漠、高山草甸和林地、草原及荒山荒坡、河流等全部纳入生态补偿范围。要注重补偿的整体性、联动性和功能的一致性,以及补偿经费的有效支持和补偿的可操作、可核算、可兌现、可预期的实施方案的制订。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经费支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将生态补偿与民生治理工程、扶贫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工程结合。要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严明法纪,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尤其要警惕生态环境治理不彻底、懈怠和出现反复等问题,有力有效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四、以祁连山国家公园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甘肃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保护。进一步理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强化监管,整体保护,重点治理。做好甘肃片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探索总结、推广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科学合理定位和发展“沙生态、沙产业、沙经济” “戈壁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此外,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要增强全社会的节约节俭意识,积极引导开展节约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生活方式,从一点一滴做起,以量变推动质变。要通过积极地政策导向动员和引导组织全社会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为持之以恒推进甘肃生态环境的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甘肃环境保护补偿
环境保护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甘肃卷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