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进桃花源

2019-09-17郑世雄

新课程·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桃花源陶渊明

郑世雄

摘 要:陶渊明在其代表作《桃花源记并诗》中,塑造出了一个理想世界“桃花源”。對于这一理想世界产生的原因,古今学者颇有立论,但所论之处多从其产生的思想根源、社会根源等角度着手,而从其文学创作思维范型的角度论及“桃花源”产生者却少有其人,拟从陶渊明先生是在《硕鼠》一诗、《论语》中曾皙言志的道白、《庄子》中的“寄言”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入其垒,袭其辎”的综合加工和融进了他所生存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再度创作,是对这三者超越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从而为“桃花源”诞生作一新的论说。

关键词:桃花源;艺术思维范型;陶渊明

陶渊明在其代表作《桃花源记并诗》中,塑造出了一个理想世界“桃花源”。对于这一理想世界产生的原因,古今学者颇有立论,但所论之处多从其产生的思想根源、社会根源等角度着手,而从其文学创作思维范型的角度论及“桃花源”产生者却少有其人,本文拟从以三个方面试谈“桃花源”这一理想世界形成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从而为“桃花源”诞生作一新的论说。

一、“桃花源”理想世界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之一:《诗经·魏风》中的《硕鼠》一诗

二十世纪西方大诗人艾略特认为:一个诗人的作品,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部分也是他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不朽的地方。陶渊明从小就“游好在六经”,作为“六经”之一的《诗经》,对陶渊明的艺术思维,便有能动的启示、促发作用。在他的作品中很能体现出《诗经》“不朽的地方”:在诗作的题材上,他写于仕宦期间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荣木》等诗篇,基本上都是《诗经》叹行役、倦宦游的延续;在诗作的精神和气韵上,朱熹认为陶诗与《诗经》《楚辞》一样,也是纯任自然的作品,是“天生成腔”的;在诗作的遣词造句上,吴菘谓:“渊明非隐逸流也,其忠君爱国,忧愁感愤,不能自己,间发于诗,而词句温厚和平,不激不随,深得《三百篇》遗愿。”在具体表现上,李初梨说:“陶渊明继承了《诗经》风诗和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在文人诗歌创作中第一次表现‘饥者的生活遭遇。”

《诗经》对陶渊明诗作的影响既然如此深广,那么,毫无疑问,诗人在“造夕思鸡鸣”的漫漫长夜里,一次次孕育构思,憧憬着未来的“桃花源”理想世界时,对《诗经》中近以于“桃花源”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并灵活使用,以此来构建自己新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的。

《诗经》的《魏风》中,有一首相当深刻的政治讽刺诗《硕鼠》,道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残酷剥削制度下的悲苦与忿詈,也对剥削者不劳而食、骄奢淫逸的丑恶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发和尖锐的讽刺。诗中“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逝将去女,适彼乐国”“逝将去女,适彼乐郊”的声声“永号”,只不过是古代奴隶们梦寐以求的幻想而已,但对“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来说,这声声“永号”在他听来,无疑是一道与“桃花源”理想世界营造极为密切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

这一文学创作思维范型经他的脑海储备后,会迫使他无休止地思考“乐土”的所在,当他穷尽了赖以生存的整个环境,看到的却是与《硕鼠》一诗所反映出的相同的社会状态时,他能得到的仅仅是“与物多忤”的感怀而已,哪里还有“乐土”而言!于是他不得不把索求的方向转向自己文学创作思维的高空,最终,当他经历了灵与肉双重折磨,找到自己失落的田园隐逸的自由梦幻的同时,也就找到了这片独特诱人的“乐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乐土”的产生,使他的新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高空呈现出一片绚丽的色彩。

二、“桃花源”理想世界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之二:《论语·先进》一章中曾皙言志的道白

一个杰出的作家,在创造自己的作品,构建自己作品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时,决不仅仅只局限于前人某一部著作的影响,而是要“转益多师”的。陶渊明就善于吸收前人优秀的文化成果,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不仅广泛运用了儒家的经典书籍,而且对《庄子》老子》《列子》以及其他所有学派的书籍均有涉及,真可谓“历览千载书”了。“但与其他所有古籍相比,陶渊明最喜爱《论语》”了。的确如此,在陶渊明的著作中,所有的引语和文学方面的引喻,绝大多数出自《论语》,据韩式朋统计:《归去来兮辞》一文,开头和结尾均引用《论语》的典故就多达21处。盖于此,沈德潜便说“汉人以下,宋儒以前,可推圣人弟子者渊明也。”

在《论语·先进》一章中,有一节写孔丘与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一起,令他们各言其志,从比较对照中显出各人对理想不同的憧憬:子路冒冒失失,抢先作答,说了一大通话;冉有、公西华以谦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而后是曾皙这样言志:“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陶渊明对曾皙的这一言志,似乎特别“会意”,在他四十岁写《时运》和五十八岁写《七十二弟子》诗篇中,都曾经化用过,足见这条具有道家归隐思想的儒家言论,在陶渊明文学创作思维空间是相当活跃的。当五十几岁的陶渊明真正领悟了归隐而进行《桃花源记并诗》的文学创作时,这条异常活跃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就会再次形诸于他的文学创作思维空间,促发了“桃花源”理想世界的产生。

当我们再进一步分析曾皙具有美感的言志道白时,就会发现它与《桃花源记并诗》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有着相似之处。从而可以进一步说明,曾皙言志的道白对陶渊明的“桃花源”理想世界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的产生有着很为明显的影响,只是陶渊明在构画“桃花源”理想世界中的隐逸生活时,不单单是意欲效法古人,与二三士“浴乎沂,风乎舞雩”之悠悠,他是以理想化“乐土”,反衬丑恶和反人道的现实,既是对这一言志道白的继承,又是批判。

三、“桃花源”理想世界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之三:《庄子·逍遥游》中“寄言”

《庄子·逍遥游》中所塑造的“藐姑射之山”的“典型环境”及其“神人”形象,显然是老子“小国寡民”的道家社会理想更高层次的异化。在“陶渊明‘桃花源理想世界的产生受老子‘小国寡民社会影响”这一学术观点,早已被诸多学者采纳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所塑造的“藐姑射之山”及其“神人”形象,亦能成为陶渊明创造“桃花源”理想世界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

其理由有:首先,我们拿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理想世界与庄子的所“塑造”相比较,就会发现,陶渊明在文学创作“桃花源”理想世界时,虽对庄子的所“塑造”进行了加工和文学再创作,但两者之间仍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

第一,庄子的所“塑造”,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绝对的自由,这与“桃花源”中“秋熟靡王税”的无君无臣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第二,庄子所塑造的“藐姑射之山”,与《桃花源记并诗》中提到的“神界”一样,都是“尘嚣外”的“幽蔽之境”。

第三,庄子所塑造的“神人”,虽然“不食五谷”,但能“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对农耕与收获相当重视,这与“桃花源”中“相命肆农耕”的人们在思想性上又是一致的。

从上面简单的分析来看,陶渊明的“桃花源”理想世界的文学创作,与庄子的所“塑造”之间的文学创作的思维联系,就非常密切了。

其次,我们知道,作家在进行新的文学创作时,除了受文学本身具有的特殊规律影响外,还要受诸于作家所处的社会状态的影响。因此,要进一步确认庄子的所“塑造”,是陶渊明进行“桃花源”理想世界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之一时,就必须从陶渊明所处的社会状态的联系中加以考察。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代,是一個文学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以老庄学说为核心的玄学盛行之际。玄学家在论证宇宙“自然”与社会“名家”关系中提出的才性论、生命论,其实质是对人身价值的认识和生命意义的重新估量。陶渊明是一位任真自适、心神超越的诗人,在玄学影响下,他会视自己的个性、人格、精神为至高无上,在这种情况下,“藐姑射之山”的“神人”。正是陶渊明人格追求的写照,他会很自然地把这一理想人物及其所居的“典型环境”,以文学创作思维范型的方式融入他田园诗歌的集中与升华之作——《桃花源记并诗》中,以“桃花源”这一理想世界,来表达他晚年思想的最高度。

再次,以逯钦立、李华为代表的学者,还认为“桃花源”这一理想世界的形成,深受西晋末年鲍敬言提出的“无君论”思想的影响,鲍敬言在《无君论》中说:“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泛然不系,恢而自得,不竞不营,无荣无辱。”他又说:“君臣既立,众慝日滋,”“獭多则鱼扰,鹰多则鸟乱,有司设则百姓困。”在鲍敬言看来,上古社会,无君无臣,人们的生活倒还安闲自在,不受君主官史的欺凌压迫,不向官府交纳繁重的赋税;大家都自食其力,自在作息,不受任何的管束限制,心情十分舒畅闲适;相互之间不竞争,不钻营,既没有得宠的荣幸,又没有受罚的耻辱。自从君主制建立以后,一切奸邪恶坏的事情都产生出来了,而且愈演愈烈。老百姓就像鱼受到獭的侵扰,鸟受到鹰的袭击一样遭到官吏的迫害,从此再没有一天安生的日子。

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是其对庄子塑造的“藐姑射之山”及其“神人”所体现出的绝对自由的集大成者,所以说,与其从表面上认为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对“桃花源”理想世界产生了影响,还倒不如说庄子的所“塑造”对陶渊明文学创作思维范型产生了影响。

从上面分析的情况可以看出,庄子的所“塑造”,与陶渊明进行“桃花源”理想世界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不过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表现出来。”陶渊明的“桃花源”理想世界,是对庄子所塑造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进行了“心灵化”的表现,是一种新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桃花源”这一理想世界,是陶渊明对《诗经·魏风》中《硕鼠》一诗、《论语·先进》一章中曾皙言志的道白、《庄子·逍遥游》中“寄言”三者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入其垒,袭其辎”的综合加工基础上,是在融进了陶渊明所生存时代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的再度创作,是对其超越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创作思维范型。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张芝撰.陶渊明传论[M].上海棠棣出版社,1953.

[4]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6.

猜你喜欢

桃花源陶渊明
走进桃花源
你好,陶渊明
再造“桃花源”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隐匿的桃花源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不为五斗米折腰
在《边城》中寻找“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