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孟頫绘画中的“书卷气”

2019-09-17朱克迎庄众显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书卷气赵孟頫绘画

朱克迎 庄众显

摘 要:元代书画家赵孟頫,不仅以书法上的独具一格传世,绘画上也堪称圣手,于人物、鞍马、山水、花鸟无不精通。他的山水画既非一般山水画的气势恢宏,也不是奇突险崛,而是以清秀高雅、委婉蕴藉、平凡清淡为主要特性,行笔之间显得特别潇洒。文章主要从笔法、墨色、造型、构图四个方面探讨赵孟頫绘画中“书卷气”的艺术表现,探究赵孟頫清高淡然的文人情怀和蕴藉典雅的艺术追求。

关键词:赵孟頫;绘画;书卷气

一、简介

趙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赵孟頫学识广博,能诗善文,通经济,精书法,工绘艺,擅金石,识律吕,解鉴赏,尤其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赵孟頫是有元一代的巨擘,人物、鞍马、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精妙之作。他的山水画也是在复古精神的影响下集思广益,而后自成一格,展现出浓郁的“书卷气”。

二、赵孟頫绘画中的“书卷气”

“书卷气”,指的是高尚风雅的气质和风韵,体现在人文素质方面。判断书画是否有“书卷气”不外乎两条标准,一是要具备文人的清高情怀,二是要以书法运笔入画(对书法的要求来说,点画运笔必须蕴藉典雅)。“书卷气”这个说法来自书卷,收获于勤勤恳恳地读书,因为读的书多,所以“书卷气”就能体现得面面俱到。一般情况下,运笔闲散舒适灵活而不可捉摸,主要抒发画家的胸怀的作品是比较具有浓郁“书卷气”的。与“书卷气”相反的是匠气、作家气、江湖气、市井气等等。清人沈宗骞提出,书画家应该多读书,积累学养以明理境,“若无书卷以佐之,既粗且浅,失隽士之幽清;复腐而庸,鲜高人之逸韵”。那么这样看来,只要是粗鲁野蛮、肤浅鄙薄、软熟媚俗等意境平淡庸俗、格调平凡简陋的作品都是不符合具有“书卷气”的文人画这一高标准的。赵孟頫绘画中的“书卷气”最突出的就是一个“韵”字。

(一)笔法含蓄古雅,蕴藉淡然

赵孟頫能在运笔的气势中追求运笔的极致,在皴法上每一笔都恰到好处,下笔的力度轻重缓急和疏密,落墨的颜色深浅、干湿笔的程度和浓淡,都尽力谋求天然,赋予画作生命,使其生机盎然。尤其是他的山水画,含蓄古雅,蕴藉淡然。

《水村图》是赵孟頫山水画的代表作,作于其元大德六年(1302年),风格接近五代的董源,特别具有“文人画”秀美飘逸的笔韵。其中的山岗沙洲主要用披麻皴,用少量的浓墨画苔点,画面中的树木、芦苇高低错落,参差不齐,繁简有致。用笔逍遥洒脱,超脱飘逸,意境清静空阔。画中的山石、坡岸直接用线勾画,无皴也无点,只是在石头的缝隙之间和树木的根部用杂草装饰画面,树节和其他地方都没有特别刻画,这种画法不失唐代山水的面貌。景物以“平远”的形式展开。该作渴笔较多,渴笔拖出坡岸的涩滞质地,凸显赵孟頫强调用笔与书画同源的思想,“写”意较浓,含蓄古雅,表现出画家“以书入画”的创作特点和审美趣味,也表达出一种安静肃穆的心态和对“平淡天真”意境的追求。

赵孟頫还模仿钱选的笔法,并且师从赵令穰,学习了他的清润,研究赵伯驹,学习了他的士气,推敲董源,获得淳朴敦厚的意蕴,且赵孟頫打破原有的技巧全部借以己用,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古雅”之风,也体现出他的“书卷气”。

(二)墨色温润苍秀,平淡韵生

色彩在绘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管是在中国绘画中还是西方绘画中都不可或缺。然而中国人的色彩观和西方人截然不同,可以说有天壤之别。对中国人来说,色彩是具有明确的民族特性的,一般而言,中国画的创作和绘画作品鉴赏不追求画面中的色彩和自然物象的实际颜色的绝对一致,更多是追求画中颜色的意蕴神气和用笔用墨的情趣,正所谓诗之道寓于神而不寓于形,在乎心而不在乎体。与此同时,中国画还强调了色彩不能掩盖墨的变化,用墨不能阻碍颜色的体现,在中国画中墨和色享有着不同的待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墨为主,色彩作为墨的辅助工具只占画的一小部分,设色的目地是为了凸显墨,让墨色更加明朗。从现存的赵孟頫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山水画、鞍马画和人物画都涉及到色彩的运用并强调了笔墨在画中的重要性。

赵孟頫作品《鹊华秋色图》画成于1295年。赵孟頫不但向周密描述济南的美丽风光,还创作此图赠予周氏。广阔宏壮的江水沼泽地上,用尽眼力瞭望远方,有两座山峰屹立在地平线上,右边的两座山峰高高突起,尖而陡的是“华不注山”,而左边方圆平顶的就是“鹊山”了。这幅画完全符合文人画在画史上青绿设色山水的设定。画家用花青混杂石青填色两座主峰,使其主要呈现深蓝色。洲渚的浅淡和树叶的各种深浅不一的青色虽然是同样的色调,但它们还是不尽相同。画中的斜坡、靠近水的地方皆设以赭色,树叶、树干和屋顶又用红色、黄色和赭石这些暖色系的颜色,与花青形成鲜明对比,完美呈现出色彩学上的补色作用法,运用得恰到好处。

(三)造型结构端正雅穆,天真自然

赵孟頫的人物画当属《红衣罗汉图》为精品,此画描摹了一位西域僧人端坐的样子,图中的僧人眼睛深邃,鼻子高挺,有浓密的胡须肥硕的耳朵,一只手伸出去像正在和人交谈的样子,静谧而融洽,同时又不失端庄慈爱之态。僧人的红垫和红履描绘得都很精巧细致,特别是他的脸部,设色精致,用笔缜密,质感强烈,形象而又生动,反而描画红衣的笔触不多,以意为之,画个大概。僧人身旁的岸石均用绿色晕染,更能衬托出这位红衣僧人是外来客的形象特征。僧人面前的牡丹花盛情开放,其身后的菩提大树挺直矗立,给全图增加了佛家的吉利祥瑞、庄严肃穆之情。传言赵孟頫在大都见过红衣僧人本人,也曾见过唐代阎立本作画的吐蕃僧人像,因此该作品既学习了唐人朴素之态,又体现出元人现实之意,借古开今,形神兼备。

赵孟頫的《幽篁戴胜图》画的是一只戴胜鸟栖息在幽篁之上,用笔精巧整洁且详细精致,多处用线勾勒,画风周密细腻,颇有南宋时期院体花鸟画法的意蕴。戴胜鸟用工笔画的方法绘制,勾勒晕染相结合,局部运用丝毛法。鸟的颜色主要施以淡墨,背景用淡赭黄罩染,少量重色的翎毛用花青填色。整只鸟羽毛丰满,精神抖擞。戴胜鸟身后的竹叶和竹枝都用双钩法画成。用笔繁复但不错乱,兼工带写;笔法精致而富有变化,足以见得画家的功力很深厚。竹子枝干挺拔秀丽,每一笔都含有力量,富有弹性。

《调良图》是赵孟頫的白描作品,勾画了一人一马,刻画了在狂风中人物衣袖和须发随风摆动飞扬的场景。画家用细劲的中锋用笔描绘画卷中的人马,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和马的神情态度,呈现豪放不羁但是深沉不露的意识形态,虽然用笔精简干练,但是神态形象应有具有。画面中充斥着一种萧条疏落、清明高远的气韵,与汉代马匹的凶狠蛮横、唐代马匹的高贵华丽有很大的不同。

(四)构图简洁明净,意味悠长

赵孟頫的的每一幅画都具有独特的灵巧的心思,规划用心,画面构图简练干脆且明朗洁净,意味悠长。单就构图来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洞庭东山图》就能很好地诠释画家构图上的“书卷气”,画面的中心是东山的主峰,中间偏左处矗立起一座小岛屿,小岛屿阻断了湖水的流动,从而改变了湖水的流动方向,湖水流向山后,给观者一种湖水环山流动的感受,同时增加了画面的范围和空间感。这幅画中的树木被安排在稍微低矮的地势上,勾勒出的树木也很矮小,这样安排使得湖面更加辽阔宽广,洞庭湖的风景秀丽表露得更加充盈饱和。从整体的形状和气势上观望这幅画作,赵孟頫是当之无愧的“够凌云合手”,他是以三远法中的高远手法取景的,所以画面前面部分呈现出俯瞰的感觉。这样一来,中部的主体山石就会显得尤为突出,然而它并不比近景,离人们更远,这样的构图方法非常精巧,造势手法也很高超绝妙。

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是他晚年时所画的鞍马画代表作,图中刻画了清秋时节牧马人在郊外放牧的景象,野外的流水和长长的堤坝,一位牧马人骑在马上手里拿着缰绳,驱赶十几匹马,有的马追赶争逐,有的马缓慢行走在草地上河堤旁,有的马低头喝水,画面生动形象,趣意盎然,乐趣十足。在架构上画家采用开阔式构图,画面中没有露出地面但是完整地呈现了天空,并且有机结合了三种造景方法,即仰视、平视和俯视面面俱到。藏与露的关系安排得恰到好处,颇具匠心,画家把画面的重心放在右半部分,人和群马向左走去,来处藏在了外面之外。赵孟頫通过刻画两匹马的追逐,让人们感受到画外的无限风光,从而给观者无穷无尽的遐想空间,用笔苍逸且清新柔和,古朴且清雅秀丽。他成功融合了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唐人鞍马和宋人鞍马,同时也把行家画的诀窍技艺和文人画笔情墨趣、精神意蕴融合在了一起。

三、结语

综观赵孟頫的绘画艺术,可知其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他既面对正规画的拘于形似,又揭示文人画的士气精深;既面对文人墨士的笔墨游戏,又着重表现绘画讲究功力的本质精神;既面对严肃整齐的技术准则,又让人感受到简洁潇洒的蕴藏;他呼唤绘画传统价值的同时,又力求表现多元的艺术完美性。赵孟頫作画主张“贵存古意”,提倡人物画要继承唐人技法。他提出了“书画同源”的理性认知,着重提出把书法的笔触含蕴和功夫力量与绘画的笔墨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将绘画、题诗、书法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幅画面上,体现了浓浓的“书卷气”。

参考文献:

[1]付长华.从《鹊华秋色图》看赵孟頫的绘画风格[D].河南师范大学,2015.

[2]阮立.试论赵孟頫的画风流变[J].美术大观,2007(12).

[3]彭澎.赵孟頫和他的《天马图》[J].潮商,2014(1).

[4]吴成晨.江南传统民居文化内涵分析[J].大眾文艺(学术版),2018(12).

[5]李铸晋.鹊华秋色——赵孟頫的生平与画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6]庄众显,潘承亚.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休闲思想及现代意义[J].汉字文化,2018(11).

[7]刘兰芝.赵孟頫的艺术成就及影响[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4).

[8]王琛.文化“上墙”推动休闲农业发展探讨——以罗浮山澜石村为个案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1).

[9]周碧琬,王全权.论宗炳“澄怀味象”的生态美学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18(3).

作者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书卷气赵孟頫绘画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涵养书卷气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读书人为何丢了书卷气
书卷气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