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坏与保存

2019-09-16张宸藻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吸收批判鲁迅

张宸藻

摘  要: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近代思想史上,鲁迅及其所代表的推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人士,对传统文化的猛烈批判是一段绕不开的历史。在这场斗争中,鲁迅与传统文化多数情况下对立,但也未曾完全放弃对传统文化再生的求索,展现了批判与吸收的复杂态度。而这段历史,对今天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斗争;鲁迅;传统文化;批判;吸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02

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作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十分尖锐的批评乃至批判的态度,这在“国学热”席卷全国的今天,无疑受到很大的争议。而另一方——同时也被鲁迅嘲为‘国粹家们及其代表的传统文化,也同样因为“国学热”而受到重视,甚至被某些人抬到了超越鲁迅的位子上。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盲目崇拜鲁迅,对传统文化及其支持者肆无忌惮地大加挞伐。毫无疑问,这些人的做法都显得过激。要真正了解一个多世纪前那场旷日持久的论战,就不能不对鲁迅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本文将从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探讨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吸收。

一、鲁迅对传统的批判及其局限

今天我们提到“国粹”,往往指的是京剧、书法一类能代表中国,具有象征和推广意义的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而在鲁迅那里,可不是这样。他认为,所谓“国粹”,“照字面来看,必是一国独有,而他国所无的事物了”。[1]显然“特别”和“好”是两码事,所以他自己也说:

“譬如一个人,脸上长了个瘤,额上肿出一颗疮,的确是与众不同,显出他特别的样子,可以算他的‘粹。然而据我看来,还不如将这‘粹割云了,同别人一样的好。”[2]

不难看出,鲁迅对于“国粹”的态度并不是多好。鲁迅似乎总在有意地回避国粹中好的那一面,而毫不留情地把我们的文化中那阴暗的一面拽出来示众。在他的笔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多是吃人、劫掠、残杀、人身买卖、生殖器崇拜、灵学、一夫多妻,“所谓国粹,没一件不与蛮人的文化恰合”。[3]传统文化总是“昏乱”的,是阻碍中国人好好做人的最直接原因,也是造成近代中国人麻木愚昧,阿Q精神泛滥的根本原因;而且这些传统文化还被当权者利用,维护他们的独裁统治。很多时候,传统文化在鲁迅看来是该被全盘否定的。

当然,从今天的我们来看,鲁迅的观点未免太过偏激。中国的传统文化虽说有不足和糟粕,但其中的优秀成果对民族、社会、国家还是有积极作用的。更何况鲁迅所批判的一些“国粹”并非真正的国粹。他所指责的“国粹家”也大多不是真正的“国粹家”。比如鼓吹“鬼神之说不张,国家之命遂促”的俞复。[4]事实上,鲁迅自己的传统文化功底便不可谓不浓厚,他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也不可能一无所知,那么,鲁迅为何还要如此“偏激”地批判乃至否定传统文化呢?下一部分将着重进行分析。

二、鲁迅反传统言论的原因和背景

关于鲁迅为什么要如此激烈地批判传统文化,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大局限性)是,很多学者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就像化疗一样,很多人在有力批判了封建糟粕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无差别攻击”,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鲁迅处在这个时代,就无法避免地带上这个时代的局限性。

第二,鲁迅在一个封建思想极为浓厚的家庭中长大,四书五经充斥耳畔,没什么读新书的机会,偶然读到《天演论》还被长辈训斥。这些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抵触。更何况他后来还四处求学,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思想,也看到了中国的贫弱。在这种情况下,鲁迅當然会产生中国贫弱是传统文化禁锢所致的想法。[5]

第三,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鲁迅对传统文化进行如此尖锐地批判,恰恰是他打击保守派,唤醒国人,完成思想启蒙的一种手段。比如他对“学衡派”的犀利讽刺[6],话虽重了些,但不如此是打不下他们反对新文化的嚣张气焰的。试想,如果“学衡派”获胜,我们今天岂不还在“之乎者也”,摇头晃脑吗?在我看来,鲁迅始终秉持“不破不立”的思想。要知道,那些“国粹家”、保守派并非等闲之辈,很多封建糟粕在民间也都是根深蒂固。面对这样的厚障壁,除了狂轰滥炸,别无他法。更何况呐喊的声音大些,也能多唤醒几个铁屋子里沉睡的人,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也就更大。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看看,封建糟粕对当时的国家、社会产生了哪些恶劣影响。

首先,很多学者(或“国粹家”)的思想已由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蜕变为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排斥西方先进文化。更有甚者还同封建迷信相杂糅,成了传播新文化的阻碍。甚至很多人还攻击科学,造谣称科学搅乱人心,导致各种祸端相继而起。这些谬论在鲁迅的诸多作品中都遭到严厉批判,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其次,封建思想已经成为了统治者赖以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这种情形--按照鲁迅的说法--古时便已有过,到民国仍未绝迹。北洋政府一声令下,全国中小学生都要埋头读经。这些行径不但阻碍了文化的发展,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最为严重的是,封建思想还同国民劣根性结合了起来,变成了一种“合群的、爱国的自大”。如同“中国道德第一”,“中国精神文明更好”之类的观点甚嚣尘上,就好像阿Q常挂在嘴边上的“我先前比你阔多了”。不用说,这种“精神胜利法”的流行,对提高中国人的觉悟,解放中国人的思想百害而无一利。如果说统治者是把封建思想强灌进人民口中,“精神胜利法”、“合群的、爱国的自大”无疑就是人民自己把毒药喝了下去。这两者严重性孰重孰轻不言自明。

综上所述,鲁迅批判传统文化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的。我们在研究他的反传统思想时,不能不留意到这一点。

三、排斥中的吸收

前文我們已经分析了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但这并不代表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隔着密不透风的墙。不是没有墙,而是在高墙上有那么几个透气孔。

前文说过,鲁迅自幼便接受经史教育,传统文化的功底十分深厚,《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作品就是很好的证明(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小说史略》的语言是近似于文言的)。所以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排斥乃至厌恶,和他传统文化学识的丰富并不矛盾。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鲁迅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恰恰是他批判传统文化的有利条件。正是因为对传统文化中的缺陷与糟粕有足够的了解,鲁迅才能透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不足,进而精确瞄准,对封建糟粕进行鞭辟入里的批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鲁迅在作品中常常将诸多古文信手拈来便是极佳的证据)。

更重要的是,鲁迅虽然对传统文化大加批判,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希望与探索,正如他再怎么批判国人的劣根性,也还是会称中国人民是“中国的脊梁”一样。

从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我们便能看出鲁迅对传统文化那种不轻易表露出来的执著和坚守。比如在《祝福》、《在酒楼上》这些带有强烈的怀旧性和抒情的作品中对灵魂、人性、乡土情怀的探讨,都说明鲁迅在标榜西方价值,高呼“打倒孔家店”的同时,也未曾停止对传统文化再生的求索。

从这个方面来说,鲁迅的思想中有很深的矛盾。一方面,他对西方思想大加欢迎和赞赏;另一方面,又不曾彻底抛弃传统文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鲁迅思想中的矛盾或许也是他作品内容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也给后人对他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方向。

虽然双方在诸多方面互通互融,但是,本节开头那句话也可以反着说:虽然在高墙上有几个通风孔,但终究还是隔着高墙。政治、思想、行动等全方位的不合,使双方注定势如水火,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吸收。我认为,当时的纷争对今天也有借鉴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外来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中国,与此同时“国学热”的兴起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得到空前的重视。而对这一局面,正如鲁迅《拿来主义》一文所说,我们既不能做盲目排外、故步自封的孱头,也不能做畏缩不前、犹豫彷徨的懦夫,更不能做将西方精华与糟粕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的废物,而是要开动脑筋,自己来占有、挑选。的确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充分了解、包容西方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发展,才能使自身永葆辉煌、永焕生机。这个道理,就是那段历史给我们最大的馈赠。

注释:

[1]鲁迅:《随感录三十五》,《热风》,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年,第15页。

[2]鲁迅:《随感录三十五》,《热风》,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年,第16页。

[3]鲁迅:《随感录三十五》,《热风》,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年,第36页。

[4]鲁迅:《随感录三十五》,《热风》,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年,第13页。

[5]以上所写的鲁迅个人经历均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6]鲁迅:《随感录三十五》,《热风》,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年,第83-86页。

猜你喜欢

吸收批判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
《人体的吸收功能》说课设计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