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家谱编研的意义及我区家谱编研的现状

2019-09-16谢海萍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4期
关键词:意义

谢海萍

摘  要: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渊源的重要历史记载。一个家族通过家谱能够了解自己的过去,而家谱的编纂及其研究对于传承这份传统文化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当前,我区的家谱编研,主要体现在民间上,大多数是以个人力量完成的,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致工作对推动我区家谱编研工作的专门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家谱编研;意义;传承文化;教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K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2

一、家谱编研的意义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各个家族在编写自己家谱的时候,内容本身也有差别,但通常来家族的人口谱系渊源以及家族的家风、家规、家训等都是记载于内的,以便在家族的不断演化中牢记祖宗遗训,传承好本家族的家风等。因此,可以说,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大家对谱系家风的传承也趋于重视。某些地区的氏族,还进行重修家谱之举,以发扬祖先的良好家风,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

纂修族谱,善莫大焉。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在成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论历史研究时指出:“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域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2001年2月文化部办公厅专门下达《关于协助编写<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中指出:“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家族、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因其具有基础性、细微性、独特性、人文性、故有正史所难以涉及的地方和独具的资料价值,因此家谱是正史的有益补充。更为重要的是家谱字里行间总是凝结着绵延已久的传统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其教化功能主要有:

一是提高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先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先民时代智慧的结晶,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是后代取之不尽的精神遗产,以祖宗遗德化人,以祖宗业绩励人,以祖宗精神传人,以良好家风育人,对提高民族综合素养乃至民族精神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由此而凝结的精神气质便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家谱不仅记录着每个家族世代割舍不断的血缘亲情,还具有维系家族、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美好和促使每个成员遵守社会道德和人伦的显著功能,是一个家族凝聚力的黏合剂。由此而形成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团结能量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三是教化民众的重要载体。族谱中络绎的时代英华——清官循吏、鸿儒俊彦、济世才俊、震世英杰往往是子孙推崇的楷模,励志的典型;族谱中渗透出的良好家风——忠厚为人、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关爱子侄,助人为乐等往往是子孙奉行的美德,相袭的风尚;家训、家规中所出台的行为条款:遵师重道、和睦邻里、志存高远、拒染恶习、恪守妇道、解危济困等往往是子孙遵循的准则,同守的规范。这些价值观念可以通过耳濡目染,而进一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产生重要的作用,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有效彰显。

二、安定家谱编研现状及问题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族谱中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中,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族谱中的家规、家训除上述内容外,还有“睦族人”、“和亲友”以及“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淫逸”等等,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足资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

某种意义上来讲,一本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发展史的见证,或者说也是一个家族自身兴衰的最为直观的印记。在家谱中,可以管窥到这个家族的历史性演变、宗族发展、人口变化、居住分布、婚姻情况以及该家族成员官职大小、社会地位、社会贡献等各个方面。

因此,从家谱所记载的内容不难看出,它就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广、历史沿革比较久、记载内容比较实、传承意义比较大的“家族志”,可以说它完全是与正史或方志并列的又一文史宝库。家谱是记载同亲共族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书籍。它与正史、方志一起被称为中华民族大厦的三大支柱。世界各国均有编纂家谱的习俗,但仅有几百年历史,而我中华则延续三千余年,仅上海图书馆收藏就有一万二千多部。新中国成立,因运动频繁,较长一段时间民间修谱中断,很多族谱毁于运动。改革开放,尤其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化逐渐复苏,修撰家谱,蔚然成风。

从当前安定家谱的编纂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介绍家族的世系渊源及其家族部分成员的从事的社会职业。但从编纂的初衷来看,其族谱核心内容主要还是对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的记载,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研究家谱的意义还在于通过我国传统家谱进行内容、体积、结构等的分析,来构建一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的新型族谱。一部新型族谱或家族档案,其编制原则应是既符合现代家庭的需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具备传统族谱的“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作用;编法既继承传统族谱中的一些优秀成分,也要创制适应现代需要的内容。

三、存在的问题

修纂族谱,目前在政府、社会认同上表现在:一部分人极左思想作祟,视为牛鬼蛇神、敬而远之;一部分人认为是家族的事,与社会政府毫无关系;还有一部分人认为顺其自然,任其存亡。我认为这三种观点都有偏颇,而社会,尤其是政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积极介入、大胆鼓励、正确引导、广泛搜藏、科学研发。

族谱编研,目前国家文化等部门虽有一定的发声,但总觉缺力度、缺系统、缺规范,面对纷至沓来的族谱文化,各级文化部门应该积极介入,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指导、把关、研发。而对尚未或有志于编纂族谱者给予大胆鼓励,甚而予以一定的经济资助。而编撰过程应在业务方面予以悉心指导,对其价值观予以引导,对内容予以把关,“分析鉴别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其成为观点正确、体例科学、语言精炼、特色鲜明,富含正能量的书籍。对于民间已修成或待修族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方志办等部门应当做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收藏。对于搜集到的族谱资料,要有专人予以系统研发:发现其正史所疏漏缺失的瑰宝,拣拾其资政育人的珍珠,分享其独具魅力的芬芳。

四、结语

族谱编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万民。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事业的腾飞,又给族谱编研带来了诸多方便。我们相信在习总书记高度重视继承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治国理念引领下,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族谱编研将会欣欣向榮,进一步推进全区社会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鹤鸣等:《中华谱碟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中国谱碟学研究会:谱碟学研究(第三辑).北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3]中国谱碟学研究会:谱碟学研究(第四辑).北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4]王鹤鸣等主编:中国谱碟研究:全国谱碟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猜你喜欢

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k”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有意义和无意义
k,b几何意义的应用
“无意义”修行
吸引的意义
不要无意义地羞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