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气象科普产品需求和研发思路探索

2019-09-16刘晓晶田依洁

科技传播 2019年14期

刘晓晶 田依洁

摘要:结合近些年的气象科普产品需求调研和开发的工作实践,总结了气象科普产品开发的思路和方法。着重从气象科普产品需求、科普产品研发的案例、科普产品的实践运用等方面,探讨了新时期如何創新气象科普产品研发,做出真正受到公众喜爱的气象科普产品,同时也对未来气象科普产品研发的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普产品;公众需求;产品研发;创新建议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9)239-0178-03

《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提出气象科普是公共气象服务的一部分。通过科普让公众有兴趣、有途径走向气象,促进公众对气象的理解。气象科普产品作为气象科普工作的有效载体能够让公众近距离接触到气象知识,提高受众科学知识的兴趣、接受频次和持续时问。为配合各地开展气象科普宣传的需要,开发公众喜爱的科普产品,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了解公众对气象科普产品的需求。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开发了一系列气象科普产品。这些气象科普产品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用户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不断探索创新开发模式,以期更能满足公众需求。

1从公众需求出发了解公众期待的科普产品

广义上,科普产品是指可传播科学与技术的所有产品,包括图书、音像制品、科技展览展品展项、科技工具用具乃至带有科学寓意与技术含量的玩具等,均可视为科普产品。目前气象部门科普产品越来越丰富,但存在以下问题:气象科普产品与社会公众对气象科普的需求不对称,社会公众对气象科普的需要越来越大,而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气象科普产品形式不多。

1.1气象部门科普产品概况

目前市场上的气象科普产品还是比较传统的,主要分为四类:科普图书;科普宣传页;科普展板;新兴科普传媒。

科普图书的优点在于传播方便、知识信息量大,但事实上,现有的不少气象科普读物专业性较强,通俗性不足,可读性不强,与公众的阅读能力和知识理解程度不相适应。而且防灾减灾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无味,吸引力不足,导致人们接受度不高,效果不理想;科普宣传页优点是宣传重点突出,便于携带,利于传播,但内容多枯燥单一、不利于记忆保存;科普展板具有图文并茂、灵活、环保、宣传效果好的特点,但其内容更新慢,携带不便、物流成本和维护成本高;基于目前气象部门已有的科普产品现状,开发能满足公众期待的科普产品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1.2公众对气象科普产品的需求分析

今年,我们通过在全国科技周等大型气象科普活动中实地发放调查问卷以及面向全国各省(区)气象局负责气象科普宣传的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调研公众对气象科普产品各方面的需求,收回273份有效问卷。

1.2.1公众对气象科普产品的关注程度

调查中共有97%的公众对气象科普产品感兴趣,其中表示非常感兴趣的占45%。另一方面,有18%的公众经常购买气象科普产品,57%的公众偶尔购买科普产品,24%的公众从没买过科普产品。这表明公众对气象科普产品有很大的需求,我们的气象科普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强吸引力。(图1)

1.2.2公众获得气象科普产品的途径

问卷中提出的气象科普产品的获得途径很多,其中通过气象部门赠送的占59%,从气象部门购买的占26%,这体现了气象部门近些年对公众的气象科普覆盖面逐渐扩大,其次是公众从科普场馆购买和赠送产品的公众分别占28%和2%,表明科普产品在科普场馆内受到了公众欢迎。公众从科普活动期间购买和赠送的产品的占17%和13%,网上购买和其他(比如书店)等占到7%和1%。(图2)

1.2.3公众希望通过气象科普产品了解到的知识

从公众希望通过气象科普产品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调查结果看,公众希望了解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多选),选择天气预报制作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比例相同,占到44%,说明天气预报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对公众的影响比较大,气象科普产品下一步的开发工作仍然要以此为重点。另外,气象部门业务介绍和天气气候科普知识普及也是部分公众希望了解的知识,分别占到34%和31%,气象科普产品也需考虑到这方面的知识普及,另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传统文化也对公众有着吸引力。(图3)

2科普产品研发的思路和案例分析

根据目前气象部门已有的气象科普产品和调研的公众对气象科普产品的需求,我们近年重点研发出一系列气象科普产品。主要有手工类、科技互动类、新媒体类科普产品。

2.1手工类气象科普产品

根据前期调研结论,目前气象部门的科普产品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公众参与感不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参与愿望强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研发了手工类科普产品。手工类的科普产品研发思路有以下几种:

2.1.1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气象科普产品形式“本地化”

众所周知,国内外一些网站的在线教育资源丰富,而且图片高清美观。例如: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WMO(世界气象组织)等官网有很多供公众下载的科普图片或教程。我们在此选用看云识天、厄尔尼诺转盘、水循环等内容,专家论证后加工制作,使之让国内公众更容易接受。事实证明,我们把国内外的气象科普宣产品形式“本地化”后,非常受欢迎,因其简单易操作,使用者也能真切体会、学习到气象知识。(图4看云测天:按照说明手工制作后,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云及该云对应的特征和预示的天气;水循环:制作后会得到降水、蒸发和径流的水循环过程演示;小小气象站:制作后,会组成一个简易的气象站,包括风向标、风速仪、百叶箱、雨量器和地温观测场等,并附上各种仪器的说明。)

2.1.2公众喜爱的、参与度高的物品或场地“立体化”

一直以来,大部分公众对气象部门有很强的“神秘感”。部分有条件的气象部门只有在少数时问对公众开放参观,而地面气象观测场作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气象科普的场地也是鲜为人知。气象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遵循严谨、科学的原则,同时不失趣味的前提下,根据实地考察,研发制作了立体拼插纸模——气象观测站。

立体拼插纸模产品相比手工类产品,不用任何辅助工具,具有拼装简单、造型逼真、成型牢固、环保安全、立体感强的优点。此款紙模手脑并用、内涵丰富、寓教于乐,外包装上附气象台站科普知识,包括气象台站功能、发展简史、观测项目、常用观测仪器等。此款产品受到中小学生喜爱,他们反馈此款纸模参与感强,富有乐趣,拼装完成后有成就感,同时也了解了气象观测站知识。

根据用户反馈和建议,我们还开发了公众感兴趣的其他立体纸模产品。包括应急指挥车、人工影响天气火箭车、气象雷达塔等。把气象部门比较有代表性的物品“立体化”,通过使用者亲手拼装、参与、制作、操控,拉近气象与公众的距离(图5)。

2.2科技互动类科普产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科普产品的研发也要与时俱进,融入科技因素。经过深入的调研和实验,我们利用AK(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气象特色,研发制作了科普产品。“玩转气象——AR互动气象装备”卡片将公众平时难以接近的风云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等通过手机扫描卡片从而观看各种气象装备的3D图像,呈现逼真的立体效果和场景。用户还可以点击手机屏幕上的按钮操控这些装备,了解气象知识。vR气象科普一体机利用vR技术,将气象灾害比如台风,台风的结构、形成和破坏力这些科普内容融入到模拟的环境中,使用户沉浸到台风来临和过后的场景中,让用户零距离感受到台风的威力。这些产品一经推出,就由于其趣味性和体验效果佳受到公众的喜爱。对于气象知识的传播和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增强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3新媒体类科普产品

新媒体与科学普及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在给人们带来全新生活模式和理念的同时,新媒体也为气象科普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发展机遇。新媒体空前地扩大了气象科普的主体范围。一方面,新媒体激励了从事气象科普的个体和组织的热情。通过新媒体,气象科普工作者可以第一时问知晓用户的信息需求,广泛收集、倾听受众的意见反馈,以便针对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及时创造出优秀的科普作品。另一方面,新媒体让人人都成为潜在的科普主体。

我们充分利用《气象知识》官网、校园气象网、中国气象科普网等网站,以及《气象知识》微博、校园气象网微博、《气象知识》微信等平台,及时发布气象防灾减灾、天气过程解读、气象与生活常识等科普知识。紧跟网络和新媒体发展潮流,开发适用于新媒体传播的气象科普gif小动画,24节气手绘动画等科普产品。该系列科普动画以新颖的形式、鲜活的趣味性赢得了广泛的转载和好评。

3气象科普产品研发的未来方向和建议

3.1气象科普产品研发的方向

首先要加强科普产品新技术融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的传播生态下,公众对科普传播方式也提出了便利化、体验化的新需求,微博、微信、微视频等自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人机互动方式为公众喜闻乐见,这需要气象科普供给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公众信息获取方式发生变化,气象科普多元化、差异化需求明显,要求气象科普更有内涵、有特色,信息推送更及时、更精准,服务更贴心,依托全媒体传播进行多样化展示、多介质推送,从而让气象科普活起来,更富吸引力和影响力。

其次,更加注重气象科普产品与公众的双向互动。科普产品从来不应该是单向灌输,无论是我们目前开发的手工类科普产品还是立体纸模系列产品或是新媒体类产品等,我们旨在开启气象科普产品与公众双向互动的大门,未来还有更多互动性更好的科普产品需要创新,值得研发。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收集用户反馈意见,改进、升级已有的科普产品。

3.2科普产品研发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科普产品研发队伍建设,提高科普产品研发人员准入标准,开展气象科普研发资格认证工作;其次,应通过科普网站、手机、移动电视等媒介和微博、微信等方式建立开放式的产品研发信息平台,方便科普产品研发人员学习新的国内外科普产品形式,提供更好的产品研发思路;再次,开展科普产品研发竞赛等活动,激励更多人员参与到气象科普产品研发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