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行为学”课程标准浅探

2019-09-16李婉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应用型课程标准

摘  要: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作为一门边缘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在我国高校中得到了高度重视与广泛应用。本课程标准是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基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实况,突出理论够用,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合理地将理论与实践、整体与重点、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力求体现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教学特色。

关键词:应用型;能力培养;组织行为学;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李婉,私立华联学院讲师。(广东 广州 510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8-0035-02

一、课程定位

“组织行为学”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是面向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授课对象是已经学习过管理学原理知识的学生。本课程突出强调组织中人的因素,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提高管理者对组织成员行为的预测、描述、引导和控制能力。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组织中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领导行为等知识,以适应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管理素养的要求,同时为后续管理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具有双向指导性,既为组织或管理者提供有效进行管理的理论依据,又为个体提供构建自身职业环境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教程,也是其他专业的学生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必修学科。因此,组织行为学在高校日益受到重视。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课程设计思路上,打破以往以讲授概念、原理等知识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以企业具体的管理流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管理项目的过程中,感受管理的运作规律及本质,做到理论够用、实训贴近现实。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通过生活故事、实际例子、情境设计、团队游戏、知识辩论组织教学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培养目标

通过“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研究组织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组织环境中个体、群体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以便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培養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培养现代企业管理人才。

1.能力目标。具备现代管理能力;具备快速熟悉组织结构所反映的企业管理方式及领导方式的能力;具备正确地进行个体差异化管理的能力;具备针对组织内部环境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的能力;具备正确处理、协调组织中人际关系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具备有效地组织和控制管理活动,并对管理活动进行客观地评估的能力;具备正确处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能力。

2.知识目标。树立正确的组织行为管理观念,具备创新管理意识;在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管理中行为的系统化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能够运用个体行为理论,制定行之有效的差异化管理措施;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管理;能够认识群体行为所涉及的知识体系,正确管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能够搭建组织结构,并正确地运用;能明确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在组织管理和协调中的重要性及如何发挥作用。

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具有科学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四、课程内容设计

1.理论内容。本课程内容设计体现工学结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特色。本课程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传承经典组织行为学学科体系,也遵循组织发展规律中管理工作流程的标准和要求,将全书的内容体系归纳为十三个项目,分别为:打好基础——认识组织行为学;确定目标——组织目标;搭建架构——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端正用人观—社会知觉;做到人岗匹配——个性差异与人的行为;做好掌舵人——领导行为;调控行为方向——态度与行为;提高员工抗压能力——挫折与行为;力争1+1>2——群体行为;巩固团队合作——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提升组织价值——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效率——激励理论;找准组织新起点——组织变革及发展。

每个项目根据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设计相关任务。本课程内容做出如此大的改革,主要是根据组织“成立—发展—成熟—变革”的生存发展规律进行设计,符合从事管理工作者的认知过程。

2.实践内容。本课程实操内容紧扣管理工作实际流程。本课程每个项目之后都有配套的实操项目,且每项实操项目都有实操流程安排和评价标准,以此提高教学效果评估的可操作性。除此之外,每一项目后还精心安排了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的符合组织生存发展规律的十三个组织经营活动,分别是:挑选临时负责人,组建公司;制定组织目标;搭建组织结构;招聘准备工作;招聘员工;竞职演讲;掌握员工工作满意度;解压游戏;评选优秀部门;召开全体成员大会;建设组织文化;调整薪酬制度;重新制定组织战略目标。通过活动将十三个项目理论内容具体化,使学生对管理工作有了形象性的认知,能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五、课程项目结构及学时安排

根据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按每周2学时,18周课时对教学要求及学时做出课程项目结构及学时的安排。

通过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标准研究和应用,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学生能更适应新市场形势发展要求,提高竞争能力,拓宽择业方向,更系统地掌握和运用“组织行为学”方面的知识,为社会提供更具备现代化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郝丽霞.地方高校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陕西某高校经管类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15,(2):191-192.

[2]武晓睿.应用型本科高级秘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内容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1):97-99.

[3]陈松林.应用导向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模式研究[J] .淮海工学院党报(社会科学版),2013,(15):97-99.

[4]马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4):101-105.

责任编辑  胡江华

猜你喜欢

组织行为学应用型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模式探讨
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