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慈欣科幻文学的生态批评意识解读

2019-09-16白雪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生态批评刘慈欣

白雪

摘  要:刘慈欣是我国当代科幻领军作家,其科幻文学因包含大量物理、天文知识被定义为“硬科幻”,同时也涉及农村教育、贫富差距、煤炭工业转型等大量中国当代重大问题。近年来工业技术不断发达,生态问题逐渐凸显,生态批评在国内兴起。刘慈欣的科幻文学虽以展现科技为主,但其中隐含了诸多生态批评意识,总结概括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意识。这些作品既表达了他对科技时代的哲学解读,也表示对其所处时代的恐惧和对人类未来的担忧。

关键词:刘慈欣;科幻文学;生态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03

科幻文学在我国长期处于主流文学的边缘位置,在学术界也未引起过多关注。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与不断膨胀的欲望使生态问题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进行反思与批判。作为社会生活的镜子,生态批评在文学领域首先兴起并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此时,科幻小说凭借其强大的想象空间、时空转换形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强大历史张力的特点,用来设想和展现未来社会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刘慈欣是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领军人物,被称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他一边担任计算机工程师一边完成了13篇小说的创作,并九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创作于2006年的科幻小说《三体》在2015年获第七十三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成为此奖设立以来第一位亚洲获奖者,并在当时引发了现象级的“三体热”。刘慈欣曾说他是一个疯狂的技術主义者,也因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大量物理知识及表现出的对科技的极大崇拜被打上“硬科幻”的标签。其实不尽然,他的作品虽大多以壮丽想象和宏伟叙事作为依托,但涉及广阔,内涵战争、科技、政治、采矿、文学等现实问题。在广阔的题材中,生态意识频繁出现其中,如《乡村教师》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多年没有降水的贫旱山区,《地火》描写了对煤矿的不当开发引起的灾祸,《鲸歌》讲述了一头鲸鱼失去自由被当作战时工具后又被人类利用从事非法交易。渗透在广阔题材中的生态批评意识表现了他对所处时代的恐惧和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彰显了这位中国当代科幻作家对和谐生态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时代意识。

一、刘慈欣科幻文学中的自然生态意识

刘慈欣科幻文学中几乎所有故事都展现了科学技术的强大,但在宏大背景之下又常描绘恶劣的生态环境,传达出即使科技再强大,面对日益变差的自然生态人类也无能为力无法扭转的观念。工业革命使人类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生态危机与科技进步相伴而来,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两者关系未来的走向引发了刘慈欣的思考,在作品中隐秘且谨慎地预言着人类未来的危机,表达着他对生态问题的思考与警觉。

(一)恶劣的生态环境

从《地火》中的酷热难当、草木生烟,《圆圆的肥皂泡》中的干旱缺水,《乡村教师》中的干旱和污染,再到《流浪地球》中气候极端异常的变化,刘慈欣科幻文学中的大自然大多呈现出千疮百孔荒凉的景象。

《地火》是一篇探索中国煤炭工业转型的故事。主人公刘欣的父亲在刘欣小时候因一次矿难去世,从此刘欣踏上了求学之路,寻找煤炭转型的方法。学成归来的他想模仿新疆的地火将煤矿在地下汽化后直接通过管道输送至地面。来自新疆的地火职业人阿古力经过分析要求进行更多的地址探测后才能在地下点火,刘欣却想尽快地看到成果,在危险如此大的项目面前,他说出了“直觉告诉我不会又太大问题就当是冒个小险”这样本不该出现在煤矿工业中的话,最终导致地火失控,延续十八年才被扑灭,之后的一百年城市草木生烟,日月无光,人民流离失所。当然这不是一篇现实主义虚构小说,它的科幻性体现在一百二十年后汽化地下煤炭这一技术确实实现了,并已成为普遍适用的方式。一名初中生在参观一百多年前的煤炭博物馆后发出“过去的人真笨,过去的人真难”之感慨,并为世上有固体煤炭惊奇。刘慈欣是科技的爱好者,对科技报乐观态度,在他的意愿里将这项技术在未来实现了。但他也将生态忧虑放入了故事中,未来科技的实现要以牺牲一座城市一百多年的生态和生活为前提,小说中虽未给出过明确的时间,据笔者推算作者描述的地火肆虐的时间应属当代。故事中刘欣父亲死于1987年,之后刘欣出国留学再回国的时间约为二十年后,为此篇小说发表年份(2000年)的后几年。

与《地火》相同,《圆圆的肥皂泡》和《乡村教师》同样是立足于现实的科幻故事,它们的重点不是反应生态问题,但都将生态危机都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条件。《圆圆的肥皂泡》发生在极度干旱的土地上,一对年轻夫妻带着满腔热情来到大西北在这里参与建设丝路市。在女儿圆圆很小的时候,妈妈在一次飞机播种中身亡,爸爸抚养她长大。圆圆从小的爱好就是吹泡泡,与爸爸妈妈将自己的全部奉贤给建设西北不同,圆圆的生活只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吹出更大更坚固的泡泡。无意间,她的大泡泡给了她爸爸灵感,成为解决西部干旱的方法。

《乡村教师》中的乡村也是一个连续干旱了五年的村子,年轻的“他”中学毕业后回到村子里动员村民让孩子们接受教育。村民们没有任何远见,曾经为了挣钱把一块地卖给皮革厂,喝了受污染的水浑身起红疙瘩也没人在乎,还沾沾自喜卖了个好价钱。故事的主线情节是距地球五万亿光年的银河系中心,碳基联邦和硅基帝国开战,为了战争的胜利,硅基联邦将在银河系建立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隔离带中的大部分恒星将被摧毁。他们将在银河系排查各恒星上生物的文明等级,高级文明的恒星将会保留。被选中的地球生物恰巧是乡村教师教的这些孩子,他们刚学过牛顿三定律,在排查时被认定是高级文明生物进而保护地球没有被摧毁。故事旨在凸显教育的重要性,但为何将背景设定在自然生态不好且生态意识薄弱的地方?除了立足社会——偏僻穷苦地区教育相对落后这一现实因素外,相信还包含了对人类未来环境的担忧。

(二)对动物世界的想象

除了想象未来人类社会,刘慈欣还常常想象动物世界,并给与动物很高的文明等级。在《白垩纪往事》中,蚂蚁和恐龙两个种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跨越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现在进入了信息时代,并分别建立了恐龙帝国和蚂蚁帝国,它们像人类一样正常从事科技、医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在《诗云》中,处于文明最高等级被称为神的是从海底淤泥中进化来的鼻涕虫,其次是恐龙,最低级的被称为虫子的是人类。在现实世家中,恐龙是已经灭绝的动物,蚂蚁和鼻涕虫都算是最低级的生物,刘慈欣科幻文学对这些动物的想象,其实是他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反思与呼吁。

猜你喜欢

生态批评刘慈欣
刘慈欣素描头像
刘慈欣宇宙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球状闪电》:科幻大神刘慈欣又一力作
略论生态批评的三大基本理论
解读《白鲸》中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对抗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平庸的星期三》中的生态意蕴
刘慈欣:如果有可能,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未来
lIU CIXIN, CHINA’S SCI-FI 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