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治性癫痫患者立体定向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护理干预

2019-09-1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脑电图难治性定向

张 萍

(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难治性癫痫国内外标准不一,一般指难以通过常规药物治疗、反复发作且神经系统无其他病变的患者,这也对诊断技术、护理技术提出了更多要求。此前学者在分析中指出,应用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并给予高质量护理干预,可获取关于患者病情和病灶部位的相关信息,我院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中,选取80例为对象。包括男47例,女33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38.9±6.4)岁。所选患者符合《难治性癫痫诊疗指南》(2018)的诊断标准,且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存在精神疾病、中途退出的患者。

1.2 方法

调取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跟踪护理、知识宣讲和针对性预防。

1.2.1 跟踪护理 建立一对一护理模式,要求责任护士能够保持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每日早间、晚间各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一次分析记录,包括病情记录也包括基础性护理信息记录,如是否存在住院并发症等,完整记录跟踪信息。交接班过程中,责任护士也应就患者病情和监测信息变化做好交流。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应上报主治医生处,如患者入院后发病频率增加、监测期间病情恶化等。

1.2.2知识宣讲 因立体定向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监测持续时间较长,一旦患者发病,意识丧失的情况下可能面临诸多问题。以知识宣讲的方式,提升患者和家属对监测的了解深度。如告知家属在责任护士不在场的情况下,应保持对患者的实时陪护,观察电极是否移位、松动等,如患者感到不适或存在眩晕、压痛感,也应及时与护理人员沟通,就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进行处理。

1.2.3 针对性预防 立体定向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监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电极松动、电极移位、颅内感染等。此外患者也面临部分基础性并发症的威胁,如压疮、血栓等,基础并发症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处置。其他并发症给予针对性预防。每日观察电极连接情况,早晚各进行一次固定。观察患者脑组织和易感染组织是否存在出血情况,可见皮肤表层红肿、水肿等问题,需做进一步检查。每日保持与患者的沟通,询问是否存在头痛、眩晕问题,测定患者体温以及呼吸、心率等基础信息,评估是否存在感染风险。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监测时间、监测结果有效性。可准确提供病灶定位信息、反映病情,即为监测结果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所有患者监测时间平均为(13.8±1.7)d。此外,患者护理满意度、监测结果有效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见表。

表 患者护理满意度、监测结果有效性、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难治性癫痫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上难度大,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的运用可提升对患者病情的诊断效果,持续进行的视频脑电图监测,有助于实时捕捉患者脑组织内活动,作为病灶定位等工作的参考。此前学者分析发现,给予高质量护理干预,可保证监测结果有效性在90%以上,并发症也相对较少[1]。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似,患者监测时间为(13.8±1.7)d,在此期间,护理满意度为97.50%,并发症发生率为11.25%,监测结果有效性为100.00%。措施上看,我院以跟踪护理保持监测期间护理的全覆盖、即时性,使患者出现的各类并发症、隐患以及病情波动等信息得到捕捉,为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参考。知识宣讲则有助于患者和家属提升认识,了解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以及自我护理的要求、基本技巧。针对性预防主要针对并发症进行控制,也有助于保证监测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措施的运用,能够提升难治性癫痫患者立体定向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监测质量,控制并发症,获取有效信息服务治疗工作,可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脑电图难治性定向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定向越野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