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疗效观察

2019-09-16马冬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乳头状时段消融

马冬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 福建 莆田 351100)

作为一种内分泌肿瘤,甲状腺癌较为常见,且该病症发病率近几年呈不断增长的趋势[1]。临床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过程中,以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切除为主要方案,之后对隐匿病灶行放射性碘清除[2]。但有关调查数据表明,手术后约有20%左右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这就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不利影响[3]。本文即观察了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疗效,现报道如下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2019年5月为时间段,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102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其中男50例、女52例,年龄为33~67岁,平均年龄为(47.6±3.1)岁。102例患者共有156个转移淋巴结,且其中88枚位于右侧,68枚位于左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采用德国西门子生产的Celon AG型射频治疗仪,由同家厂商提供配套设备,消融裸区9~15mm,电极针100-T09。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后实施射频消融。治疗前取仰卧位,行1%利多卡因麻醉,将颈部充分暴露,常规消毒铺巾,超声引导下定位,对转移淋巴结部位了解后,如其与颈动静脉血管、喉返神经、气管、食管等距离<5mm,则需采用生理盐水足量注射形成隔离带,以防造成热损伤。将射频针在超声引导下置入淋巴结内部,启动治疗,输出功率调整为3W,若10s内无瞬时高回声,则需将功率调整为5W,对对超声检查情况予以密切观察,观察随治疗时间延长是否存在逐渐扩大的回声。采用中心消融法治疗较小体积的淋巴结,采用多点移动消融治疗较大体积的淋巴结。对消融情况经超声检测,以对未消融区调整射频针进行治疗,直至整个病灶被强回声包裹后结束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经超声造影、常规超声检查随访治疗前后各时段血清Tg(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转移淋巴结体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文中计量资料可采取t值进行检验,文中计数资料可采取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评定组间差异。

2 结果

本组102患者存在转移淋巴结共156个,且均完全消融,成功率100%;而治疗前后各时段患者的血清Tg水平、转移淋巴结体积等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表 不同时段患者血清Tg水平和转移淋巴结体积对比(±s)

表 不同时段患者血清Tg水平和转移淋巴结体积对比(±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时间 血清Tg水平(ng/ml) 转移淋巴结体积(mm3)治疗前 11.6±2.5 355.3±92.5治疗后1个月 9.1±1.4* 263.7±35.6*治疗后3个月 4.1±1.1* 124.3±24.2*治疗后6个月 1.3±0.22* 32.2±10.1*

3 讨论

目前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清扫和甲状腺全切术是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对于隐匿病灶,术后可采取放射性碘加以清除。但由于患者术中清扫范围大,且可引起颈部神经损伤、面部水肿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造成颈部功能障碍或畸形[4]。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射频消融在局部治疗如甲状腺、肾脏、肝脏、乳腺等恶性肿瘤方面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在超声引导下采取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其优势在于重复性较强,操作便捷、简单,且可有效控制射频功率和治疗时间,可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组织;术后无需长期观察,治疗流程简单,对患者正常生活不会造成影响,且超声引导定位准确、直观,因而手术效果更为显著[5]。本文的研究中,本组102患者存在转移淋巴结共156个,且均完全消融,成功率100%;而治疗前后各时段患者的血清Tg水平、转移淋巴结体积等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可见,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疗效显著,即可降低血清Tg水平,可将转移淋巴结有效完全消融,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乳头状时段消融
消融
养阳的黄金时段到了
百味消融小釜中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分时段预约在PICC门诊维护中的应用与探讨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分时段预约挂号的实现与应用